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電,黃娟,丑安,周應軍,邵怡,魏丹丹,周碧蘭,彭驊
(1.長沙衛生職業學院藥學院,湖南 長沙 410600;2.湖南省兒童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3.中南大學湘雅藥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3;4.貴港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貴港 537100;5.湖南易能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質量管理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6)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于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小管病變和腎臟血管損傷等原因導致腎臟結構損傷及功能損壞,同時伴有酸堿失衡、代謝產物潴留的一種慢性(病程不少于3個月)疾病[1]。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等是導致CKD的常見病因,患者常出現蛋白尿、血尿、高血壓、血肌酐升高等表現[2]。在我國,CK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成人CKD患病率為10.8%[3]。中國2017年發布的《中國腎臟疾病年度科學報告》指出,CKD住院死亡率最高可達4.3%[4]。因此,CKD已成為國內甚至全世界的公眾健康問題[5],特別是CKD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和較重的醫療負擔,因此積極尋找、開發新的治療藥物將會為廣大CKD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目前,針對CKD患者的西藥主要是改善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壓、水腫、血脂異常、蛋白尿和貧血等癥狀[6],存在較大的毒副作用。近年來很多天然產物及中藥在CKD的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且具有不良反應小、易獲得等優點。因此筆者重點對這些天然產物及中藥的作用和相關機制進行總結,旨在為CKD治療提供新思路。
1.1 抗氧化
1.1.1 天然產物 198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全世界批準上市的1 562種新藥中,有47%來源于天然產物或與天然產物有關[7]。很多天然產物可通過抗氧化預防和治療CKD,如多酚類化合物白藜蘆醇、表沒食子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姜黃素,三萜類化合物人參皂苷、齊墩果酸,以及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
白藜蘆醇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多酚物質,有反式和順式兩種異構體,且兩種異構體都具有生物活性[8]。LIANG J等[9]研究表明白藜蘆醇可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治療CKD。
EGCG是茶多酚中最有效的活性成分,屬于兒茶素[10]。ZHOU P等[11]研究表明,EGCG可誘導谷胱甘肽S-轉移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血紅素氧合酶-1的表達,從而抑制氧化應激和治療CKD。
姜黃素是從姜黃根莖中提取的脂溶性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12]。TAPIA E等[13]研究表明姜黃素(120 mg/kg,30 d)能夠減輕氧化應激和恢復腎損傷;ALI B H等[14]研究表明姜黃素也可以通過上調轉錄因子Nrf2而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從而抑制腺嘌呤誘導的大鼠CKD的發展。
人參皂苷(ginsenoside,GS)為三萜皂苷類化合物,其中達瑪烷型是研究較多的一種,主要分為人參二醇型、原人參三醇型、奧克梯隆型和其他。人參二醇型包括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b2、人參皂苷Rc、人參皂苷Rd、人參皂苷Rg3、人參皂苷Ra1及糖苷基PD[15]。人參皂苷Rb1(GS-Rb1)為抗氧化劑,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肪性肝病小鼠肝細胞的脂質沉積和氧化應激反應[16]。ZHANG H A等[17]研究表明,人參皂苷治療腎病大鼠48 h后能顯著降低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脂質過氧化水平,同時能恢復谷胱甘肽水平和腎臟形態。XU X F等[18]研究表明GS-Rb1能顯著減少早期CKD(2期或3期)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延緩CKD的發展。
