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社昕(長沙市岳麓區教師發展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
曾有人統計:《西游記》第一回一共5500 字,其中對仗句式就有將近90 處。在《西游記》中,有的章節甚至有上百處這樣的句式。若平均每回有90 處,這本書100 回,就會有9000 處對仗句式。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節選自統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猴王出世》)
對仗的句子字數相等,詞性相同,意思相關。“食”對“采”,“飲”對“覓”;“草木”對“山花”,“澗泉”對“樹果”……讀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
作為一部章回體小說,《西游記》絕大部分章節的標題都是對仗句式,比如: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八卦爐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用對仗句式描寫景物在書中很常見。寫暮春天氣:和風吹柳綠,細雨點花紅。寫水簾洞前的瀑布: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寫蟠桃園: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寫靈臺方寸山: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用對仗句式描寫人物也是本書一大特色。描寫孫悟空: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描寫二郎神: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描寫蜘蛛精: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染蛾眉柳帶煙。描寫盤絲洞女妖:蛾眉橫月小,蟬鬢迭云新。
字詞上的整齊對仗,能給人以美感。《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經歷四時更替,穿山過嶺。作者使用對仗句式寫景,避免了雷同。
對仗句式具有節奏感。對仗也叫“對偶”。類似這樣的對仗句式不光在《西游記》中有,課文中也有,比如《三月桃花水》:“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還有些句子雖然對仗不那么工整,但有對仗的風韻,比如《圓明園的毀滅》:“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