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勇毅
當下,突然而至的預制菜已成為家電企業紛紛涌入的新賽道、新風口了。
2022年9月15日,以“敢為天下鮮”為主題的預制菜智能烹飪設備專業委員會成立暨首臺預制菜微波爐發布會在格蘭仕4.0科技體驗館舉行。此次格蘭仕還聯手合作伙伴成立了大灣區預制菜產業生態聯盟,稱今后將結合自身的成套廚房電器產品,推出專業預制菜烹飪設備的解決方案,以全力進入萬億規模預制菜新賽道。格蘭仕此舉引起產業界的極大關注。
多年前,格蘭仕也曾與三全等企業合力推出過微波食品,然而相比而言,如今包括格蘭仕在內的家電企業在預制菜產業的投入程度已遠超當年的微波食品。
2022年8月,老板電器發布了ROKI數字廚電系統,包括瞄準預制菜的智能炒菜鍋等新產品,稱“用AI助力,降低烹飪門檻,讓普通家庭可以輕松享受到美味菜肴”。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日也稱要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而早在2020年底,海爾智家就用智能家用烤箱成功烤出了地道風味的北京烤鴨,兩天售出了1萬多只,又在2021年春節前,推出以16道全國名廚拿手菜組成的年夜飯預制套餐,大受國人青睞。
如今一些傳統廚房小家電品牌,也陸續推出智能炒菜機,與預制菜來搭配銷售。科沃斯集團旗下的添可品牌推出與智能料理機“食萬”配套的食萬凈菜,讓智能料理機市場通路更為寬廣。越來越多的家電、廚電企業開始布局預制菜賽道,推出適合預制菜使用的智能烹飪或煮炒設備,國內餐飲業生態正逐漸被顛覆重塑,亦給傳統廚電企業打開了產品結構升級的新空間,開辟新的細分賽道。
在淘寶、京東商城,一般一臺微波爐300~600元,而格蘭仕新近推出的家用預制菜微波爐,單價在800~1000元,高端地位凸顯,而新發布針對商用的預制菜微波爐,單價更是高達5000元,在微波爐領域無人能“敵”。盒馬最近上線了針對空氣炸鍋的預制菜產品,其中既有烤腸、雞翅、肉串這類比較常見用空氣炸鍋炸制的產品,還有梭子蟹、皮皮蝦、帶魚等產品。此類預制菜一時熱火,也讓相關配套的中高端空氣炸鍋“水漲船高”。
近兩三年,在疫情持續反復沖擊之下,多數國人的工作模式、生活方式都已發生重大變化。其中,在人們追求便捷生活、安全可靠的多重需求下,預制菜成為了餐飲市場的一匹黑馬,受到了越來越多餐飲單位、年輕家庭的青睞。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分析報告》稱,預制菜+外賣可大大降低餐飲企業的經營成本,有效減少疫情期間堂食的損失,由此吸引了各路資本、諸多行業品牌加快入局。時下預制菜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2021年國內預制菜的市場規模約為3500億元,預計未來3~5年將以2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5年預制菜市場規模或接近萬億元。
可以說,預制菜的興起,讓如今廚房空間的競爭不再僅是廚電品牌之間的同行競爭。消費者對便捷生活和安全食品的追求不斷高漲,自己也成為一個新的活水、新的利基,并帶來相關預制菜廚電設備的興起,成為市場的搶手貨。
對廚電企業來說,抓住了并加以組合變新,這將帶來巨大前景。因為大量預制菜上餐桌前,必須要經過一系列的加熱或烹飪、炒拌,這對促進蒸烤一體機、微波爐、智能炒菜鍋、空氣炸鍋甚至是燃氣灶、油煙機等廚電產品的市場需求顯然是有用的。另外,還會推動適配預制菜的電飯煲、免洗破壁機等中高端生活精品家電的需求。
