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華/江蘇省蘇州市鄉村振興局
陳 述/蘇州干部學院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江蘇省蘇州市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啟動實施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初步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共同繁榮的城鄉發展新格局。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蘇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高素質農民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認真把握“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這一根本,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各類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大力培養本土人才,讓各類專業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書寫鄉村人才振興的蘇州答卷。
實施職業農民培育行動。通過與農業院校合作,以定向委托、學歷提升培養農業專業人才。自2010年以來,蘇州全市已累計培養本地戶籍學生1169名,已畢業的委培生88.5%在農村一線從事農業生產經營。2015年,該模式被農業農村部評為新型職業農民十大培育模式之一向全國推廣。同時,率先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提升工程,專門設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專項資金,鼓勵已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參與學歷提升。另外,還分類別、分層次、分產業做好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短期培訓,已累計培訓農民41939人次,下達蘇州市級專項培育資金1260萬元。
給予職業農民社保補貼。2015年,蘇州市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意見的通知》和《蘇州市新型職業農民社會保險補貼辦法》,明確社保補貼標準、認定條件和發放流程,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由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社保補貼制度,已向2456名新型職業農民發放社保補貼資金3112萬元。
開展職業農民認定管理。2016年起,蘇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積極開展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與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目前,全市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6714名,其中45歲及以下占比62.0%,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47.7%。2018年,昆山市還承擔了“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點任務。
細化培養對象。按照《姑蘇鄉土人才培養集聚行動計劃》系列實施細則,細化明確農業專業人才、能工巧匠人才、文化傳承人才、鄉村治理人才等四類鄉土人才培養對象。計劃用三年時間,培養集聚600名左右符合時代要求、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明顯的優秀鄉土人才,更好滿足鄉村振興發展需求。
明確支持政策。結合四類人才的結構特點,充分尊重鄉村發展和人才成長規律,采取分層分類方式,明確差異化支持政策。凡認定的姑蘇鄉土人才,每人可獲得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培養資助,用于農業科研、新品推廣、技藝傳承、富民增收等,突破力度大、含金量高。
突出技術導向。針對四類人才的專業方向,農業專業人才要成為高層次農業生產經營及鄉村規劃建設“領航員”,能工巧匠人才要成為高素質傳統技藝技能“傳承者”,文化傳承人才要成為傳承鄉土民間工藝、弘揚鄉土傳統文化、發展鄉土文化產業“守護人”,鄉村治理人才要成為高水平農村基層治理“領頭雁”。
健全創業創新工作機制。立足蘇州都市生態農業定位,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聚焦鄉村產業振興,鼓勵支持各類鄉村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從縣級農村創業創新大賽的預賽,到市級創業創新大賽的決賽,蘇州市建立了上下聯動、整體互動的大賽機制。持續認定“十佳典型項目”,開展農村創業創新“十佳”典型帶頭人評選,并對獲獎選手予以獎補。
注重創業創新載體打造。將全市62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列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的首選陣地,推進技術技能的自主獨立孵化、研發、培育。依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區域優勢農業產業,建成一批“創客空間”“星創天地”等創業創新平臺,切實推進集群創業、集聚發展、創新驅動,目前全市創業創新典型已達到1000名。
強化創業創新典型培育。2020年,蘇州市在第四屆全省農村創業創新大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各一項,成為全省唯一實現獲獎等次全覆蓋的市;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大賽中獲二等獎一項;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創業創新大賽中又獲一、二、三等獎各一項。以大賽為契機,樹立創業創新典型,推薦4個項目參評第四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推薦張家港市參評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農民現代化是蘇州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蘇州市鄉村人才振興的實踐和創新,為農民現代化進程做出了有效支撐,形成一定的實踐經驗。首先,要加強城鄉融合發展,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發展平臺。蘇州市是農業農村部城鄉一體化改革綜合試點地區,良好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較小的城鄉收入差距,為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下鄉返鄉,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夯實了基礎。其次,要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發展動力。蘇州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始終注重與時俱進,搶抓改革機遇,緊貼基層發展實際。率先出臺土地流轉補貼政策、全面推進承包土地流轉、積極培育規模化專業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社保補貼政策,較好激發了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讓農民成為一種職業;率先制定姑蘇鄉土人才培養集聚實施細則,將其納入全市人才工作的重要一環,更好地發揮了高端鄉村人才在鄉村治理、產業發展、文化振興、技藝傳承方面的引領作用。第三,要加強財政扶持政策,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資金保障。蘇州市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針對各類鄉土人才,有培養資助、社保補貼、學費補助、免費培訓等多項資金政策支持,針對各類農村發展項目,又有創新創業、示范創建、農業設施等多項項目補貼支持,基本形成了多品種、多維度、多層級的財政支持體系,構建了鄉村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政策與資金環境,促進了產業融合發展,帶動了農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