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治鵬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 甘肅 白銀 730900)
“五項”管理是“雙減”工作的一項具體抓手,是推動學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以往的小學教學中,教師在設計語文課程規劃時,將關注點集中在了知識的講授方面。在閱讀方面,先給學生時間熟悉文本,之后就直接將文中的內涵以及相關的結構知識告知學生,讓他們對照文本進行理解,原本只是理解性的內容,變成了記憶性的內容,學生要記憶教師講解的知識。在寫作方面,教師會給學生很多模板或者是相關的范文,讓他們參照寫作,這就使得學生的思維被限制在了有限的范圍之內,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發展,他們的個性也被桎梏。對這種情況,在當前的環境下,教師要積極貫徹“五項”管理的要求,從多維度出發,對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優化和升級,重新設計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課外讀物。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手機等現代化工具深入學習,利用多種途徑切實將“五項”管理落到實處,推動當代語文課程教育體系升級,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針對“五項”管理提出的要求,在之前語文活動中,主要存在兩項不足。第一項是,語文教師缺乏引入課外資源的意識,不少語文教師習慣了將教材看作是單一的素材,將課程的內容限制在了教材中,直接導致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而且也不能夠滿足現代學生發展的需要。第二項是,不少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缺乏全方位的思考,使得作業的功能出現了單一性的情況,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基本上只是讓學生鞏固和復習基礎知識,卻沒有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中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且作業的內容也比較匱乏,對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發展基本沒有太大的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五項”管理,將其落實到閱讀和寫作教學工作后,導致語文課程中的現狀得到了改善。教師在教學的形式上變得更加靈活,內容上也更加豐富,可以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進行拓展閱讀,大大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積累。除此之外,在作業的設計上也更加別出心裁。教師將語文中兩個關鍵板塊結合在了一起,先讓學生進行閱讀,之后再讓他們完成寫作作業。或者是先讓學生寫作,再讓他們進行對比閱讀。通過貫徹“五項”管理,將閱讀和寫作相互滲透,大大促進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
隨著教育教學制度的不斷完善,當前的教育理念變得更加先進,閱讀和寫作教學成為相輔相成的整體。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小學語文課程中仍然有不少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有一定的問題。部分教師還沒有產生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的意識。而且,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有一部分教師習慣包辦,將文本的內容解析和理解都代替學生完成,以至于使很多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習慣坐享其成。他們在遇到陌生的文本時不知道如何下手,使得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不到發展。而且,他們的閱讀量也較少,很多學生閱讀文本只通過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學習,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而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同樣也是給予了學生太多指導,有時候會給學生現成的范文,讓他們參照進行寫作。學生的思想一直受到其他人作品的影響,以至于他們的作文中沒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一旦在缺少參考的情況下,就會使學生無從下筆,不知道如何進行寫作。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中的教學現狀是,教師積極開展閱讀和寫作教學,并且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由于方法不夠合理,使得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展。
3.1 活用教材,創新閱讀。教材是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但并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部。而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基本是單純以教材為主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進行閱讀學習。這使得很多學生的發展受到了限制。而且,采用的形式也比較簡單,基本上是閱讀加講解的形式,剝奪了學生自主理解的機會。針對這種情況,在現代化的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中的內容,積極貫徹“五項”管理的要求,為學生設計實踐性的體驗活動,讓他們在課程中動起來。既可以增強他們的體質,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扮演文本中的角色,加深理解和體會,從而創新閱讀教學形式。
例如,以《魯賓遜漂流記》為例,教師要活用文本作為素材設計實踐活動,創新閱讀教學形式。在課程中,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表演組,讓他們分別按照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表演,這樣能夠使更多學生加入到實際體驗活動中。每一個小組的表演風格都是不同的,一個小組將重點放在了魯濱遜獨自的生活的時期,演繹了他獨自生活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圈養山羊的情節。另外的小組則著重演繹了魯濱遜教化“星期五”的情節,兩個人因為語言上的交流產生了諸多啼笑皆非的互動。多種風格的表演,也使得學生站在多個方向解析文章中的內容,促使他們在閱讀的時候有了更全面的感知。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做到活用教材,對閱讀教學形式進行創新,為學生設計實踐性的體驗活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實現對“五項”管理要求的積極貫徹。
3.2 延時服務,拓展閱讀。在雙減背景下,不僅是作業的數量壓縮,而且課程的時間也有所減少,這說明了學生的課后時間大幅度增加。不過,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覺性不強,他們在缺乏教師監督的情況下,很容易放飛自我,松懈學習。對此,學校開展了延時服務。在教學結束之后,通過一個小時的延時服務,讓學生回顧自己一天中學習到的內容。也可以開展相關的活動,使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得更加豐富。小學語文教師借此機會在延時服務中貫徹“五項”管理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程之外的書籍,大大擴充學生的知識積淀。在課內外文本的結合下,可以使學生受到強烈的啟發,讓他們對文本的內容產生更全面的認知,有利于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例如,以《神秘島》為例,教師要借助延時服務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豐富他們的閱讀積累。在延時服務中,教師對學生說:“這本小說的作者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他在小說中描述到很多事物后來都成為了現實。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閱讀一下他的三部曲之一《神秘島》。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可以一邊鑒賞一邊記錄,將其中的一些情節或者表現手法記錄下來。”教師講完之后,將時間留給學生,學生開始自己翻閱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同時,他們還將其中關鍵的情節以及新奇的知識記錄下來,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閱讀積累。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可在延時服務中對“五項”管理的要求進行積極貫徹,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3.3 讀寫結合,以寫促讀。為了貫徹“五項”管理要求,教師將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開展教學。之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代替學生包辦一切,直接分析文本中的內容,以至于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水平沒有正確的認知。而在當前的課程中,教師要反其道而行,先給學生提供一個題目讓他們自由發揮,隨后再給學生提供范文進行參照,讓學生對比自己的作文和參照的文章,發現自己的思路和文章思路的差異,也有可能會找到與文章共同的表達方式產生共鳴,以此通過寫作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
