王錦輝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北京 100037)
美國和日本的注冊建筑師制度建立都遠遠早于我國,從1987 年開始我國開始對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注冊建筑師制度進行調研和論證,1994 年成立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注冊建筑師制度,從建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在提高執業人員業務能力、提高設計質量、保障工程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進我國建筑設計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受到了行業的認可。本文主要以對比研究的方式,將我國注冊建筑師執業現狀與發達國家進行比較,通過分析研究,總結出我國注冊建筑師制度發展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建筑師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一級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不受工程項目規模和工程復雜程度的限制。二級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只限于承擔工程設計資質標準中建設項目設計規模劃分表中規定的小型規模的項目。小型項目主要是指功能單一,技術要求簡單,建筑面積小于5 000 m2,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 的、不超過12 層的住宅宿舍、地下工程中人防疏散干道等。
美國沒有統一的注冊建筑師制度。根據美國建筑師管委會《立法指導方針和示范法》各個地區的立法機構分別制定了自己的建筑師法(法規),如加利福尼亞州《建筑師法》、紐約州《建筑師法》。每一個司法轄區都根據建筑的5 種基本特點,即建造成本、面積或容積、預計用途或使用情況、層數或高度和單元數量或居住人數按不同的情況組合制定了建筑師執業范圍。規定除使用人數不超過10 人的農村建筑物,包括牲口房、谷倉、棚屋或安置農用設備和器械、牲口、家禽用房或儲存用房外,均須由建筑師設計。
日本《建筑士法》中分別對一級、二級、木結構建筑士能夠承擔的設計業務規模進行了規定,如其第三條規定:下列各項建筑(《建筑基準法》第85 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中規定的臨時應急建筑除外)新建時,必須委托一級建筑士進行設計和施工監理。
1)建筑總面積超過500 m2的學校、醫院、劇場、電影院、展覽場館、會堂、集會場(開放式觀眾場所除外)及百貨商場等用途的建筑物。
2)木結構建筑或建筑高度超過13 m、檐口高度超過9 m 的建筑物。
3)建筑面積超過300 m2、建筑總高超過13 m 或檐口高度超過9 m 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石材結構、磚砌結構、混凝土砌塊結構或混凝土結構等建筑。
4)建筑面積超過1000 m2且層數超過兩層的建筑。
下列各項建筑(《建筑基準法》第85 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中規定的臨時應急建筑除外)新建時,必須委托一級或二級建筑士進行設計和施工監理。
1)建筑面積超過30 m2、建筑總高超過13 m 或檐口高度超過9 m 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石材結構、磚砌結構、混凝土砌塊結構或混凝土結構等建筑。
2)建筑面積超過100 m2(木結構建筑物超過300 m2),或層數超過3 層的建筑物。
下列建筑(《建筑基準法》第85 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中規定的臨時應急建筑除外)新建時,必須委托一級、二級建筑士或木結構建筑士進行設計和施工監理:木結構建筑總面積超過100 m2的。
在對建筑物進行擴建、改建或者對建筑物進行大規模的修繕或大規模的變形的情況下,將該擴建、改建、修繕或模態相關的部分視為新建,適用于前款的規定。
英國《建筑師法》中并不要求必須由建筑師負責建筑設計項目,法律不規定建筑師該承接什么類型、什么規模的項目。所有人都可以做建筑項目,但要在圖紙上簽字,且要為簽字的項目負法律責任,對于是否是建筑師在英國沒有強制要求。
一名建筑師可以自己獨立執業,不需要依附于設計公司,個人就可以承接建筑設計項目。但是只有取得建筑師資格并參與注冊的人員,才能稱自己為“建筑師”,否則就是違法的,沒有注冊的執業人員可以稱自己為建筑設計技術人員、咨詢人員。
從執業范圍中可看出,美國、英國注冊建筑師不分級別,英國較為特殊,法律中并沒有規定建筑師能承接何等、何類項目,只要承接項目,就要為其承擔法律責任。中、日是將注冊建筑師按等級劃分,尤其是日本劃分更為細致,根據負責項目的結構類型、層數、面積等將建筑士分為一級、二級和木結構,中國、日本都是一級注冊建筑師的業務范圍最廣,基本包括了建筑設計的所有項目。中國、日本這種將建筑師進行合理分級別設置,適應各國建筑市場的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將建筑士的執業范圍進行了精細化分工,保障了不同種類的建筑設計質量,其二級建筑士和木結構建筑士發揮了作用,補充了建筑士人才。我國應該對二級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做研究,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完善注冊建筑師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建筑師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如表1 所示。

表1 中國注冊建筑師執業范圍表
美國建筑師執業服務內容[1]如表2 所示。

表2 美國建筑師執業服務表
建筑士執業范圍包括工程設計及施工監理。建筑士在進行設計時,必須使設計相關的建筑物符合法令或條例規定的建筑物相關標準;必須向設計委托人就設計內容進行適當的說明。
除進行工程監理外,建筑士還可以進行建筑工程合同相關事務、建筑工程指導監督、建筑物相關調查或鑒定以及建筑相關法令或《建筑士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手續代理及其他業務。
英國《RIBA 工作計劃》中公布了正式的建筑設計流程方法,這些流程方法會規范每個人的工作方法,增加工作效率。這套工作流程,為建筑師提供一個工作計劃框架,可以與客戶一起在項目中使用,使項目的不同階段更加清晰。實施多年來,不斷發展,以反映項目方法的變化趨勢,并已成為全行業的工具。2020 年的《RIBA 工作計劃》部分流程如圖1 所示。建筑師執業計劃表概括如表3 所示。

