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
人工智能促進智能技術和財務深度融合,對會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會計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高校辦學方向和內容作出相應調整。傳統會計專業更名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高校紛紛開設與智能財務相匹配的大數據分析等課程并進一步加強智能財務實驗室建設。在智能財務時代,逼迫會計教學模式向智能化轉型,如何更好培養學生與時代接軌,深入實際工作崗位,學習領會智能財務的具體應用,無疑是高校培養學生的一大難題。高校積極聯合實體企業為學生創造參與社會實踐鍛煉的條件,讓學生獲得更多實踐拓展訓練的機會,以期實現人才培養的轉換升級。高校擁有優質的財務資源、環境、人才等優勢,為學生實踐鍛煉提供較好的平臺。PBL 教學法是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強調老師布設問題,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搜集整理資料、小組討論、相互協作、動手實操等來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綜合思考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高校智能財務實訓的場景及內容能夠契合PBL教學法,因此采用PBL教學法進行智能財務實訓,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實訓效果。
智能財務時代,高校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必須適應時代要求。目前智能財務實訓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財務會計專業教材以理論教學為主,且教材內容更新緩慢、案例落后,跟不上信息發展需要;智能財務應用實訓的廣度和深度受企業規模、科技水平影響,導致智能財務發展應用水平不均;學生實習場地受地域性局限,一般為當地企事業單位,部分單位涉及財務秘密等因素,對學生實習內容有所保留,智能財務設備及應用對學生開放度低;實訓單位的財務人員不是專門的授課老師,對學生的指導內容及方式掌控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實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學生接受程度存在差距。在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后,財政國庫支付一體化逐步深入推進,高校智能財務建設進度相差不大,在政府會計制度的指引下,電子票據、信息化繳費平臺、國庫資金支付平臺、預算績效管理系統、財務云核算等智能財務系統均已逐步使用。高校在穩步加強智能財務建設,網上報銷系統已在各高校推廣使用,財務機器人也被逐步引入,高校智能財務系統正在被廣泛運用。在智能財務時代,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增設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云核算等課程,同時加強智能財務實驗室建設。學生在完成這些基礎課程和實驗室實訓后,會有一定時間的實踐鍛煉,實現由理論到實踐的一體化學習。高校利用現有資源和環境,會計學專業部分學生到本校財務部門進行實地實訓,財務人員也是實訓指導老師,利用高校智能財務建設成果,搭建學生智能財務實訓平臺,把PBL教學法運用到學生實訓中,探索出更貼合學生實訓的教學模式。通過真實的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洞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工作勝任能力。
實訓指導老師依托高校智能財務系統平臺,采用PBL教學法,以提出的問題為出發點,根據所處的工作崗位對學生分組指導、定期輪崗,根據業務內容和財務崗位細分到財務應用平臺進行實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團隊協作等方式,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訓期間完成財政資金一體化系統、網上報銷系統、會計云核算系統、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稅務申報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等財務系統的基礎設置、工作流程及操作應用,同時對各類報表數據提取及分析應用有一定的了解。采用PBL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和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設備應用管理、數據處理等能力,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實訓每一環節的教學內容包含實訓目標、實訓內容、實訓設計、實訓實施及反饋評價,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智能財務實訓PBL教學模式圖
以PBL為中心的問題式教學法,讓學生了解智能財務時代下各財務系統基礎設置基本原理,掌握各系統操作應用,了解海量數據處理方法,培養與智能財務時代相匹配的會計業務技能。
高校已經實現智能財務系統包含網上報銷系統、財務機器人系統、納稅申報系統、預算管理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電子檔案管理系統、財政一體化支付平臺系統等系統基礎設置、工作原理及操作運用。
各會計崗位指導老師根據自己崗位財務系統設置教學內容,運用PBL教學法提出預設問題,分配給本組學生,提供查找資料方向。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自主學習和小組充分討論等方法,繪制所學內容思維導圖或流程圖,闡述方案可行性,盡可能找出潛在風險點。