齊墩果酸為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抗炎、降血糖和抗菌作用[19]。齊墩果酸可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減輕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腎臟功能損傷[20]。
槲皮素是一類生物性黃酮,具有抗氧化、抗病毒等活性[21]。LAYAL K等[22]研究表明槲皮素能夠降低CKD大鼠體內丙二醛水平,提高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GOEL A等[23]研究表明二氫槲皮素能通過逆轉暴露于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的大鼠正常腎成纖維細胞內的核因子E2相關因子2(Nrf2)水平,降低氧化應激和Smad同源物3(Smad 3)磷酸化。梁蘇東[24]在小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中發現,異槲皮素能通過抗氧化、抗凋亡起到保護腎臟作用。
1.1.2 中藥 隨著人們對中藥認識的逐漸深入,中藥及其制劑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藥治療CKD的有效性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了證實,且中藥在減輕癥狀、防治并發癥、延緩腎衰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冬蟲夏草、靈芝、甘草、黃芪、丹參和黑種草等中藥可通過抗氧化作用防治CKD。
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25]。冬蟲夏草具有調節免疫功能、保護肝臟、保護腎臟、調節呼吸系統功能、抗腫瘤、調節生殖系統、調節心血管系統、抗疲勞及改善學習記憶等作用[26]。冬蟲夏草保護腎臟、延緩腎臟病變的作用機制是抗氧化。管益君等[27]在1項開放性研究中,采用冬蟲夏草(3~5 g)治療CKD患者10~12個月,結果表明,冬蟲夏草能改善CKD患者腎功能。SHAHED A R等[28]通過急性腎臟損害大鼠模型驗證了冬蟲夏草在體內的抗氧化活性。
靈芝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實體[25]。YAN Y M等[29]研究發現靈芝內酯可以通過增加抗氧化劑的活性來防止腎損傷。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25],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清熱解毒、化痰止咳、調和藥性的功效[30]。ARJUMAND W等[31]研究表明,甘草對腎臟的保護作用機制可能為通過抗氧化應激,提高腎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及過氧化氫酶活性,抑制尿素氮、肌酐、腫瘤壞死因子(TNF)、白介素和丙二醛的產生,以及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表達。AKSOY N等[32]在慶大霉素導致的腎損傷大鼠模型中發現,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明顯升高,腎組織和血漿中總抗氧化物活性和還原型谷胱甘肽水平下降。甘草干預后,上述指標則發生明顯改變,并且脂質過氧化作用顯著下降,表明甘草保護腎臟的部分機制與抗氧化相關。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25],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33]。黃芪的生物學作用已經在多種腎病動物模型中進行了研究,包括5/6腎切除術[34]、多柔比星誘導的腎病[35]、單側輸尿管梗阻[36]、腎小球腎炎[37]和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腎病[38]。這些效應與自由基失活,抑制一氧化氮合成,以及TNF-α產生減少密切相關。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莖[25],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腫瘤、舒張血管和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等作用[39]。浦超等[40]通過1項針對接受慢性血液透析的中國成人CKD患者的研究表明,丹參提取物能降低CKD患者體內的過氧化水平。
