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鄧留坤,周慶安,何 爽
(1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712100,陜西楊凌;2 藍田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710500,陜西藍田)
飼料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飼料產品質量,需要經常檢測飼料原料及成品中粗蛋白質、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等成分含量。飼料常規分析就是借助儀器設備,應用化學方法分析飼料中養分含量的過程,只有分析結果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才能使檢測結果接近于真實值,真實反映出飼料中養分的準確含量。但是,檢測過程中由于受檢測環境、人員技術、設備精密程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檢測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誤差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系統誤差主要由儀器、試劑、操作方法等原因造成,其對結果的影響較為固定,在同一條件下重復測定時,系統誤差會重復出現[1]。系統誤差的大小往往可以估計,也可以設法避免或加以校正。偶然誤差是由分析環境溫度、濕度、儀器性能的波動等偶然因素引起的誤差。通過對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系統分析,避免和盡可能減少誤差的產生,是提高飼料常規分析真實性和準確性的有效措施。
技術人員是飼料檢測的直接操作者,人員的技術水平、熟練程度和責任心是影響誤差大小的關鍵因素之一。操作人員應接受過檢測分析相關專業的專門教育,經過職業能力培訓并取得飼料化驗員技能等級證書,定期參加技術培訓和交流,不斷積累操作經驗,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分析總結飼料分析過程中各個關鍵點,熟悉各種飼料樣品的性質和特點,熟練掌握各項分析流程和操作要點。飼料檢測是一項枯燥而不斷重復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檢測規定和要求,做到檢測過程規范,結果可追溯,數據真實可靠。
飼料常規檢測需要借助儀器設備來實現,性能穩定、靈敏度高的儀器是減少誤差產生的重要前提條件。儀器設備要來源可靠、符合質量標準。儀器使用前進行系統校正,使用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后及時清理維護。電子儀器要求電壓穩定,設置UPS 斷電保護裝置。精密儀器要單獨在精密儀器室擺放,設置穩定的工作臺,加強通風換氣,控制室內濕度,減少灰塵,避免接觸腐蝕性氣體,儀器設備出現問題要及時進行維修保養。
化學器皿是分析的必備工具,直接承載被檢測試樣或試劑,器皿不符合要求常常導致分析誤差的產生。器皿的材質和規格要與檢測項目需求相匹配,以免與承載試樣或試劑發生反應而造成干擾。器皿的洗滌要根據污物的特性選用合適的清洗方法,使用相應的洗滌劑和清洗刷,確保器皿表面無污物殘留,避免因污物與試樣發生反應而產生分析誤差。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分析項目,器皿還需要做烘干、滅菌等特殊處理。有計量功能的器皿必須經檢驗合格,確保計量準確無誤。
試劑的純度直接影響到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要求試劑來源可靠,符合國家標準。用于飼料常規分析的試劑為分析純以上,用于配制標準溶液的試劑要求為基準級。試劑保存良好,無過期失效,標簽完整清晰。試劑按需取用,取出的試劑不能再倒回試劑瓶,取用固體試劑的藥勺不能混用,試劑取出后要及時蓋好蓋子,減少與空氣的接觸,用于配制標準溶液的固體試劑要經過烘干處理。實驗用水應符合分析實驗室用水國家標準(GB/T 6682-2008)的規定,水的pH 值、電導率、吸光度和蒸發殘渣符合水質等級標準。
實驗室內溫度應保持在合理的范圍,標準溫度為20℃,一般允許的溫度范圍應為(20±5)℃,且保持相對穩定為宜[1]。溫度對分析儀器的靈敏度會產生影響,溫度的變化會導致試劑的體積、密度等發生變化,溫度不同,化學反應的速度和激烈程度也會發生相應變化。為了避免實驗室溫度變化對分析結果產生不利影響,應該應用恒溫技術,保證實驗室內溫度不受季節變化影響而產生較大溫差。
實驗室濕度過高,會降低電子儀器的絕緣強度,空氣中的水蒸氣形成凝露附著于絕緣材料表面,降低電子儀器的絕緣電阻,影響電氣設備的靈敏度和準確度,甚至造成絕緣擊穿,引發電氣故障。高濕度會導致實驗室很多化學試劑的形態和性質發生改變,例如氫氧化鈉、無水氯化鈣等試劑會發生潮解,硫酸銨受潮會發生分解,金屬鈉、鉀、鈣及鎂粉等遇水會發生反應,空氣的相對濕度越高,試劑潮解的速度就越快,使用受潮解的試劑會導致誤差產生,影響分析的準確度。所以,在實驗室內應設置干濕度計,加強室內通風換氣,加強藥品試劑和儀器設備的存放管理也很重要。
