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奕
(信陽農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目前森林資源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各個方面都發揮著有效作用,注重林業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將生態環境建設理念融入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中十分重要。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效融合,不僅可以保障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為林業產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林業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制約著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不能實現對林業資源的有效管理。
林業產業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存在一種相互影響的作用,在社會生態環境維持平衡的情況下,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同時,目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中還涉及各個方面的問題,其中不注重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導致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充分融入生態環境建設理念中,林業產業發展缺乏正確的發展方向。
另外,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相關人員一味重視經濟利益的獲取,不注重融入生態環境建設理念,存在對森林資源亂砍濫伐的現象,森林資源的生長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得森林生態資源被嚴重破壞。近年來環境污染加大,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希望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因此在對林業產業的開發利用過程中,需要注重融入生態環境建設理念,確保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一是森林資源面積減少,我國森林資源分布比較分散,分布不合理,整體的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但是人均森林資源較少。同時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加大,造成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加大。對于森林資源的開發應用過程中,采用的開發技術比較落后,對森林資源造成較大的破壞。二是社會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增大,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提高,但是森林資源還是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存在過度砍伐的現象,森林資源數量逐漸減少,不利于生態的平衡。三是制定的林業制度不完善,在對森林資源的開發管理過程中,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林業產業的運行體系不能有效應用,不利于林業產業的穩定發展。
看待林業產業開發和生態建設的關系需要持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兩者之間有著制約關系,但又相互依存。一是兩者存在的矛盾制約關系,林業產業的開發利用對于勞動者來講,需要得到一定的回報,也就是利益,這是勞動者在林業產業開發中投入的自身的勞動和時間所獲得的,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取報酬,這就關系到勞動者自身的利益,從生態建設方面來分析,生態效益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二是兩者存在的相互依存關系,主要是人們意識到林業產業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系,林業生態建設是為了維持社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大力發展森林資源,加大林業面積的種植,以此實現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同時,林業產業的發展是需要依靠林業資源,林業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融入生態建設方面的相關理念,進一步調整林業產業結構的模式,促進林業產業生態化的建設和發展,兩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
林業的發展可以達到治水的目的,根據相關的數據調查分析,我國森林資源每年的含水量達到3470億噸,有林地的區域可以蓄水300噸,水土流失的現象進一步減小,從社會生態環境的長遠發展現象來看,發展林業是治水的根本。
我國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將人的發展放在第一位,要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使得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的用地面積就減小,環境污染逐步加大。這種現象的改革,就需要加大對森林資源的建設和發展,對城市環境污染有著較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地球上的60%的氧氣都是來自植物和森林,而且大力發展森林業,可以降低噪音的影響,而且林業產業的生態化建設,可以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
社會生態環境的建設是為了滿足子孫后代的需要,為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之前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采,造成社會環境的污染,當前就需要大力發展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子孫后代持續享受森林資源所帶來的利益,實現社會環境的有序發展。
林業產業發展中需要應用到森林資源,針對森林資源的采伐需要制定合理的規劃工作。而且林業產業開發工作需要注重對森林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要滿足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盡可能提供社會需要的木材資源,產業采伐計劃的實施需要注重均衡性,綜合考慮需要的林木種類和林木產量,做好最佳的搭配設計。另外,考慮到物種多樣性和森林景觀的發展,才能夠進一步維持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避免林木的過度采伐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林木的采伐不僅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同時還需要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
在對森林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在確保滿足生態環境建設之外,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首先需要對森林區域的范圍進行合理劃分,為森林資源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可以進一步提高林木資源的利用率。其次,針對林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作為參考,這樣才可以林業產業開發的每一項工作可以落實到位,林業產業化發展方案需要符合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發展,滿足社會實際的發展需求,促進社會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發展。
