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紅,徐吉花,孫 欣,侯鴻敏,祝 軍,張玉剛
(1 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266109)(2 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3 青島市園藝植物遺傳改良與育種重點實驗室)
蘋果是我國第一大水果,也是我國的優勢農產品[1]。但是,我國蘋果產業中存在著栽培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及生產成本持續上漲、缺乏省力化栽培品種等一系列問題[2],制約了我國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因此,推廣省力化栽培品種、多元化品種以及抗病品種是蘋果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3]。
2010 年4 月青島農業大學蘋果育種團隊在膠州現代農業示范園以新世界為母本,以粉紅女士為父本進行雜交;10 月上中旬,采收雜交果實,獲得種子2 498 粒;12 月下旬,雜交種子進行層積。2011年3 月中旬穴盤播種,待雜種苗長至15 cm 時,移至大型育苗袋中。2012 年3 月,取雜種苗的高節位芽嫁接到M26 矮化中間砧上[4]。雜種苗2014 年開始結果,經過連續2 年對果實性狀進行評價,從中選出優系2010-W17-9Z-N9。2016 年,優系嫁接在山東萊陽、萊西、龍口、萊州及膠州育種基地的大樹上,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和區域試驗。2018 年9 月27 日,優系通過山東省蘋果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現場測產驗收。2019 年優系通過了山東省林木良種審定,定名為福九紅,編號:魯S-SV-MD-014-2019。2020 年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CNA20184371.9,同年6 月獲得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登記編號:GPD 蘋果(2020)370016。
福九紅樹姿開張。主干灰褐色,稍粗糙。多年生枝褐色,較光滑,皮孔數量多。葉片中大,平均葉長7.85 cm,葉寬4.96 cm,橢圓形,濃綠色,較平展,兩側微抱合,葉緣復式銳鋸齒,葉面光滑,葉背茸毛疏。葉柄長2.52 cm,基部有小托葉。葉芽近三角形,中尖,緊貼于莖上,鱗片緊,茸毛中。花芽中大,呈圓錐形,先端稍尖,鱗片較緊,茸毛少。
福九紅平均單果重231.8 g。果實圓柱形,高樁,果形指數0.96,果梗較長,梗洼較深,果面光潔,不套袋條件下全面著鮮紅色(圖版1)。果肉白色,風味甜酸,硬度8.9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0%,可滴定酸含量0.24%,切開后不易褐變,適合做鮮切蘋果[5]。
福九紅樹勢中庸,1 年生枝長85.6 cm,粗0.55 cm。萌芽率高,成枝力強,易成花,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福九紅嫁接到M9T337 自根砧上,在采用拉枝、環割、環剝等早果技術情況下,第2 年就開花、結果,第3 年平均產量為22.51 t/hm2,早果性和連續豐產性良好。
在青島地區,福九紅4 月13—16 日初花,9 月中旬果實成熟,掛樹期長,10 月不落果。果實發育期140 d 左右,屬中熟品種。
福九紅果實及樹體抗病性好,高抗蘋果炭疽葉枯病、蘋果早期落葉病、蘋果樹腐爛病等。
福九紅適應性強,在年平均氣溫7~14 ℃的蘋果栽培生態區均可栽培,適宜在春秋兩季種植。嫁接繁殖,喬化砧木宜采用八棱海棠、山定子等,矮化砧木可以采用M9T337 自根砧或者M26、M9 矮化中間砧木[6]。喬化樹行株距3.5~4.5 m×2.5~3.5 m,矮化樹3.5 m×1.0~1.2 m[7]。
福九紅幼樹肥水供應要充足,促進營養生長[8];盛果期及時追肥,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9]。灌水掌握隨旱隨灌的原則,保證芽前水、萌動水和果實膨大水。福九紅果實發育后期膨大快,灌水過多梗洼易出現裂果現象,注意在采收前20 d 內不要灌水。雨季注意及時排澇。
福九紅樹勢較強,喬化樹宜采用自由紡錘形或小冠疏層形,矮化樹宜采用高紡錘形。幼樹以輕剪長放為主,進入盛果期后利用中短果枝結果,及時更新結果枝組,保持結果枝組的生長勢[10]。
福九紅自花坐果率低,需配置授粉樹,生產上以新紅星、嘎拉和富士等作為授粉樹。采用壁蜂傳粉,可顯著提高坐果率[11]。疏花疏果,以提高果實質量,維持樹體長勢。注意適時采收,防止裂果。福九紅果實易著色,抗病能力強,生產上可采取免套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