黑種草為毛茛科黑種草屬(Nigella)一年生植物,原產于南亞和西南亞[41]。藥理作用包括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抗菌、抗炎等作用[42]。LEONG X F等[43]研究表明黑種草保護腎臟的作用機制為抗氧化,與提高谷胱甘肽、維生素、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等抗氧化劑的活性,以及降低丙二醛水平相關。研究表明,黑種草對多種腎損傷模型具有保護作用,如乙酰氨基酚誘導的腎損傷[44],乙二醇引起的腎結石損傷[45],NG-硝基-L-精氨酸甲酯引起的腎臟損傷[46],順鉑誘導的腎臟損傷[47],溴苯引起的急性腎毒性[48],以及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腎損傷[49]。YAMAN I等[50]采用黑種草提取物干預慶大霉素誘導的腎臟損傷大鼠,結果表明大鼠血清肌酐、血尿素、丙二醛和一氧化氮顯著降低,同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均顯著升高。但到目前為止,僅有1項黑種草用于慢性腎臟病的臨床研究。該項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黑種草口服(2.5 mL/d,1次/d)治療3期和4期CKD患者具有較好效果[51]。目前還沒有臨床研究報告黑種草的不良反應。
1.2 抗炎 許多天然產物或中藥能通過抗炎治療CKD,如多酚類成分白藜蘆醇和姜黃素,三萜類成分齊墩果酸和柴胡皂苷,黃酮類化合物異槲皮素,以及中草藥雷公藤、靈芝、丹參和黃蜀葵花等具有抗炎作用。
YAN C F等[52]研究表明白藜蘆醇能改善db/db小鼠的腎小球基質擴張和炎癥反應。MA F Y等[53]在脂多糖(LPS)誘導的巨噬細胞炎癥細胞模型中發現姜黃素可通過降低LPS刺激的RAW264.7細胞和上清液中白細胞介素-6(IL-6)、TNF-α和microRNA-155表達而產生抗炎作用。ALI B H等[14]研究表明姜黃素可以通過上調轉錄因子Nrf2抑制炎癥反應,從而抑制腺嘌呤誘導的大鼠CKD的發展。GHOSH S S等[54]研究表明,姜黃素[75mg/(kg·d),持續8周]能通過抑制TNF-α和NF-κB活化而保護5/6腎切除腎損傷模型大鼠腎臟。XU X F等[18]研究表明GSRb1能顯著減輕早期CKD(2期或3期)患者炎癥程度,延緩CKD的發展。龍成美[20]研究表明齊墩果酸可通過抗炎作用減輕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腎臟功能損傷。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SS)為齊墩果烷型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已被用于治療各種炎癥相關疾病[55]。WALY M I等[56]在含抗基底膜抗體的腎毒性血清造成的C57BL/6小鼠免疫復合性腎炎模型中發現,SS能抑制小鼠腎炎的發展。ANTUNES L M等[57]研究發現,SS能降低單腎切除的Wistar大鼠模型中TGF-β1的表達,減少巨噬細胞和CD8+T淋巴細胞的浸潤,抑制腎小球系膜增生性腎炎發展。梁蘇東[24]研究表明異槲皮素能通過抗炎作用減輕小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
雷公藤為衛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干燥根[58],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活血消腫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腫瘤等作用[59]。LIU H等[60]研究表明雷公藤內酯可抑制核因子-κB激活后介導的炎癥反應,同時也可以抑制炎癥細胞因子的分泌和T細胞的激活。YAN Y M等[29]發現靈芝可以通過抑制炎癥而防止腎損傷。ZOU C等[61]研究表明丹參提取物可以預防過敏性紫癜患者發生腎小球腎炎。黃蜀葵花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花[25],其所含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炎、保護心腦缺血性損傷、促血管新生、改善腎功能、解熱鎮痛、降血糖、抗氧化和抗感染等作用[62]。黃葵膠囊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為Ⅲ類新藥(國藥準字Z19990040),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63]。TU Y等[64]研究表明黃蜀葵花能通過降低腎小球內巨噬細胞的浸潤和活化,降低腎臟中TNF-α蛋白的表達,以及下調p-p38MAPK和TGF-β1蛋白的表達,抑制p38MAPK信號通路活性,從而改善阿霉素誘導的腎病大鼠的腎臟炎癥和腎小球損傷。
1.3 抑制腎纖維化 一些天然產物或中藥可通過調控MAPK、PI3K/Akt、Wnt/beta-catenin、JAK2/STAT3通路,或通過mTOR途徑調節iR-142-5p/PTEN、調節TGF-β/Smad途徑、抑制hedgehog信號通路、逆轉Nrf2水平、減少轉化生長因子和纖連蛋白的表達等多種方式抑制腎纖維化,如天然產物白藜蘆醇、齊墩果酸、柴胡皂苷、槲皮素,以及中藥大黃、冬蟲夏草、雷公藤和黃蜀葵花具有抑制腎纖維化的作用。
ZHANG X等[65]研究表明白藜蘆醇能通過抑制MAPK、PI3K/Akt、Wnt/β-catenin和JAK2/STAT3通路等增殖相關信號通路的活性,下調TGF-β1誘導的成纖維細胞及肌纖維母細胞表型的表達,從而抑制腎纖維化。LIANG J等[9]研究表明白藜蘆醇能抑腎間質纖維化。XIAO Z等[66]在人腎小管上皮細胞-間充質細胞轉換(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中發現,低濃度白藜蘆醇能降低TGF-β誘導的EMT,高濃度白藜蘆醇能促進人腎皮質近曲小管上皮細胞(HK-2)的EMT。目前,尚無臨床研究評估白藜蘆醇治療CKD的效果,但是有必要對白藜蘆醇進行臨床試驗以探索其在CKD中的作用。
