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向榮/江蘇省泰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2022年以來,江蘇省泰州市突出黨建引領,凝聚各方合力,大力實施“四強四有”行動,通過強化責任、強化指導、強化扶持、強化激勵,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人抓、有路子、有保障、有動力,抓實關鍵舉措,全面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為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推進體系,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由部門推動轉變為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謀劃調度、條線協調配合、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關于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方案》《強化三級書記責任實施“四強四有”行動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若干意見》,明確發展目標、發展責任和政策措施,堅持“抓兩頭、促中間”,整體推動重點幫促村變強、中等村培強、強村更強。一是堅持目標導向。通過定目標、定責任、定措施,推動自上而下逐級研究發展思路,根據區域集體經濟實際發展現狀,分類細化,精準對焦,逐鎮、逐村分解目標任務,落實具體措施。二是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市(區)、鄉鎮、村三級書記“抓富”“促富”“領富”責任清單,壓緊壓實發展責任,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硬任務、硬指標,凝聚發展合力齊抓共管。三是建立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制定《泰州市黨建引領新型農村集體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步驟、時間節點與具體要求,形成閉環工作流程,保障各項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推進。
充分發揮典型帶動、示范引領作用,樹立榜樣標桿,營造比學趕超發展氛圍。一是廣泛宣傳典型。深入挖掘特色亮點,總結提煉農旅融合型、資源開發型、生產服務型、資本運營型、抱團置業型、村企聯建型等六種發展模式,選樹全市首批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十佳典型案例,編印發放案例匯編2000多冊,通過在報紙、電視臺開設專欄,專題報道案例村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成效,釋放示范效應。二是突出黨建引領。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黨建+基層治理”鄉鎮黨委書記項目建設內容,以黨建書記項目為抓手,推動鄉鎮黨委發揮統籌作用,聚合資源要素,破解發展難題。靖江市東興鎮以“黨建+基層治理”書記項目為抓手,以萬盛村“萬眾興盛”富民創業基地項目為試點,探索實踐黨建引領“1+N+1”發展模式,激活了集體資源增收潛能,培強了基層組織抓發展能力。靖江江陰園區創設中心村黨委模式,通過發揮中心村黨委統籌、強村帶弱村作用,探索村級集體經濟“1+N”抱團發展模式,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區域統籌、融合聯動、協調發展。姜堰區實施黨建引領“兩社”聯動,即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兩社”+國有平臺公司、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發展模式,著力打造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姜堰模式”,帶動集體經濟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三是實施項目帶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扶持帶動作用,市財政安排3800萬元,設立兩個發展專項資金,分類扶持,促強扶弱,在扶持重點幫促村增強“造血”功能的基礎上,著力扶持培育經濟強村,帶動各地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平衡協調發展。2022年,全市共實施光伏發電、標房建設、蔬菜大棚、倉儲設施等集體經濟發展項目140個,涉及271個村,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5795萬元。
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完善考核內容,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調動和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建立綜合評價機制。創新出臺《村級集體經濟綜合發展指數評價辦法(試行)》,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當年集體經濟收入作為評價基數,按照相關測算規則,分別測算市(區)、鄉鎮、村(區)集體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分值,衡量其年度集體經濟綜合發展水平以及工作推進成效。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對市(區)、鄉鎮、村集體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指數分值進行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將年度村集體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排名結果及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市委、市政府基層黨建和農業農村重點(特色)工作考核內容。三是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基層干部選拔任用、職務晉升的重要參考,對集體經濟發展成效明顯、綜合評價位次靠前或進位明顯的鄉鎮、村黨組織書記,按照相關規定,在選拔任用、職務晉升等方面優先考慮;對綜合評價位次靠后或退位明顯的鄉鎮、村黨組織書記,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提級管理或者組織調整。
一是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推進村(居)民委員會集體會計賬務和集體資產權屬移交工作,全面推行以股份經濟合作社開設集體會計賬簿和銀行賬戶,明確村(社區)經濟發展事務全部由股份經濟合作社承擔。穩慎推進“政經分開”改革試點,在理清村社事務范疇的基礎上,實行村社分賬核算、分開管理,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政經分開”運行管理模式。二是加強集體“三資”監管。嚴格執行農村集體資產年度清查制度,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制度,做到權屬明晰、賬實相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審計監督,實行“市、市(區)抽審,鄉鎮輪審”制度,將村級債務和集體經營性收入列入重點審計內容,推進問題整改,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對村集體領辦創辦經營實體監督管理,理順監管關系,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規范經營管理,促進健康發展。加強村級債務管理,規范村級舉債行為,建立債務預警機制,防范債務風險。三是規范農村產權交易。嚴格執行集體資產資源流轉交易“應進必進”制度規定,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平臺資產登記、產權交易中心合同見證、村級會計委托代理中心收入入賬的閉環監管模式,杜絕場外交易和暗箱操作;完善農村小型零散工程打包競價機制,引導有條件地區建立鄉鎮小型零散項目承建企業(人)資格庫,強化資格庫管理,規范農村應急類小型零散項目建設。目前,泰州市農村產權交易累計成交項目總數115391個,成交總金額119.79億元,溢價總金額6.49億元,溢價率5.7%;其中,線上交易成交項目總數18531個,成交總金額25.08億元,溢價總金額1.78億元,溢價率7.7%。□
泰州名片
中國歷史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