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萌萌ZHU Meng-meng
(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淮南 232001)
長三角屬于“一帶一路”與長江三角洲經濟金融交匯的重要地帶[1],對于國家建設、亦或者對外開放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它也是中國在國際中參與國際競爭、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平臺。
國務院頒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規劃》于2010年5月正式批復并實施,界定了江浙滬為長江三角洲的范圍,并且其發展的戰略定位也被明確下來;同時標志著我國戰略發展之一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同志于2018年11月5日在關于我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談話中提出[2]綱要表明,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中國實現強勁增長的必經之路。基于此,本文就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課題,研究其相關熱點、未來趨勢等。
本文數據源來自CNKI,研究工具使用VOSviewer、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并結合文獻計量學,對2000-2020年長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統計和可視化分析。本文旨在通過定量和可視化的方法,梳理近20年來研究熱點、以及階段性前沿方向的演變,為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為保證研究文獻的質量性、代表性,所有數據文獻均來自于CNKI的核心期刊。在CNKI中進行高級檢索,主題=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期刊來源=CSSCI、時間跨度=2000.1.1-2021.1.1、檢索條件=準確(2021年4月17號檢索),共檢索到2129篇論文。重復文獻和會議、報紙、通知等非研究性文獻剔除后,共獲得1863篇論文。
本文主要采用應用較多的VOSviewer(version1.6.10版本)和CiteSpace(5.2.R2.版本)兩款軟件[3],簡單易操作,作圖效果精美明了,使研究者能夠迅速了解某一領域的發展脈絡、研究熱點情況等。為了將該領域各個歷史階段的研究方向、熱點和前沿趨向更直觀地展示,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兩款可視化軟件,對處理后的1863篇文獻進行相關分析。同時,為了進一步對文獻數據挖掘,結合CNKI的分析功能,借助編程軟件visual studio code、文獻管理軟件endnotex7,對該領域相關文獻突出關鍵詞等進行分析。
對于檢索處理后得到的1863篇文獻,在CNKI的文獻導出格式中,首先選擇refworks,并命名為download_1.txt形式保存,方便后期CiteSpace分析處理;選擇EndNote格式的數據,首先將基礎數據導入到VisualStudioCode中進行關鍵詞格式處理,以方便VOSviewer軟件對其進行識別和分析處理,之后再導入到EndNoteX7中,并導出成RIS格式。為踢掉對分析起干擾作用的無關詞、合并關鍵詞等,在正式分析前,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自帶功能先進行預處理。
關鍵詞是作者對文章核心內容的高度集錦和總結,體現了文章的研究重點和方向[4]。而頻繁出現的關鍵詞則決定一個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為探求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研究前沿及脈絡,本文對關鍵詞進行詳細分析如下:
剔除無關文獻后,對1863篇重要文獻進行處理后,導入vosviewer,以彩色網絡標簽視圖的形式展示出關鍵詞共現結果(圖1)。在圖中關鍵詞出現的相關次數越多,能直觀看到的是圖中節點圈越大,這是研究的熱點內容;兩節點之間的直線越粗,則同時出現的次數越多;節點顏色相同則代表研究課題相同。由圖1可知,“長三角一體化”、“長三角經濟”、“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節點在大小和位置上都較為突出,是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重要方向。
在上述共現之后,其他參數不變,關鍵詞共現頻次閾值最小值設置為3,合并“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及其同義詞,運行后得到高頻關鍵詞的3個聚類,同一個聚類表現為同一顏色(見圖2)。因為文獻內容均與長三角相關,因此不展示共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長三角,統計分析相關重要關鍵詞,聚類視圖如圖2,表明該領域有三大類研究熱點。
2.2.1 長三角經濟發展及城市群協調發展
第一個聚類主要體現為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進程與京津冀地區、珠三角聯合開發錯位發展、區域共同市場建設等。發文最多的陳建軍[5]認識的具有強大功能的長三角;動力為一體化、依托為都市圈;黃莉蘋等人[6]基于城市地域空間系統理論的綜合規劃研究方法,討論有關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綜合運輸模式的發展趨勢、布局體系以及體系結構。韓兆柱[7]以整體治理學說為底子,基于統籌計劃、政府間聯系、投融資、交通構建等方面提出推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綜合運輸模式的發展傾向。
2.2.2 長三角空間及產業發展
