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經濟應運而生,逐漸成為拉動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同時,網絡經濟也衍生出了互聯網從業者,網絡直播、共享經濟等模式不斷增加,其收入突破了傳統的收入形式。但是受各方面影響,網絡直播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問題并未得到重視,造成稅款流失。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的背景下,我國網絡直播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2021年,我國曝光出多名網絡主播偷稅、漏稅的事件,涉案金額巨大,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這類事件的發生,不僅造成了財政收入流失,還從側面反映出個人所得稅征管未適應新行業的發展。當前,雖然我國稅務部門提高了對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關注,也出臺了相關規定,但稅收政策與征管要求不相符,導致稅收征管存在監管不到位、納稅主體不明確等問題,偷稅、漏稅問題頻發,不利于國家稅收的公平。
一、網絡直播個人所得稅理論分析
(一)網絡直播的概念
網絡直播是指依托互聯網技術,采用圖文、視頻等形式向公眾發布信息的活動;互聯網直播服務使用者,包括網絡主播、觀看直播的用戶;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是指提供直播服務的平臺,例如淘寶直播、斗魚直播等。從技術層面分析,網絡直播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網絡電視”,原理和傳統電視一樣,采集電視信號后轉為數字信號,上傳至網絡供公眾觀看,常見如春節聯歡晚會、CBA體育賽事等。一類是“網絡直播”,通過現場的信號收集設備,在導播端導入信號,經由網絡上傳服務器供公眾觀看。以先機技術為基礎、以直播網站為傳播平臺的直播,占據了網絡直播行業的大量份額。本文的網絡直播主要是指后者。
(二)網絡直播的收入來源
1.基本工資收入
在網絡直播行業,如果主播和直播平臺簽約,雙方就屬于雇傭勞動關系。在主播簽約后,根據直播平臺的相關規定,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直播,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資。一般來講,初入直播行業的主播往往以個人名義和公會簽約,接受專業團隊的幫助,公會簽約的主播也有保底工資。
2.打賞收入
除電商主播外,絕大多數網絡主播的收入來源于平臺用戶的打賞。分析《2020年中國網絡表演行業發展報告》發現,網絡直播行業中有75%的收入是打賞分成。平臺用戶通過充值采購虛擬禮物,也可以通過平臺任務的完成獲得禮物,最后在直播間打賞。主播獲得打賞后,平臺會按照約定的比例和主播分成。
3.網店收入
網店收入是指主播在抖音、淘寶等平臺開設店鋪,在直播中向粉絲推薦產品,增加店鋪流量,擴大銷售規模。舉例某直播間,每個季度都會推出服飾節,大多數產品源自淘寶店鋪,由于直播間主播粉絲眾多,地域分布廣泛,眾多粉絲會在直播氛圍的影響下,出現哄搶產品的情況,一度造成產品斷貨。因為直播會帶來流量,所以很多主播競相開設網店,來增加自身收入。
(三)網絡直播個人所得稅征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
一直以來,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收入規模不斷擴大,且遠超傳統行業。加強對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有利于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作為近年新興的行業,雖然網絡直播行業的商業模式有別于傳統模式,但它們都是通過交易創造價值,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自然也要納稅。通過對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征管方式分析,發現征管不夠全面,很多主播的個人所得稅并未繳納。對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征管進行監督和管理,可以有效防范稅收流失,增加財政收入。
2.有利于實現稅收公平
