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 北京工業大學幼兒園
園所文化建設是幼兒園教育中的核心力量,是展現園長教育理念、幼兒特色發展的重要平臺。良好的園所文化能以鮮明正確的導向鼓舞師幼及家長,以積極奮進的凝聚力量激勵師幼及家長。對于高校幼兒園來說,園所文化又該如何建設?北京工業大學幼兒園與高校文化聯結,轉變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打造以健康為特色的園所文化,將健康理念滲透到幼兒園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角落。
梳理園所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加強園所文化建設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要尊重幼兒,以幼兒為本,以建設優良的園風、教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園所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園所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形成厚重的園所文化積淀和清新的園所文明風尚,使幼兒在良好的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加強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目前,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要突出做好四方面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家長和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抓好生活環境建設,使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進而提升美育水平及勞動能力;抓好園風、教風建設,倡導樂于學習的文化氛圍與為人師表的師德共識;抓好文化活動建設,通過游戲寓教于樂,提高幼兒的參與意識及動手能力;抓好家園共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
落實園所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為充分體現“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幼兒園在園所文化建設過程中以“大健康、大快樂”為切入點,逐步創設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
其一,環境文化為基礎。幼兒園以園所視覺形象代表為主體,努力將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與角落。康康是幼兒園的形象大使,它的造型是一個西紅柿,象征著小朋友愛吃蔬菜、身體健康??悼颠€有小白、阿紫、小蘿等九個蔬菜寶寶好朋友,它們分別代表了幼兒園對孩子們的美好期望——自信、勤奮、活潑、友愛、團結等。這些期望加上康康代表的“健康”,共同傳達了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寓意著幼兒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還應樂于與同伴分享、合作并幫助他人,從而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其二,制度文化為保障。幼兒園完善崗位職責,重新修訂幼兒園制度、幼兒園教育教學實施細則等。通過完善質量評價體系,使各崗人員通過多項標準(德、能、勤、績)進行自評、園評,增強評價標準的針對性、實效性。與此同時,各部門各負其責,每周溝通碰撞,推進日常工作的開展。
其三,精神文化為養料。精神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精神文化是隱性、抽象的,它像一只無形的手引領著每一個人前進。幼兒園以師德建設與隊伍建設相結合的方式使精神文化得以升華,在開展師德月及系列“黨建+師德”活動基礎上,努力營造以人為本、團結向上的和諧氛圍,同時積極鼓勵教師提高個人素質和專業化水平。依據教師的發展需求,幼兒園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活動,在全園范圍內形成“SDCY”師德共識,即使命、德行、操守、業務。
其四,聯動文化為補充。幼兒園依托高校文化資源,通過親子互動、校園遠足、校舍參觀等活動深入高校校園文化,逐步拓展育人空間與文化氛圍。在充分共享校園文化、實現空間聯動的同時,幼兒園更加注重家園共育,讓家園雙方在教育教學方面互相配合、協調發展,形成一體化聯動教育模式,從而促成家園校三方合力。充分發掘和調動家長參與幼兒成長的積極性,以園本課程為依托,打造聯動文化,定期開展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做好家長學校以及家長進課堂等活動,切實做到家園合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隨著“雙減”工作的持續推進,幼兒園努力實現往屆畢業生與大班學生的有效聯動,通過同輩群體的示范作用,拓展全新育人空間。
園所文化是幼兒園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未來,幼兒園將以更優質的服務引領幼兒教育進入新時代,讓幼兒幸??鞓返爻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