第二集群主要體現在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產業整合、空間結構等關鍵詞上。張學良等人[8]認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快速成長的強大引擎即產業一體化。長三角發展地區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則是產業集群升級,各地區的工業政策、財政成長戰略要做好統籌規劃,并構建全球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型產業合作發展模式。
2.2.3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和未來趨勢
第三個聚類主要體現為高質量發展、知識經濟、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金融合作、創新等關鍵詞。熊娜[9]評價了長三角地域高質量交通一體化成長水平,并給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黃泰等[10]運用GIS集成方式和旅游系統吸力模型研究了長三角地區有無高鐵互聯網的區域旅游競爭力和旅游力格式。高校是協同創新系統運轉的保障,在協同創新中起著人才培養和知識輸出的作用。袁晶等人[11]研究了長三角區域高等教育一體化的需求、障礙和體質突破。
此外,關鍵詞時區圖不但可以展現某一領域的關鍵研究內容隨著時間的變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時期的研究趨勢。因此,在關鍵字聚類分析之后,從控制面板中選擇時區視圖,經手動調整,即得到關鍵字時區知識圖(圖3)。根據關鍵詞時區知識圖譜再結合聚類圖譜,可將該研究熱點領域按照其方向及脈絡發展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①研究內容經歷了區域合作——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這一過程。從研究內容上看: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研究從最初的經濟發展、區域合作,一體化等再到城市群、空間結構、發展戰略最后研究重點落到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環境污染、生態圈等。可以看出最初比較重視經濟、區域的發展,但是最新研究前沿集中在高質量發展,環境等,更加注重和諧的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科學發展觀。
②研究方法經歷了描述性分析——實證研究——綜合模型建構三個階段。從研究方法上看:最初是研究綜述、因子分析、邊際效應、博弈論、swto分析、聚類分析等綜合性定性分析,再到主成分分析、實證分析、乘數效應、集約效應、產業效應等效應分析,最后是空間杜賓模型、引力模型、s型增長曲線模型、空間面板數據模型、哈肯模型、生產函數等輸入數據,建立模型定量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最新研究方法比較重視模型建立進行實證分析。
③政府政策經歷了經濟激勵——科教創新——全方位一體化三種層次。從政府政策上看:最初是金融聯動、聯動發展、協調機制、基礎設施建設、城鄉融合等區域全面性協調發展,再到科教興市、創新驅動發展、區域職教、教育一體化、區域物流、職業教育資源整合、職教師資培養、區域旅游、服務業等最后是沿海開放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歐盟一體化、藍色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等對外合作發展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
本文以文獻計量學方法為基礎,研究關于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現狀、發展趨勢和相關熱點,文中文獻來自于中國知網CNKI的核心期刊。收集相關文獻后,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兩款軟件對該區域運用網絡視圖的方式進行展示和分析,主要包括文獻的高頻關鍵詞的共現、聚類分析,簡潔直觀的展示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的情況。具體結果如下:
①該領域研究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與社會發展動向和國家政策緊密相關。首先,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合作是這一領域的研究重點,它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密切相關。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城市群逐漸形成;國務院于2016年5月批準了長江三角洲大都會區發展規劃;此時,研究重點逐漸轉向區域協調和產業轉移;中國一貫促進相互共贏的理念,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中提議,我國應實施更大領域、更深程度、更開放的對外層面。不僅要踴躍參加區域貿易自由化進程,而且更要全方位推進單邊自主開放,為以世界貿易組織為首要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增添一份力。
②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是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未來指向。通過本文的梳理研究可看出,不論是前沿分析或是研究脈絡分析的結果,高質量發展都是該領域未來重要研究方向。同時黨和國家多個會議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作為最具活躍經濟、最高開放性和最強創新能力的區域之一,長江三角洲在國家現代化的總體狀況、全面開放模式以及國家未來發展中起到決定性的戰略作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發明顯,全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更有利于被推進,尤其是整個長三角地區。通過建立新的平衡協調機制以及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