林業產業的發展,首先需要確保森林資源采伐的適度性,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結合林木資源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采伐計劃,要留給森林木業協調發展的空間,可以適應社會對林木資源的需求。另外,在對林木進行采伐的過程中,要結合林木資源的實際情況,維持生態平衡發展,同時森林資源的開發,還需要考慮到動物的棲息問題,要留給動物生存的空間。
在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林業產業發展需要根據林業資源的實際情況做好對應的制度建設,能夠對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制定對應的保護政策,保障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發展,全面落實相關的建設制度。另外,對破壞林業的行為進行嚴懲,全面監督林業發展中的相關破壞林業的違法行為,在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采取正確的采伐措施,確保對森林資源的合理采伐,通過對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將對森林的損耗降到最低。
在林業產業生態化建設過程中,資金投入越大,對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從多個渠道籌集林業產業生態化建設資金,加大林業產業與生態化建設的有效融合,首先政府需要重視林業產業生態化建設的發展,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扶持,同時通過宣傳鼓勵社會各方力量對林業產業生態化建設進行投資,促進林業產業生態項目的順利開展。另外,在林業產業的發展方面需要加大對環保型產業的投入力度。
目前,科學技術在各個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為了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對科學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林業產業發展需要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革,要宣傳和倡導“科技興林”的理念,注重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通過對林業產業管理方面應用到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林業的生產效率,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在林業產業發展方面通過建立科技信息系統,林業產業發展經營模式就更加公開化,在各個環節可以進行數據的采錄和分析,對林木的整體生產態勢進行直觀分析,林業產業發展也開始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為了促進林業產業化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融合,需要在林木種植方面應用到專業化的種植技術,確保林木種植的成活率。例如,可以培育良種,確保林木資源的整體質量,在林木的幼苗階段及時防治病蟲害,避免對幼苗造成傷害,不利于幼苗的存活,通過應用到林業綜合技術,加大對林木的科學研究。另外,林木的種群匹配和結構搭配需要應用到生態技術。
為了促進林業的現代化發展,需要在林業種植方面轉變傳統的觀念,對生產模式進行創新,要充分認識到林業與生態建設融合的重要性,同時林業的發展要確保物種的多樣性。在林業資源的種植方面,需要有一批專業的種植人員具備專業化的種植技術,需要定期做好對種植人員專業技術的培訓,確保種植人員能夠及時掌握相關的種植工藝和技術,要懂種植,保障林木的可持續發展。
觀光林業是目前社會旅游業發展情況下開發的一種新式旅游業,將森林業作為旅游的重要基地,對當地的環境和服務設施等進行改善,為游客提供觀光和休閑度假的旅游基地。觀光林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地的住宿業、交通業等都會進一步發展,對提升當地居民收入有著重要的作用,實現當地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
在目前林業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專業的林業合作社,對林業產業的開發工作進行有效指導,做好對林業專業合作社的有效建設和管理,確保其能夠促進林業產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實現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效融合。另外,專業合作社同時可以推廣科技項目,加大對良木的選育和培育工作,加大林木的栽培,注重對生態系統的構建,提高對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進一步提高合作社的整體凝聚力和影響力,同時針對林木產品,發展特色的林木產品,實現林木的規模化發展。
從目前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來看,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需要確保資源的有效配置,達到供需平衡。有關林業生態化建設,首先需要確保林業資源的生長有良好的環境,要對耕地資源進行有限利用,不能無節制利用,防止對耕地資源造成破壞。針對林業產業發展需要做好結構性的改革,確保林業產業達到一定數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林業產業的整體質量,進一步促進產品的優化升級,達到對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林業產業的整體發展效率。
對于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基本的政策支持之外,還需要通過建立對應的法律機制對森林業的發展進行監督,保障森林業各個環節的有序發展,同時對于有關森林法律方面不完善的部分進一步完善。
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實現社會生態環境的建設,滿足社會文化發展需求,為社會各個方面提供林業產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林業產業的開發利用主要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需要的生產資料,對林業產業的開發利用首先需要確保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及時供應,要保障社會生態平衡發展的前提下提供。森林業的發展對人類有著重大的貢獻,需要加大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應用。
對于森林分類經營也是一種比較細致化的經營方案,不僅滿足生態保護和建設,也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要對森林的區域條件進行分析,了解和掌握資源的特點,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將森林資源按照地域特征進行劃分,分為生態林和商品林,采取不同的管理體制,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確保森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維護生態的平衡發展。
綜上所述,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融入生態環境建設理念,實現林業產業的生態化建設和發展,在滿足基本的社會需求基礎上,還需要加大對生態環境的建設,加大對林業生態化的保護和建設工作,促進社會經濟和林業的協調發展,有效維護社會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社會的平衡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