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鐵/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農業農村局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考察時指出:“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多年來,丹徒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立足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圍繞水稻、茶葉、蔬菜園藝和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推動丹徒高效農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優化頂層設計。丹徒重點圍繞“一心兩線三島多板塊”布局,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推動鄉村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一心”主要是以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為核心的都市農業休閑中心;“兩線”主要是新312國道都市農業發展帶和揚溧高速高效農業生產帶;“三島”主要是發展休閑農業、高效園藝的世業,發展休閑農業、綠色蔬菜、應時鮮果的江心以及發展特色水產的高橋。
著力稻米提質。丹徒得天獨厚的土壤條件為優質糧油生產奠定了基礎,寶堰、榮炳兩地盛產的“堰米”自古就是皇家貢品。近年來,丹徒積極做好稻、麥、油新優品種引進、試驗和示范推廣,全區南粳系列水稻,揚麥系列小麥,秦優、灃油系列油菜等高產優質新品種覆蓋率達96%。積極打造小麥、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千畝示范片,以上黨五塘、高資水臺、榮炳蒲圩為重點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面積持續擴大,形成恒順“北固山”、榮炳“茅峰”、寶堰“堰泥”、五塘“陽光”等一批優質稻米品牌。
發展“精致”農業。優質農業項目是賦能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金色年華、翰雅、長山薰衣草、水木年華、智農食品等一批農工、農文、農旅融合項目陸續在丹徒落地生根。打造“敖毅黃桃”“墅山劍豪”“高橋扣蟹”等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榮炳大米”等地理標志,以及翰雅蔬菜、江心柑橘、世業草莓等一批特色園藝基地。做強“兩島一山”農旅融合品牌,江心、世業等地保持自然生態特色,結合長江大保護做好岸線治理、生態修復,打造集農娛康養為一體的江洲田園綜合體。圍繞“清茶小鎮”,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提檔升級,利用十里長山生態環境優勢打造城郊天然氧吧。
提升經營主體質量。丹徒始終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助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動能,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全區共有農業龍頭企業48家;20畝以上規模種糧大戶計613戶,協議種植面積7.51萬畝;休閑觀光農業規模經營主體178家;已培育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172家;共有工商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675家、示范合作社131家。培育科技示范戶1046戶,主推品種32個,主推技術20個;以江蘇恒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劉恒記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5家規模企業,年產食醋產品約32.5萬噸,產值近20億元。推動農業企業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將人才強農作為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積極申報鎮江市“金山英才”和“長山計劃”項目,大力培育高素質農民,2021年已累計培訓高素質農民1845人次。成功創成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
提升農業品牌形象。積極打造領軍型、旗艦型的骨干龍頭企業。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為抓手,提升品牌形象。將長山劍毫、鎮江江蟹等本土品牌做大做強。丹徒現有省級名牌產品4個、市級名牌產品18個、馳名商標4個、著名商標7個、知名商標19個,寶堰甲魚、榮炳大米、高資鳳頭鴨、江心紅美人、世業空中草莓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家喻戶曉,“半島伴甜”牌白鳳水蜜桃和“尚山諾水”牌白鳳水蜜桃雙雙獲得江蘇省優質桃品鑒推介金獎,上丹牌長山劍毫、三泉牌長山劍毫和水月雨牌白茶(綠茶)獲2021年“鎮江十佳名優茶”稱號。
提升農業產業質效。丹徒一方面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壯大恒順、水木年華、智農等農業龍頭企業;另一方面依托各類農旅節慶活動,促進鄉村民宿、田間采摘、生態康養等休閑農業成為旅游的重頭戲。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開發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追溯系統,實現了全過程自動化監測與追蹤;引進茶葉無性系良種茶5個、水稻新品種6個,以及珍稀禽類鳳頭鴨品種1個。2021年,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銷售額26.67億元,帶動農戶7.71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1.03%、8.74%。從事休閑農業人數5300余人,帶動農戶3300余戶。
以留住鄉愁為重點,著力發展特色休閑創意農業,在保留自然生態基礎上,結合自身生態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精心打造寶堰、辛豐黃墟、高橋吳家圩等一批傳統村落。每年開展“丹徒旅游文化節”“上黨桃花節”等農旅節慶活動。現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四星級企業各一家、省級精品線路1條,國家級旅游示范點2個。2021年,休閑觀光農業綜合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15.1%;電子商務銷售額12.7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11.34億;創成市級主題創意農園和鄉村休閑旅游農業農耕實踐基地各1家、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康美基地3家;世業鎮被認定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鮮食玉米)”示范村鎮。
夯實綜合生產能力。丹徒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農業機械化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三大工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2.5萬畝,占耕地面積達62.35%,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8.03萬畝,總產13.33萬噸。2021年新增設施園藝面積2526畝,新建常年菜地478畝,蔬菜播種面積5.76萬畝,總產量11.93萬噸,產值9.78億元;新建高標準菜地200畝、標準化鋼架大棚215.5畝、噴滴灌設施235畝;投放青蝦苗種1.07萬畝、5.5萬公斤,河蟹0.82萬畝、7萬公斤,大宗魚種投放量6710噸,放養殖面積2.66萬畝。全區茶樹1.65萬畝,茶葉產量346.33噸。
堅持綠色高效發展。丹徒現有省級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13家,區級生態技術推廣考評合格場22家,生豬規模養殖場20家,畜禽生態健康養殖比重達1 0 0%。2 0 2 1年,全區生豬存欄5.48萬頭、家禽存欄4 6 4.2 9萬 羽、牛 存 欄0.1 1萬頭、羊存欄0.6萬只。全面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監控、科學用藥等措施,農藥、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分別下降0.5%和0.6%以上。現有181家綠色蔬菜產業基地,綠色食品基地4343畝,有機農產品基地781畝,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10.497萬畝,江蘇翰雅有機農場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被認定為省級園藝作物標準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