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茹錦
(東??h山左口中心小學,江蘇 連云港 222333)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除了幫助學生積累英語知識,還兼具發展學生思維的任務。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可以說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活化學生的英語思維,優化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通過運用思維導圖,能讓學生的左右腦協同運作,發揮學生全腦學習功能?;谶@些功能,小學英語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思維導圖的價值,并努力通過思維導圖來優化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思維導圖的核心是整體性用腦、和諧性用腦。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英語保持無意注意狀態,還能培育學生的英語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和想象力。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大致了解語篇內容,厘清語篇脈絡,并復述語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能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催生學生的英語想象。
如譯林新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Chinese festivals”,其單元話題為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中國傳統節日的信息,包括日期、食物和風俗習慣等,從而為課堂教學做準備。在英語語篇文本中,主要涉及了四個相關的中國傳統節日,分別為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圍繞著“時間”“活動”“食物”等方面展開,該英語語篇的信息量非常大。為了充分運用英語語篇的相關信息,筆者在教學中以中心詞、核心詞“Chinese festivals”為原點,構建思維導圖。筆者從“Chinese festivals”出發,衍生四個節日,這是第一個枝節。從第一個枝節擴展、延伸開去,形成第二個枝節,即介紹每一個節日的時間、食物、活動等。如此,一級級地衍生、拓展開來,形成了一個個“子分支”。如此,不僅生動、直觀、形象、具體地展示了語篇內容,更可以思維導圖為載體、媒介,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思維、英語表達。由于有了英語思維導圖的支撐,學生的英語思維、英語想象、英語表達具有了邏輯性。
通過這些教學案例可以發現,思維導圖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負荷。它將英語語篇關鍵詞、圖文符號等相互聯結、發散,形成了可視化的知識建構。這樣的可視化建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效能。借助思維導圖,學生有條理、系統性、創造性地運用語篇思維,從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英語教學效能。在提升英語教學效能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思維可以得到充分的培養,雖然說英語思維是學生在英語語言掌握的過程中運用的思維方式,但這種思維方式也必須有一定的邏輯支撐,當運用思維導圖時,英語思維的邏輯性能夠體現得更加明顯,這對于小學生而言,也就更加容易理解,從而可以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發散學生的英語思維,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英語理解、表達,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走向個性化。教師要鼓勵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從自我認知出發,去主動地探究知識,由此及彼地建立知識之間的關聯,從而建構、完善自我的英語學習心理框架。
如教學譯林新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Holiday fun”,在引導學生預習時,筆者拋出了一些引導性的疑問詞如“When”“Who”“Where”“What”等,讓學生自主學習語篇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地圈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句子、語法等,從而逐步厘清語篇脈絡。在“Holiday fun”語篇中,只是提到了劉濤去了外灘,至于怎樣去的、做了什么、寫了什么,都是空白。班上有許多學生都去過外灘,因此,筆者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發散自我的思維,從而豐富語篇內容。如“How did Liu Tao go to the Bund?”“Did he take any photos?”“Did he see beautiful ships on Huangpu River?”等。再如,在語篇中,Mike 去農場摘了橘子、釣了魚,而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中,學生不僅學習了一些動物的單詞如“pigs”“cows”“ducks”等,而且知道一些果樹,如“apple trees”“pear trees”“orange trees”等。為此,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合理性的提問、應答,如“Did you see any pigs on the farm?”“Were there any apple trees on the farm?”等。發散性的語篇思維,不僅能助推學生理解語篇內容,架設新舊知識的橋梁,還能讓語篇內容貼合學生的經驗,貼合學生的生活。
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將語篇信息轉換成突出的重點、難點。節點狀的思維導圖,能從各個視角啟迪學生的思維、發散學生的思維。思維導圖能有效地提煉教學內容,從而能讓學生的英語思維更加開闊,能讓學生靈動的、創造性的進行英語表達。
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教學,能幫助學生綜合性地運用語篇知識。高效、簡單的思維導圖,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質,從而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具有層次性、遞進性。思維導圖是有層級之分的,因而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英語思維等也是循序漸進的。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可以豐富學生語篇知識,提高學生語言運用技能。
以譯林新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Hobbies”的教學為例,圍繞“My hobbies”這樣一個主題,筆者呈現了中心詞“My hobbies”,設置了“Wh—”的思維導圖,分別用疑問詞“What”“Where”“When”“Who”“Why”等進行建構。借助思維導圖,學生可以用英語描述自己的愛好,可以從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等方面進行描述。這樣的思維導圖,完全打開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話匣子”。在學生的英語表達中,筆者適時、適度地介入,對學生的表達進行點撥、啟發,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具有層次性。有了思維導圖的支撐,學生的英語寫作也就有了相應的素材,相應的表達方法、策略等。思維導圖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一種可視化工具。這樣的可視化工具能促進學生對英語語篇中的相關知識的內化和創新。
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建構思維導圖,充分運用英語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語篇的理解,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力,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提升教師的英語篇教學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