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梅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2021 年平山縣全縣小麥播種面積3.9186 萬畝,秋糧面積30.7872 萬畝,糧食產量穩中有進。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1.1 萬畝、產量17390 噸,分別同比增長3.58%、4.34%;水果產量648 噸,同比增長194.88%;新增設施蔬菜0.02 萬畝,新增中藥材0.2萬畝,推廣張雜谷1.62 萬畝、油葵0.22 萬畝;全縣奶牛、生豬、蛋雞存欄分別達到0.25 萬頭、11.87 萬頭、393 萬只;水產養殖面積143 公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707 元,增幅達到15.1%,位居石家莊市第三。
在特色產業發展上,平山縣瞄準道地中藥材、特色水果和優質蔬菜(食用菌)三大優勢特色產業,堅持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方向,打造了下口鎮、下槐鎮中藥材,南甸鎮、王坡鄉壽桃,北冶鄉、孟家莊鎮蘋果,兩河鄉、蘇家莊鄉設施蔬菜,三汲鄉、營里鄉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優勢區,有效帶動了全縣農業特色產業規模化、可持續化、高質量發展。
2.1 穩定糧食產能,嚴守糧食安全底線。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24 萬畝,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產量有效提升。新建高標準農田8 萬畝,大幅提升了糧食生產能力。
2.2 壯大特色產業,提高農業產業效益。結合脫貧攻堅行動,持續加大特色產業投資力度,實施了蔬菜育苗中心等項目60 多個,重點發展林果、設施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目前,全縣發展水果2.8 萬畝、設施蔬菜0.3 萬畝、中藥材1.5 萬畝、花椒2 萬畝、核桃19.6 萬畝。
2.3 發展“四個農業”,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科技農業、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平山縣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率達到75.4%,“兩品一標”農產品達到25 個,河北省區域公用品牌1 個。
2.4 培育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52 家、示范合作社46 家。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縣級以上農業園區33 家,其中省級2 家、市級10 家。扶持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7家,其中省級3 家。
一是山區農業大縣的客觀性限制,特色產業分布相對比較分散,集中連片的基地少,不利于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二是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缺少大型的有實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大部分農產品以初級產品或初加工產品的形式流入市場,農產品的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優勢不明顯。三是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尚處于爬坡起步階段,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4.1 繼續壯大農業特色產業。在平山縣“十四五”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逐產業制定實施方案,實施蔬菜育苗中心、食用菌制菌中心、農產品加工園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產業發展由“數量”轉向“質量”,農產品由初級產品轉向高附加值的加工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4.2 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對接先進地區,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推動農業生產由資源、勞動力驅動轉向科技創新驅動,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繼續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把平山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綠色農業發展先行區。
4.3 加強科技支撐服務能力。持續深化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組建科研創新團隊、建立試驗示范基地,推廣配套實用技術。鼓勵和扶持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成立農技推廣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