圖1 2020 年的《RIBA 工作計劃》部分流程圖

表3 英國建筑師執業服務計劃表
相較于美國、日本、英國而言,我國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相對狹窄,除了基本的設計工作之外,項目前期策劃和后期的使用情況工作很少涉及,導致我國注冊建筑師對項目的整體把控能力不足,注冊建筑師很難承擔項目的全周期管理任務,不符合我國建筑師負責制的要求。中國、美國、日本3 個國家雖然都有本國的設計規范和標準,美國和日本的執業范圍中強調了要遵守規范和條例的設計規定,我國在執業內容中沒有強調此方面的要求。英國的執業服務內容最為詳盡,指導方向明確,且按項目進度順序規定每個階段該做什么,一目了然,更為科學合理,借鑒意義較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建筑師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注冊建筑師對本人主持設計的項目進行施工指導和監督。
根據《建筑設計合同示范文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施工現場配合服務,設計人應當提供設計技術交底、解決施工中設計技術問題和竣工驗收服務。如果發包人在專用合同條款約定的施工現場服務時限外仍要求設計人負責上述工作的,發包人應按所需工作量向設計人另行支付服務費用。
在美國建筑師管委會(NCARB)的《立法指導方針和示范法》VII 中規定:所有者應被視作親自參與建筑工作,除非已經雇用一名建筑師來負責施工合同管理服務。
《立法指導方針和示范法》指出:施工監理服務的目的是定期監理已完成的工程,從而確定整體是否符合方案、說明書、報告或其他合同文件的規定,并非意味著監督施工過程及施工現場安全情況。
建筑師施工監理服務的范圍包括:
1)定期進行場地巡視,確定工程施工大體與頒發建筑許可證時提交給建筑官員的技術資料一致;
2)審核施工圖,處理施工圖、樣本和承包商根據施工合同文件中的條款要求提交的其他資料;
3)向業主和建筑官員匯報觀察到的違反法規的情況或嚴重偏離建筑師遵守的合同文件的情況。
日本建筑士責任范圍內包括對照施工和圖紙,確認工程是否在按照圖紙進行施工。在進行工程監理時,在認定工程未按照設計圖實施時,應立即向施工人員指出,并要求按照設計圖實施該工程,當該施工人員不遵從時,必須向業主報告。建筑士在結束工程監理時,必須根據國土交通省令規定的要求,以書面形式將結果反饋給業主。
根據英國的《民用建筑合同》第五條,英國建筑師在施工期間可以作為合同管理者,履行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包括定期視察工程進度及質量、簽署分期付款證明書,簽發工程變更通知及指令等[2]。
美國、日本、英國的注冊建筑師服務內容都含有“施工監理”一項,而在我國,施工監理需要由專門的具有監理資質的單位和注冊監理工程師承擔這個工作,建筑師不參與施工監理工作,對建筑施工階段的主導作用微乎其微。注冊建筑師對項目的施工階段沒有相應的主導權,非常不利于建筑師對項目的整體把控,也無法確保建筑的整體品質能夠按照設計的要求實施,不利于提升建筑質量,與建筑師負責制相矛盾。
為提高我國注冊建筑師執業水平和設計質量,利于建筑設計市場的公平和公正,為行業選拔適應崗位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促進注冊建筑師執業資格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保障建筑設計市場科學可持續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美國、日本、英國都頒布了相應的建筑師法,作為注冊建筑師執業的法律規定,除這些法律之外,美國、日本的政府部門還頒布了相應的實施細則或者條例,為注冊建筑師制度的踐行提供了明確指示。我國有關注冊建筑師執業法律層面的最高規定就是條例,沒有法律層面的規定,建議出臺更高層面的法律規范建筑師制度。
2)我國的二級注冊建筑師作為我國注冊建筑師制度中的一部分,符合我國國情發展,為行業選拔了一批批基礎型建筑師,在制度之處也為建筑行業做了很大貢獻,但是二級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僅限于小型建筑,現在沒有發揮他們的作用,二級注冊建筑師是否能承擔中型項目,執業范圍是否能放寬到中小型建筑,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3)在法律層面擴寬注冊建筑師的執業范圍,優化執業內容,現在注冊建筑師的執業內容只局限于建筑設計相關的內容,對于建筑合同、前期咨詢等都無法律規定,建議增加前期策劃咨詢,后期項目使用評估方面的內容。
4)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保障注冊建筑師的權利,同時也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加強對注冊建筑師執業各個階段的監管約束,促進建筑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5)強化施工監理方面的要求,我國在施工監理方面有相應的監理工程師,已經形成了施工監理的范式,注冊建筑師施工與監理工程師的主要業務分工、合作、主次關系,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出臺相應的政策,促進建筑行業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