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偉 沈啟源
2022 年3 月,黑龍江省出臺《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22—2030 年)》(以下簡稱《規劃》),同時配套出臺《黑龍江省支持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這是黑龍江省歷史上首次出臺專門針對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專項規劃及配套政策措施,極具開創性,備受關注。
創意設計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民經濟先導性產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在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宏觀背景下,創意設計產業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轉型發展方面所具有的獨特競爭優勢日益凸顯,成為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了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藍圖,提出的“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塑造振興發展新優勢”等目標任務的完成,都需要新興產業的加持和賦能。
創意設計產業屬于高端服務業,通過創造性的產品、系統、服務和體驗來策略性解決問題,是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與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動力機制,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產品、服務等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的位置,是現代制造業的終極競爭力之一。無論是創新產業鏈培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均可為其提供“生長”動能,催生新業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創意設計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中最具前景、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日益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或新興工業化國家都把創意設計產業放在重要位置,將其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的重要支撐。我國高度重視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文件推動該產業發展。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把創新作為發展的戰略基點,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產業體系對國內外需求的適配性與黑龍江省戰略發展需求結合起來,聚焦塑造競爭新優勢、激活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創意設計產業,搶抓機遇,出臺《規劃》和《措施》,以超常規舉措推動這一重要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黑龍江省創意設計資源豐富,產業發展初具雛形,應用場景十分廣闊,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
在資源儲備方面,黑龍江省文化資源豐厚,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為創意設計產業扎根黑土地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也為哈爾濱創建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提供了不竭的智慧源泉。黑龍江省擁有500 余個技術創新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批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省級工藝大師,近百所高校及職業院校中活躍著近千名設計類專家學者,每年向社會輸送近萬名專業人才,創意設計產業人才儲備豐厚。
在產業基礎方面,2019年黑龍江省已有創意設計企業1100余家、從業人員3000余人,資產總額近19 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0 億元。擁有6 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黑龍江動漫產業(平房)發展基地、黑龍江華創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園區基地初具規模,中俄博覽會(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展會活動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應用場景方面,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擁有涵蓋40個大類、162個中類、364個小類的工業體系,正在實施工業振興計劃,工業設計發展具有堅實基礎和廣闊空間。作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產出基地,黑龍江省著力推進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綠色食品等領域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同時,現代服務業的迅速發展也為黑龍江省依托自身優勢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帶來了巨大市場空間。
黑龍江省高度重視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為其創造了有利發展環境,《規劃》和《措施》的出臺既保持了產業發展的連續性,又賦予其新形勢下賦能實體經濟的時代內涵。同時也應看到,與創意設計產業先進省區相比,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結構不優、平臺較弱、人才短缺,尚未形成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當前,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業面臨難得發展機遇,推動其實現趕超跨越任務緊迫而艱巨,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搶抓機遇,著力推動創意設計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經濟轉型升級作出貢獻。
《規劃》整合創意設計產業內部資源要素,融合外部實體經濟資源,構建多要素聯動、多主體合作、多領域協同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提出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加快賦能重點領域、發展創意設計服務、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綜合創新生態等5 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對產業發展通盤考慮、科學謀劃,系統提出推動產業發展的實施路徑。
一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在空間布局上,推動區域協同,規劃“一核兩翼,三區承接”空間布局,即哈爾濱創建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打造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兩條區域創意設計產業廊道,建設創意設計核心區、協同區和輻射區,三區協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路徑實現整體躍遷,構建重點突破、梯次成長、有序銜接的發展格局,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創意設計產業帶。
二是加快賦能重點領域,實施“創意設計+”戰略。依據黑龍江省現有基礎和比較優勢,在綠色食品、冰雪運動休閑產品、工藝美術、陶瓷、高端裝備、服裝服飾、家居用品、生物醫藥、動漫及短視頻、云展演等重點領域,推動創意設計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規劃》將發展工業設計作為重要領域,推動“龍江制造”向“龍江設計”轉變,為黑龍江省工業設計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向黑龍江省“十四五”時期發展重點,大力實施工業設計賦能行動,做優“設計+”產業鏈,探索“數字+創意”新模式,推動工業設計產業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工業振興發展。重點應擴大輻射面,聚焦重點企業開展工業設計服務;壯大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工業設計企業;堅持育引并重,鼓勵支持國內外知名工業設計機構落戶黑龍江省;促進成果轉化,深化工業設計與傳統制造業融合。通過“設計+”產業鏈著力提升區域特色產業水平,讓工業設計為“龍江制造”賦能,助力工業高質量振興發展。
三是供需兩端共同發力,發展創意設計服務。《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產業生態鏈、培育優質多元市場主體、擴大市場需求。為激活市場需求,培育消費市場,《措施》提出將創意設計服務納入相關部門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對與創意設計機構建立三年以上穩定合作關系的企業,獎補標準可提高到50 萬元。《規劃》提出依托城鄉標識系統提升行動計劃、龍江特色產品品牌提升行動計劃等活動,進一步擴大創意設計市場需求。《措施》鼓勵舉辦省級創意設計大賽、工業設計大賽等賽事活動,獲獎者獎勵金額可達100 萬元。《規劃》還提出重點發展工業設計、時尚設計、平面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構建多領域、全方位的新型設計體系,延伸“設計+”產業鏈,支撐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四是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搭建產業發展平臺。《規劃》明確提出要建設創意設計發展中心、發展公共創意設計服務平臺、培育文化創意中心、建設工業設計中心、培育創建工業設計研究院、辦好展會活動、深化交流合作,打造設計工具平臺、設計數據平臺、設計交易平臺、品牌推廣平臺等公共設計服務平臺。辦好“一周一展”,即中俄·哈爾濱創意設計周、深哈國際設計雙年展。《措施》全力扶持產業平臺建設,對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500 萬元;對國家級工業設計研究院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000 萬元;以免房租或提供房租補貼等方式支持創意設計孵化空間、產業園區建設發展。
五是強化要素支撐,構建綜合創新生態。《措施》提出鼓勵創辦創意設計企業、培育創意設計骨干企業、引進國內外知名創意設計機構、落實稅收政策等扶持措施,實施青年創意設計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工程。《措施》提出加強人才引培、推動技術提升、創新金融服務、優化土地供給、強化資金支持、加大宣傳力度等扶持措施,推動多要素聯動,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特別是,《措施》將資金與人才作為牽住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牛鼻子”,設立額度不少于2 億元的省級創意設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配套支撐,在重點方向、扶持方式和支持力度等方面,覆蓋全、措施實、力度空前,為《規劃》落地見效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對創意設計產業的主體進行公共平臺、人才、技術、金融、土地等各類要素全方位的支持,力度比肩其他先進省市。通過政府“真金白銀”的引導支持,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助力創意設計產業“起飛”。
《規劃》擘畫了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到2030 年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目標:全社會創新智慧與創造活力持續迸發,創意設計產業總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幅增強,創意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力爭達到200 億元,成為黑龍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龍江風格的創意設計流派,黑龍江成為東北亞創意設計新高地。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是黑龍江振興發展的主題。我們期待創意設計產業能助力黑龍江省重塑競爭新優勢,推動“龍江制造”向“龍江創造”、“龍江數量”向“龍江質量”轉變,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