稅收公平是國家稅收的基本原則,簡單來講,是指將稅收負擔平攤在每個納稅人身上,使納稅能力相同的企業或個人承擔等同的稅負。在2021年的淘寶“雙11”狂歡節首日,李佳琦直播帶貨收入達106.53億元,僅1天的銷售額就超過了數千家上市企業一年的收入,這主要是商業模式變革帶來的紅利,此背景下,處于財富旋渦的網絡主播,更要尊重國家的法律法規。作為市場主體之一,直播間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依法納稅。在2021年曝出的主播偷稅、漏稅行為,造成了國家稅收的失衡,導致其他納稅人出現不滿情緒。因此,加強對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的征管,不僅能夠體現出國家稅收的公平性,還能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3.有利于監管網絡直播行業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直播平臺不斷涌現,常見如快手、抖音等,大量平臺的出現也催生了很多網絡主播,網絡直播行業準入門檻低,想要成為網絡主播,只需要在平臺注冊即可。另外,網絡直播行業市場監督不嚴。對主播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管理,保證主播的各項經濟行為都處于國家稅收監管內,可以有效提高直播平臺的合法化,實現對網絡直播行業的全面監管。
二、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分析
(一)納稅主體納稅意識不強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主要采用代扣代繳與自主申報相結合的征管模式,受長期代扣代繳申報方式的影響,納稅主體納稅意識薄弱,要求納稅人自行申報,難度較大,而網絡主播收入來源廣泛、隱蔽,在自行申報這種重要的納稅環節,納稅主體和稅務機關矛盾突出。同時,網絡主播收入多,個人所得稅額也比較高,很多主播對納稅存在僥幸心理,如實申報的可能性較低,增加了偷稅、漏稅的機會。
(二)稅收征管法修訂落后
如果將網絡主播偷稅、漏稅行為的主觀原因歸為唯利是圖,那么客觀原因是稅收立法不健全。在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稅收征管法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該工作開展的基礎,但是從當前來看,稅收征管法并沒有緊跟商業模式的更新步伐,商業模式帶來的主播賬戶監控困難、現金掌控難度大等問題,也缺乏法律規范。在我國制定的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規程中,雖然明確規定了主播的涉稅事項,但相關文件的立法層級低,和主播個人所得稅相關的法律依據、規則模糊,致使很多人鉆法律漏洞,影響稅收征管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網絡主播涉稅賬戶缺失
(1)主播信息登記制度缺失。在國家尚未出臺相關規定前,主播想要進入網絡直播行業,只需要一部手機簡單填寫信息即可,甚至有些平臺可以直接跳過信息登記。而《互聯網直播服務監管規定》的實施,需要主播填寫更多的信息,而且注冊流程也不斷完善,但是和主播相關的涉稅信息并不全面,網絡主播這類信息的缺失,使得直播平臺難以履行第三方義務。(2)稅收管轄權難以確定。在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稅收管轄權無法明確是一個常見問題。這里所指的稅收管轄權,是指稅務機關對某地區納稅人進行稅收監督、征管的權利。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納稅人的經營活動范圍有限,稅務部門容易明確納稅地點,這也明確了納稅人的繳稅機關,稅收管轄權的明確也變得比較容易。網絡直播環境下,由于直播場所遍布各地,主播和觀眾的交易通過網絡進行,導致稅務機關難以分配管轄權,增加了稅收征管的難度。
(四)網絡主播稅源監控困難
網絡直播活動涉及主體眾多,因此主播收入來源復雜,各平臺和主播的比例分配也不同,導致主播的稅源監控陷入困境。同時,電商直播模式不斷更新,比如賣家邀請主播或網紅在平臺推廣內容,這種用新型模式獲得的收入更加難以監控。在以往的稅源監控中,地域管轄為征管提供了幫助,但是在網絡直播行業,直播地點和注冊點不一,通過對IP地址的隱藏阻撓稅務機關調查,增加稅務稽查的難度。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稅務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稅務部門利用網絡爬蟲等相關技術,分析和比較主播名下的公司、數據等,有利于實現精準管控,甚至可以封堵稅收漏洞。但是從實際工作來看,相關稅收數據仍然無法比較。簡單來講,稅務部門無法根據直播平臺的財務和納稅情況,對主播的偷稅、漏稅行為進行判斷,導致稅務部門時常處于被動工作的局面。
(五)納稅信用體系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的納稅信用體系不夠完善。稅收相關政策規定,各部門要詳細記錄納稅人的違法行為,并給予嚴厲的處罰。但是在網絡直播行業,納稅信用體系不完善使得主播的違法成本很低。對于粉絲數量眾多的主播而言,即便偷稅、漏稅行為被稅務部門發現和查處,也能在經紀公司或平臺的幫助下繼續直播。對于新進入直播行業的主播而言,偷稅、漏稅行為比較常見。
三、網絡直播行業個人所得稅征管對策研究
(一)明確納稅主體和相關責任