主要針對高校智能財務應用系統進行實訓,每三人一組,內部各崗位之間定期進行崗位輪換。實訓過程中,指導老師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學生匯報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結合工作講解實際業務流程設計、系統基礎設置、具體操作步驟、數據提取及使用、風險點的控制等相關內容,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智能財務系統特點進行角色代入頂崗操作,在工作實踐中不僅要學會操作財務系統,更要學會系統使用背后的基礎設置和工作原理。根據智能財務處理結果,能夠熟悉海量財務數據的處理方法,應用大數據提供決策依據。
學生寫出系統運行設置原理或操作流程,找出智能財務與傳統財務應用的優缺點,歸納智能財務系統運用的會計理論知識體系,整理實訓成果,總結學習心得。各小組在所有的崗位實訓結束后,分別就實訓崗位分組總結,實訓成果展示,指導老師綜合各組學生學習成果指出利弊,各組學生實訓成果優化形成合集,實現成果最大化。指導老師綜合本崗位財務系統實訓期間學生實訓表現給予綜合評價。所有智能財務系統實訓評價總分值為百分制,根據智能財務系統設置及使用的難易程度設置權重。
首先,指導老師為高校在崗財務人員,不同崗位的人員素質不同,對問題的難易程度把握不同,實訓指導老師須具備一定教學能力并且能選擇與財務系統相契合的知識點布設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提出的問題會使學生無所適從,達不到實訓效果;其次,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基于工業企業會計,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及業務流程涉及不深,相關知識儲備不足,對問題的理解力和處理效果會存在差異,使小組討論深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偏離預設效果;最后,由于智能財務信息系統是高校財務部門實際操作系統,不是教學版財務系統,不能把學生討論的結果在系統平臺上進行逐個驗證,指導老師只能對實際系統操中出現的不同情況進行演示。
高校財務部門空間有限,能夠一次性容納的學生不多,指導老師除了指導學生實踐外,還有繁重的財務業務需要處理。老師對學生發表的觀點和展示小組成果給予評價的過程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這種實訓方式及教學方法只適合于小班分組教學。每個年級會有多個班級,受教學進度安排的影響,學生均集中于一個學期進行實訓鍛煉,為滿足更多學生實訓鍛煉需求,實行學期內多批次實訓,導致學生實訓時間較短,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搜集整理資料時間有限,對問題的討論不充分,對系統重復操作鍛煉的機會不多,影響實訓效果。
因學生多、崗位少、時間緊、任務重,學生分小組在不同崗位同時實訓,每個崗位實訓結束后進行輪崗實訓。學生不是按照工作流程進行系統的實訓鍛煉,而是分模塊進行實訓,導致實訓內容片段化。
以往的課程考核,在學生實訓報告中由老師分別寫出學生實訓期間學習狀況及學習效果的綜合評語,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成果。采用PBL教學法對高校智能財務應用系統實訓結果的考核不能等同于教學系統考核,教學系統可以通過每個學生的操作結果直接測算出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PBL教學法需要對學生各方面能力進行綜合考評,考評難度較大。
高校智能財務實訓來源于真實的工作場景,所設計的問題來源于實際工作,實訓內容能夠根據工作需進行完善更新。實訓指導老師也是高校財務人員,他們不僅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教學能力,能夠把理論、實踐及教學結合在一起,對學生整體學習情況有較全面的把握,能夠掌握好實訓的節奏,財務工作人員根據工作經驗搜集有代表性的案例,形成教學案例集,具備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些來自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財務人員專業水平較高,但仍有參差,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和對智能財務的應用水平,將PBL教學法與智能財務實訓有效融合,實現最有效的指導。
財務智能化程度需高度重視、積極推進,提高高校智能財務應用程度,不斷豐富教學資源。根據學生在高校智能財務系統實訓的參與度可分三類,第一類是學生深度參與,甚至承擔起部分崗位工作,如會計電子檔案管理、資金支付信息錄入核查及單據整理、繳費管理系統的使用;第二類是學生輔助完成部分工作,如網上報銷系統基礎數據和信息核對、會計憑證生成;第三類是學生只能通過財務人員的具體講解及操作對財務系統有所了解,如納稅申報系統,因納稅申報每月一次,頻率較低,所以學生操作機會較少。指導老師根據智能財務系統特征和學生實訓參與度對實訓問題設定的內容進行調整,盡可能將提出的問題在實踐鍛煉或觀摩中得到驗證,達到更好的實訓效果。
PBL教學模式在財務部門形成共識,每個教學模塊根據PBL教學法布設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結合財務業務崗位及智能財務系統,利用高?,F有的財務資源,分門別類形成資料庫,供學生整理借鑒,形成高校財務典型案例集并不斷優化,建立標準化的PBL教學模式。鑒于實訓時間緊和系統平臺較多,可采用多元的教學形式,使PBL教學法應用的更充分。一方面可拓展教學方式方法,利用群直播或微課等方式作為實訓補充教學,對常見問題及解決方式可形成資源庫,通過平臺直接發布,供學生隨時觀看;另一方面建立交流平臺,從教學問題的提出到解決再到結果的反饋形成系統性全過程指導,建立良好的師生溝通渠道,有利于引導學生對于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采用PBL教學法,利用真實的工作環境,形成開放性思維,把被動學習轉變為帶著問題思考如何做好工作,在實踐中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
完善PBL教學法在智能財務實訓中的考評體系,設計的每個問題都給予一定的分值,不僅對結果評價,更注重過程的評價,形成成熟的、標準化的和管理性的教學考評體系,使學生實訓具有針對性,考評結果更具有客觀性。
PBL教學法運用于高校智能財務實訓中,能夠讓學生掌握智能財務各應用系統工作流程、基礎設置、具體操作,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智能財務時代高素質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