HE W M等[67]研究表明齊墩果酸可抑制TGF-β1介導的腎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系NRK-52E發生EMT,減輕腎纖維化。ZHAO D P等[68]在大鼠單側輸尿管梗阻模型中發現,齊墩果酸具有保護腎臟、抗纖維化等作用,其作用機制與調節TGF-β/Smad途徑相關。
ANTUNES L M等[57]在小鼠單側輸尿管梗阻模型中發現,柴胡皂苷能抑制hedgehog信號通路,減輕腎纖維化。
LAYAL K等[22]研究表明槲皮素能降低CKD大鼠體內丙二醛水平,且能減少腎纖維化。GOEL A等[23]研究表明二氫槲皮素能通過逆轉正常腎成纖維細胞內的Nrf2水平,改善暴露于TGF-β1的大鼠腎纖維化。
大黃為廖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25]。大黃被普遍應用于臨床治療多種疾病,其功效主要為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濕熱等[69]。GAO Q等[70]研究表明,采用大黃的活性化合物大黃酸治療db/db糖尿病小鼠,能降低小鼠腎臟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水平,抑制轉化生長因子和纖連蛋白的表達。YANG L Y等[71]通過體外實驗證明冬蟲夏草具有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的作用。YUAN X P等[72]研究表明,雷公藤內酯具有腎臟保護作用,能減弱單側輸尿管梗阻大鼠的腎間質纖維化。黃葵膠囊(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蜀葵花)能改善阿霉素誘導腎病大鼠出現的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ECM和膠原沉積,以及α-平滑肌肌動蛋白和Ⅰ型膠原的表達[64,73]。黃葵膠囊干預8周可顯著降低糖尿病腎病大鼠的腎纖維化程度[74]。
1.4 改善腎功能,保護腎臟 天然產物或中藥可通過降低血肌酐、減少尿蛋白生成、提高腎小球濾過率等方式改善腎功能,減輕腎臟損傷而保護腎臟,如天然產物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姜黃素、甲基巴多索隆、柴胡皂苷、齊墩果酸衍生物、槲皮素、白藜蘆醇,以及中藥黃芪、丹參、黃蜀葵花、大黃、雷公藤、甘草、靈芝等具有改善腎功能、保護腎臟的作用。
YOON S P等[75]在腺嘌呤誘導的腎衰竭大鼠模型中發現,EGCG能降低大鼠的血清肌酐水平,改善糖尿病腎病大鼠模型的腎損傷。PENG A等[76]研究表明采用EGCG預處理能顯著改善腎小球腎炎小鼠的組織學表現,并顯著降低小鼠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
KHAJEHDEHI P等[77]采用姜黃膠囊(姜黃素含量:22.1mg/粒)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后(口服,3次/d,持續2個月),患者蛋白尿明顯減少,表明姜黃素具有抗腎損傷和保護腎臟的作用。SOETIKNO V等[78]采用大鼠糖尿病腎病模型評估口服姜黃素[100 mg/(kg·d),持續8周]干預糖尿病腎病的效果,結果顯示姜黃素可預防腎臟疾病。在5/6腎切除大鼠模型中,袁紅霞等[79]研究表明姜黃素能通過抑制腎組織鞘氨醇激酶1(SPHK1)和TGF-β1蛋白表達而發揮腎臟保護作用。
在臨床研究中,齊墩果酸的衍生物甲基巴多索隆的相關研究較多。PERGOLA P E等[80]研究表明甲基巴多索隆能顯著改善CKD患者腎小球濾過率,并在用藥結束后,患者腎小球濾過率還持續增加4周,但其副作用使得甲基巴多索隆并未在臨床上得到應用。近年來,針對齊墩果酸的化學修飾從而獲得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化合物的相關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
LI P等[81]在抗Thy1單克隆抗體誘導的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大鼠模型中發現,柴胡皂苷能有效減少大鼠的蛋白尿。GHOSH S S等[54]研究表明槲皮素能降低冠狀動脈插管患者由造影劑誘發腎病的發生率,作用機制可能與保護腎小球和降低腎小球濾過率有關。XU S Q[82]研究表明白藜蘆醇能降低膿毒癥導致的急性腎損傷大鼠腎臟中乙酰化超氧化物歧化酶2(ac-SOD2)水平,增加SIRT1/3表達,從而保護腎臟。
黃芪能減少多種CKD動物模型蛋白尿的生成,并能減輕腎臟損傷[34-38]。動物實驗表明丹參能提高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83-84]。丹參提取物可以預防或減輕各種腎臟疾病,如糖尿病腎病、多柔比星誘導的腎病、N(G)-硝基精氨酸誘導的氧化性腎病、5/6切除術誘導的慢性腎臟病和腎移植后再灌注損傷[85-90]。