預制菜逐漸成為餐飲行業的新風口、新賽道,但還有不少痛點仍未解決。預制菜普及的一個關鍵,一是味道,二是冷鏈鎖鮮,三是烹飪還原。而今在終端食用環節,預制菜品仍然存有還原度低、生鮮度不高、缺乏專業烹飪設備、烹飪效率低等問題,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可程度。預制菜要做好做強,包裝、冷鏈、烹飪設備十分關鍵,這也給家電行業劃出一條思路、打開一個新賽道。因此如何從產品拓寬到烹飪產業鏈,已成為廚電企業破局的新思路,而工業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烹飪智炒設備,便成為其中一劑解決痛點的“良方”。
未來針對預制菜的烹飪,可以加強有集合更多功能的智能廚電的研發與推廣。如格蘭仕預制菜微波爐匯集了蒸、煮、烤等功能,但未有炒的功能,仍為欠缺,而添可食萬智能料理機則集合了炒、煮、蒸等功能,但欠缺烤的功能,也有些遺憾。
家電企業要捷足先登預制菜領域的市場,不只是智能硬件,還要構建軟硬件結合的生態。如何把美食的大數據與智能烹飪設備的數字信息結合,更有效地、更標準化地把預制菜原有的美味復原,亦是一個大挑戰,仍需更廣泛更有代表的跨界合作和更深入的研發工作。如格蘭仕牽頭成立了大灣區預制菜產業生態聯盟,以不斷完善美食數據庫、豐富預制菜菜譜,迭代預制菜智能烹飪產品。可以說,借助家電業產業鏈優勢,通過智能烹飪設備推進預制菜生產標準化、風味標準化、質量標準化,把名師、名廚的好手藝變成預制菜的數字化、精工藝,既能讓中國美食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亦能促進國內家電業的迭代創新。
場景化配套也很重要。盡管預制菜日益興起,但對于廚電行業而言,廚電企業優先要做的就是要提升消費者在廚房的良好體驗,讓廚房一體化、場景化成為一種必需趨勢。因此,進入數智時代,廚電企業要從硬件制造商華麗轉身為服務商,為用戶提供使用前和使用中的一體化場景化即時化解決方案。其中,預備、指導蔬菜的供應亦是提升用戶使用感的重要一環。比如作為智能廚電一部分的冰箱,可以在冰箱內部食材即將耗盡時,引導其用戶在平臺上購買準備好的菜肴,尤其是相關預制菜品類,以填補食材庫存,最后完成烹飪任務。如此良好的場景化體驗感,才能進一步促進廚電智能化的到來。對此,廚電企業則需轉動腦筋,改變過去單打獨斗的作法,用系統、生態的思維去研發推廣并輔以物聯網,尋求外界的合作,完成整個行業生態的升級。
對廚電企業來說,時下預制菜對于消費者有兩個較為重要的應用場景,一個場景是家庭自制烹飪甚至智能炒菜,智能廚電可以配套預制菜相關企業聯手發展;另一個場景是日前流行的露營、辦公室等非家庭場景,智能廚電亦可以配套這些細分場景推出適合外賣的預制菜。
無論是以空氣炸鍋、微波爐為代表的烹飪方式創新與普及,還是智能炒菜等模式的突破,都反映和影響了中國人廚房烹飪習慣、飲食習慣的轉變,為人們在廚房場景拓展更多的食品品類,亦為傳統速凍食品、家電企業和新興的預制菜都提供了更大的創新與升級空間,前景無限。艾媒咨詢機構分析指出,國內預制菜行業目前多以B端企業市場為主,廚電企業在開拓預制菜市場時,除激活C端消費者市場空間,同時不妨在B端領域多下功夫,兩面出擊,前景更為可期。
預制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中間則是供應配送鏈及廚電系統,是一個全新的產業,若是打通一二三產業,可以實現多產融合全面發展。然而整個產業鏈背后是城市綜合實力的競爭及政策服務力的比拼。從行業健康發展層面而言,預制菜的發展仍然需要各個城市相關管理部門起到一定引領作用,包括標準制定、財稅支持等。從去年到現在,廣東不少地方將預制菜納入當地產業規劃,給予政策支持,并制定行業標準,同時,為上中下游搭建平臺,這種資源整合有利于產業的發展,也便于家電企業的進一步進入。
軟硬結合、制造業、農業與服務業等多種結合,讓家電企業看到了家電硬件存量市場之外更廣闊的空間。
如今隨著全國各地方政府發力、全行業努力,預制菜產業正迎來黃金時代,而家電企業紛紛入局,也為預制菜產業注入了更多的工業基因,“預制菜+智能生產+智能烹飪”將成為一種全新業態,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市場前景與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