分析網絡直播行業的收入類型,經紀公司、平臺和主播都是納稅主體。網絡直播的開展依托直播平臺,需要直播平臺自覺擔負起代扣、代繳義務。實際工作中,直播平臺可從以下幾點進行:(1)直播平臺主動向稅務部門登記自身的經營、資質情況,方便稅務部門精準辨別直播平臺是否承擔代扣、代繳義務,是否具有相應資質。(2)直播平臺在和主播簽約時,要約定代扣、代繳義務,從而減少偷稅、漏稅行為的出現。相關規定指出,直播平臺和主播要實名登記,稅務部門可利用這點明確各平臺的代扣、代繳義務。
(二)完善稅收征管法律體系
完善的稅收征管法律,是納稅人稅收征管的保障。在網絡主播個人所得稅征管中,稅務部門最為首要的任務是完善稅收征管法,對于現有法律中標準不明的內容,要做出明確的規定,同時明確稅務部門的責任界限,確保稅收征管工作有依有據。在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上,比如共享涉稅信息方面,相關部門要定期報送直播平臺的納稅申報信息、類型等,并在法律上給予明確的規定。為了幫助稅務部門了解網絡主播的稅收信息,全面掌握資金動向,要在法律體系建設中規范納稅義務、第三方責任等。在反避稅層面,通常存在影響稅源監控效果的情況,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規定或征稅經驗,稅收法律法規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而不是在稅收收入流失后才對法律法規進行調整。
(三)構建全面的涉稅賬戶
(1)完善納稅登記制度。就目前來看,我國尚未建立統一的納稅人檔案,稅務部門的稅款征收不到位,各自為政,影響稅收征管工作的開展。隨著《個人所得稅法》的頒布,國稅總局先后發布了和納稅人納稅相關公告,指出以納稅人的身份證號為唯一標識,經紀公司、直播平臺要盡快補全主播信息,建立個人檔案。在主播進行納稅申報時,應在稅務系統內完整登記財產、收入等情況,利用識別號整合相關信息,形成完整的數據庫。同時,明確主播、經紀公司和直播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確定網絡主播的代扣代繳義務人,明確稅收管轄權。如果其他兩方以代繳義務人的身份填寫扣繳信息,稅務部門應要求扣繳方報告網絡主播的涉稅信息,消除主播、稅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2)分類管理稅收賬戶。據調查,網絡主播的平均年收入為上百萬,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其收入渠道越發豐富,給稅收征管帶來一定的難度。另外,部分收入水平高的主播個人所得稅都自行申報,在自身利益、違法成本的考量下,通常會少報個人收入。為了方便開展個人所得稅征管工作,稅務部門可以參照德國的做法,分類管理網絡主播。其一,根據主播的從業人群分類,以收入多少為劃分標準,超出標準的劃為高收入主播,反之則劃為低收入主播。其二,稅務部門根據主播的收入情況制定管理對策。比如,高收入主播嚴格監管,低收入主播篩選抽查。其三,實行獎懲機制,對于有漏稅、偷稅嫌疑的主播,在證據確鑿后進行嚴厲的處罰,并適當曝光;對于及時繳稅的主播,則給予一定的獎勵措施。
(四)建立健全稅源監控體系
(1)完善雙向申報制度。稅務機關要求直播平臺對主播的涉稅信息代扣代繳,相關信息上報后,主播也要自行申報涉稅信息,稅務部門通過對雙方提供的信息進行比較,實現雙向控制。在提供信息準確性的基礎上,完善稅源信息。(2)建立稅務信息系統。為了規范網絡直播行業的稅收征管工作,促進網絡直播行業發展,需要打破各部門的隔閡,實現數據共享。在稅收征管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依托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監測信息的完整度。待信息系統收集主播信息后,及時上傳至后臺系統計算稅款,將最終結果傳給主播,經主播核實后扣稅。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沒有人為主動干預,還能實現公平征稅,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五)建立健全納稅信用體系
健全的納稅信用體系,可以約束納稅人的偷稅、漏稅行為。在網絡直播行業,要在納稅賬戶中完整地記錄主播的信用情況,并對其進行評級,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比如,將主播的初始成績定為500分,以年度為周期記錄,如果在這一年中出現偷稅、漏稅的情況,可根據社會影響、惡劣程度扣分和曝光,幫助約束主播納稅行為,提高稅收監管效率。
結 語
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給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帶來嚴峻挑戰。本文通過上述分析,發現當前的網絡主播個人所得稅征管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稅務部門從法律、道德層面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從稅務監管、法律層面約束、規范網絡主播的個人所得稅繳納行為,促進網絡直播行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