ZHOU L等[91]研究發現,黃蜀葵花總黃酮苷口服給藥[200 mg/(kg·d),24周]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腎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腎小球增生和足細胞凋亡。黃葵膠囊能改善阿霉素誘導腎病大鼠的蛋白尿、腎小球硬化,降低α-平滑肌肌動蛋白和Ⅰ型膠原的表達[64,73]。黃葵膠囊干預8周可顯著降低糖尿病腎病大鼠的尿白蛋白水平[74]。YANG G Y等[92]對2005—2012年發表的27項隨機對照試驗進行了系統分析,共包括2 239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結果表明黃蜀葵花能顯著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水平(P<0.000 01)。ZHANG L等[63]比較了氯沙坦和黃蜀葵花對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患者蛋白尿的作用,結果表明黃蜀葵花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的效果優于氯沙坦,同時也證明了黃蜀葵花的安全性。
楊霓芝等[93]通過1項針對60例血液透析腎病患者的研究發現,服用大黃提取物和通脈配方(包括葛根和丹參,具體成分不明確)1個月后,患者的蛋白質分解代謝率和平均尿素氮濃度指標均優于單純透析者。大黃能延緩CKD病情進展,提高療效,同時能減少血液透析的副作用。
LIU Y等[94]研究表明雷公藤內酯能抑制樹突狀細胞的遷移、分化和成熟,具有腎臟保護作用。雖然雷公藤已經在中國被廣泛應用,但目前針對雷公藤的臨床試驗還未提供可信服的臨床數據。
SOHN E J等[95]研究表明甘草皂苷能通過調節水鈉通道蛋白2改善慶大霉素誘導的大鼠急性腎衰竭,從而保護腎臟。SHIEH Y H等[96]研究表明靈芝具有保護腎臟和肝臟的作用。YAN Y M等[97]研究證實靈芝酚具有腎臟保護作用。ZHONG D D等[98]在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模型中發現,靈芝對腎臟有保護作用,其活性肽能抵抗誘發腎臟缺血的氧化應激反應。
1.5 免疫調節 一些中藥可通過免疫調節作用改善CKD,如黃芪、靈芝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黃芪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黃芪注射液聯合卡托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確切,安全性高[99]。YUAN W等[100]分析表明黃芪能增加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漿白蛋白,降低血清膽固醇,減少不良反應,如降低醫源性庫欣綜合征的發生率,以及降低腎病綜合征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發生率。LI M X等[101]通過臨床試驗證明黃芪能預防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的發展,同時也能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靈芝多糖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能改善與腎功能衰竭相關的免疫缺陷[102],并能抑制糖尿病腎病小鼠腎小管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103]。
目前,中藥已廣泛應用于預防和治療CKD,部分中藥已通過系統的實驗研究和評估,但中藥應用主要是基于臨床經驗,或基于部分動物實驗研究,尚缺少臨床試驗依據。雖然中藥產生毒副作用的風險較低,但也有腎臟毒副作用的報告[85]。CK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抗CKD天然產物和中藥主要通過抑制氧化應激狀態、抑制腎間質纖維化、抗炎、保護腎臟、抑制增殖相關信號通路的活性等方式發揮作用。其成分主要為酚酸類、黃酮類化合物,而這些物質大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這從物質基礎上說明了其功效的來源。在傳承中醫藥理論的基礎上,開發出安全有效、機制明確的中藥制劑有望為CKD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CKD研究的動物模型主要有糖尿病腎病、多柔比星誘導的腎病、N(G)-硝基精氨酸誘導的氧化性腎病、乙酰氨基酚誘導的腎損傷、順鉑誘導的腎臟損傷、溴苯引起的急性腎毒性、5/6切除術誘導的慢性腎臟病、腎移植后再灌注損傷及腺嘌呤誘導的慢性腎臟病等CKD動物模型。不同的動物模型能模擬CKD不同的發病機制類型,可用于篩選不同的藥物,因此應根據藥物干預CKD的作用機制來選擇動物模型。CKD動物模型是較為合理和科學地認識CKD病理和藥物作用效果的一種常用手段和方法,而單一疾病的CKD動物模型并不完全符合臨床CKD的發生發展特點,臨床多見多種病因共存引起CKD。因此結合臨床發病機制及病變特點建立更加符合人類CKD疾病特點的動物模型具有重大意義及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