例如,以“最崇敬的人”主題為例,教師要開放思想,引導學生對比自己的作文和文章。在課程中,教師給學生說:“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人,有一些人讓我們覺得非常有趣,但是也有部分人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相信大家都有自己最為崇敬的人,大家回去之后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崇敬的人進行描寫,可以寫一寫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可以寫一寫他的神態等。”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作業,回家之后回想自己最為崇敬的人身上的特征,完成了作業。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教師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塑造人物的文章和片段,讓學生對照自己的作文進行分析。學生在對比中發現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也學習到了新的表現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們結合自己的作文,站在作者的角度,對文章中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進了他們的閱讀能力發展。
4.1 立足實際,內容真實。在完成寫作教學之后,教師通常會給定一個話題,讓學生依據話題內容進行寫作。而如今的信息技術十分發達,學生回家之后只需要利用網絡輕輕點擊就可以找到很多篇參考的文章,再隨便稍微改動就可以完成作業,對他們來說,作文只是簡單的搬運工作。導致學生錯誤認知的原因是多元的,關鍵是教師設計的主題不夠結合學生的實際。“五項”管理中要求作業要注重質量。因此,教師要立足實際設計接地氣的作業,讓學生結合周圍的事物進行寫作,使得內容變得更加真實。這樣也可以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
例如,以“身邊風光”主題為例,教師要立足實際設計寫作作業,使學生的作文取材自周圍,內容變得更加真實。在寫作課程中,不少學生出現了作文內容不夠真實,胡編亂造的情況。是因為學生的閱歷較少,他們缺乏觀察生活的意識。基于此,在現代化的課程中,教師立足實際設計了“身邊風光”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事物,然后讓他們加入自己的感想進行描寫。而且不限制次數,只要求學生的描寫要足夠真實,足夠詳細。立足實際的作業,沒有帶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反而啟發他們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發現身邊的美景。他們親身經歷,將自己看到的事物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使他們的作文內容變得更加真實,也發展了學生的寫作思維。
4.2 寫作互動,優化寫作。在“五項”管理的要求中,最難以落實的就是手機方面的內容,因為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迅速,手機上各種應用層出不窮,都在吸引著學生的目光。特別是當前的短視頻潮流,不僅學生被吸引,就連不少家長也在學生面前開始刷視頻,造成了不好的影響。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不能一味的禁止,而是要注重教育和引導。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教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利用手機等現代化的智能設備。一個學生的思維是有限的,而每個學生的思維又是獨特的,教師可以將性格迥異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中,讓他們在課后利用手機進行交流,共同完成同一篇作文的寫作。這樣可以使不同學生的想法結合到一起,而且他們還能共同討論寫作技巧,在寫作活動中實現共同提升。他們在利用手機交流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手機的正確用法,手機不再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而是成為他們最便捷的輔助工具。
例如,以“暢想未來”主題為例,教師要開展寫作互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說:“與前十幾年,二十年相比,我們如今的生活可以說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未來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大家可以盡情的暢想一下,與其他同學共同完成作文。”學生回家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手機上的通訊軟件,和同一個寫作小組的成員共同探究。每個學生都講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將這些想法匯集到一起進行分析,最后整理出了作文框架。然后由幾名學生共同完成了作文。同時,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還利用手機收集相關的資料,為他們的作文提供幫助,使作文的內容更加全面。
4.3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在“五項”管理要求的落實下,課外讀物成為了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資源。為了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可以將課外讀物的閱讀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同時,為了保證課外讀物可以對學生產生正確的引導,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首先要確定其內容符合當前階段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還要迎合學生的喜好,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感悟。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悟寫成讀后感,并從中總結出相關的寫作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以《童年》為例,教師要轉換思維,使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中收獲更多。在課程中,教師對學生說:“高爾基是世界上著名的作家,《童年》是以他自己的經歷為基礎創作的小說。大家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讀一讀,然后將個人的閱讀感悟匯集成文。在寫作時,大家也可以學習一下高爾基作品中的寫作方法,將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學生結束感想的寫作之后,教師也對他們的開展評析,指導他們的寫作更加規范,使得學生的閱讀思維有了極大地發展。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為了貫徹“五項”管理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開展教學時,要從多個維度進行創新。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課外讀物,讓他們學會正確使用手機等智能設備。同時,還要交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以此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