采樣是從被檢大宗物料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少部分有代表性的樣品,用于分析檢測,樣品是獲得檢測數據的基礎,而采樣是分析檢測過程的關鍵環節,要求做到科學規范,如果采樣不合理,就不能獲得真實、準確的數據,甚至會得出錯誤結論。樣品的制備要遵循《動物飼料試樣的制備》(GB/T20195-2006)規定,所采樣品盡快做制樣處理,制樣過程中避免發生化學反應,不得混入雜質或者發生成分流失,粉碎粒度符合項目要求,混合均勻,避免發生自動分級。
樣品置于(105±2)℃烘箱內,在1 大氣壓下烘干至恒重,其間逸出的重量即為水分。超高速粉碎過程發熱量較大,會導致樣品中水分逸出而使測得結果偏低,宜選用發熱量低的植物粉碎機制備樣品,樣品粉碎粒度過40 目篩,粒度過大不利于水分逸出,顆粒過小則樣本過輕,易被鼓風機吹走。恒溫烘箱溫度應準確控制在(105±2)℃范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稱樣皿應為玻璃或鋁材質,直徑應為40 mm 以上,高度在25 mm 以下,以利于水分蒸發。樣品平攤于稱樣皿底部,厚度控制在4 mm 以內,過厚不利于水分蒸發。在烘箱中干燥時,稱樣皿敞開蓋子利于水分蒸發,在干燥器內冷卻時,應將蓋子蓋上。稱量時,要用干燥濾紙條或戴干燥、潔凈的細紗手套,不得直接用手操作,以免手上油漬和汗漬沾到稱樣皿上造成偶然誤差。
飼料常規檢測中應用凱氏定氮法測定樣品粗蛋白質含量,需要經過消化、蒸餾和滴定幾個步驟。試樣消化的程度和時間及火力控制對測定結果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消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逐步加大火力,使反應物緩慢沸騰逐漸炭化變黑。待泡沫消失,蒸汽和二氧化硫均勻逸出后,可稍微加大火力,燒瓶內消化液變成綠色后,可加大火力加快速度完成消化。如果不控制消化火力的大小,開始時加熱火力過猛,反應過于激烈會使反應液上溢,黏附在瓶頸部位而影響測定結果[2]。消化時間長短的控制也很關鍵,時間過短試樣消化不徹底,使得測定值偏低,消化時間過長,會造成消化產生的氨揮發損失,引起檢測值偏低。蒸餾前要嚴格檢測凱氏定氮蒸餾裝置的密封性,避免發生輕微泄漏影響檢測結果。使用凱氏定氮裝置(如圖1 所示)蒸餾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開關,在打開“6”加樣的同時,即要打開“3”關上“5”,使蒸汽無法到達反應室,也要同時打開“10”開關。如果“5”沒有及時關閉,蒸汽進入反應室會使反應液溫度快速上升,反應液中產生的氨就會從“10”溢出,導致檢測結果偏低。加樣時如果關閉“10”,會使試液加入反應室后因壓力差倒吸入貯液瓶中,造成反應液流失。在試液和堿液加入后,要及時關閉“6”和“10”,同時打開“5”關閉“3”,避免產生的氨從加樣口逸出。從加樣口“6”加入分解液后,沖洗加樣口的蒸餾水不能太多,否則會因反應室內液體太滿,蒸餾時部分液體會通過冷凝管進入錐形瓶,導致檢測結果偏高[3]。

圖1 凱氏定氮蒸餾裝置
常規分析利用乙醚等有機溶劑反復浸提樣品,使脂肪溶于乙醚,通過稱取殘留物或提取物的重量求得粗脂肪含量。樣品應按要求粉碎,顆粒太大會導致浸提不徹底,使結果偏低。稱取樣品時,應放在無水硫酸紙上稱量,如將樣品放在濾紙上直接稱量,因濾紙表面粗糙、吸水性強,易造成誤差。樣品浸提前應烘干,以免在浸提過程中樣品水分溶解樣品中非脂物質而引起誤差。做樣品包用的濾紙和棉線應采用脫脂濾紙和脫脂棉線,否則會影響測定結果。稱量操作及樣品包裝時要戴上潔凈棉紗手套,以防手上的油脂影響測定結果。抽提管內樣品包要低于虹吸管上端,確保乙醚能完全浸泡樣品包。抽提瓶浸入60~75 ℃的水中水浴加熱,控制乙醚回流頻率約為10 次/h。冷凝管頂端要安裝干燥劑管,以免空氣中水分進入抽提管,使得測定數值偏大。
常規分析時分別用酸、堿和有機溶劑除去樣品中的含氮物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物質,再經高溫灼燒扣除礦物質的量,最終得出粗纖維含量。樣品需全部通過18 目標準篩,粒度過大或過小均會影響測定結果。硫酸和氫氧化鈉的濃度會影響溶出物含量,因此濃度必須準確,且在酸和堿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溶液濃度不變,試樣不能離開溶液沾到容器壁上。酸處理和堿處理的時間也會影響測定結果,應保證其在1~2 min 之內開始沸騰,并使溶液保持微沸(30±1)min[4]。抽濾時濾布孔徑太小,會影響抽濾速度,濾布孔徑太大會造成試樣流失,使測定結果偏低。
飼料常規分析產生的系統誤差會影響到檢測的準確度,偶然誤差影響檢測的精密度,均會導致檢測結果發生偏差,影響到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常規分析中導致誤差產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誤差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只有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檢測誤差。實際工作中需要我們改善檢測條件,加強環境控制,注重檢測工作細節,熟練掌握誤差產生的原因,把握好誤差的關鍵控制點,在工作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提升檢測工作能力,同時也要增強工作的責任心,做到認真負責、細心細致,就能將誤差控制在較小范圍,提高飼料常規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