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冰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思源實驗學校 甘肅 張掖 734000)
處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教育領域持續改革發展,教育部門發布雙減政策主要為了幫助學生減輕日常學業負擔,幫助家長降低心理負擔,進一步提升班主任管理實效性,優化初中教學效率。基于雙減政策下,需要學校密切聯系新時期政策發展要求,促進新課改理念全面落實,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實效性,提高學校教學效率。
近幾年發展中,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普遍面臨著教學負擔過重等問題,同時在教學實踐中還存在短視化以及功利性等問題,未能對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具體可以從以下層面體現出來,一方面是學校中的課業負擔依然十分沉重,沒能順利減輕,作業管理不夠合理,缺少科學性。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訓的常態化發展,社會中的超前培訓問題十分嚴峻,構成一定風險隱患,經常可以看到培訓機構卷錢跑路等現象。基于相關問題背景下,使得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和作業負擔持續增加,從某種程度上擴大了家長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不符合新時期的教育改革要求,引發社會強烈反響。為此我國教育部門進一步明確立德樹人的基礎教育目標,推出雙減政策,在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基礎上,幫助學生減輕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支持學生全面發展[1]。
2.1 管理理念落后。隨著時代快速發展,需要教師積極創新自身教育觀念,如此能夠進一步迎合不同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優化班級管理質量。但結合當前管理現狀分析,某些初中班主任依然存在管理理念落后問題,處于傳統教育觀念下,對學生形成一定束縛,而初中生正好處于青春期,過高的約束會導致學生內心形成逆反心理,質疑班主任自身管理能力,阻礙學生健康成長。落后的管理觀念不符合新課改要求,會和新課改產生互相排斥,該種問題存在會限制學生思維發展。此外,因為落后的思想理念容易在學生和班主任之間形成心理隔閡,導致學生因為班主任對自身認識了解不足,而違背各種班級管理規定,學生因為班主任的理解不夠,喪失學習興趣[2]。
2.2 管理形式單一。從前教學活動中,因為應試教育趨勢,導致初中班主任更加重視學生成績,從而忽略了學生審美、道德以及各種層面發展,面向學生進行教育管理中,初中班主任普遍會選擇監督這一單一性管理方式,盡管利用監督管理可以幫助初中班主任把握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但該種管理模式相對單一,初中班主任無法準確把握學生個性發展狀況和心理特征。從初中生發展角度分析,班主任應用監督管理方法容易增加學生的不適感和不自在性,從而限制學生個性發展。班主任無法準確把握初中生內心想法,而在各種班會活動中,容易降低班主任組織的活動效果。
因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活動中主要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問題為核心,并以各種學習問題為指導調整班級學習狀況,實施各種班級管理工作,使班主任于班級管理中容易忽略學生看法和反饋意見,達不到理想溝通效果。為了全面激發出溝通藝術價值,需要初中班主任時刻關注學生發展,深入了解學生內心發展需求,密切迎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做好交流溝通,幫助學生順利解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做好溝通交流,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各種生活問題。班主任立足于學生視角思考,能夠提高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度,減少管理阻礙[3]。
3.1 創新教育管理觀念。初中班主任在實施各種管理活動和教育活動中,需要率先對教育觀念進行全面創新,不斷與時俱進,爭取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班級管理現存問題,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進行處理。基于教育全面改革背景下,雙減政策的誕生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減輕學業方面的沉重負擔,降低學習壓力,優化學生綜合學習效率。在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師普遍會多布置各種課后作業,并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課業輔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最終容易得到相反結果,繁重的課后作業和學業輔導,不但無法幫助學生提升整體學習效果,反而會影響學生正常學習活動。較多的課業輔導以及繁重的練習作業無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整體學習效果。為了迎合時代發展要求,需要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和提升效果進行深入分析,并設計有效的解決策略,創新既有觀念,為學生發展打造適合環境。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活動和教育工作中,需要對現有教學觀念進行不斷創新,初中班主任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重點關注理念創新,實現理想教學效果[4]。
3.2 改善管理方法。雙減政策下,初中班主任在開展教學管理活動中,需要合理開展規范化管理,班級管理在初中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除了能夠使班級學生合理遵守基礎班級規則之外,同時還可以支持教師順利實現新課改教學目標。為此班主任需要選擇科學管理方法以及合理教育手段實施班級管理工作,初中班主任需要積極創新傳統管理理念,選擇滿足新時期教學發展要求的全新教學方法。班主任需要積極創新自身班級管理觀念,做好初中課堂教學工作。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和教育活動中,需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現實需求選擇適合教育管理方式,除了關注學生日常考試成績之外,還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個性成長,堅持學生為本基礎觀念,明確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初中班主任還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品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除了學習方面的習慣之外,還涉及現實生活中的基礎習慣。為此需要班主任進一步提升自身責任意識,充分激發自身愛心,悉心關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準確把握學生現存學習狀態,優化班級管理成效[5]。
3.3 為家長排憂解難。隨著雙減政策的發布,大部分學生家長對雙減政策的了解不足,依然存在一定疑問,為此需要初中班主任發揮出相應的輔助功能,為家長排憂解難。首先,初中班主任需要和家長進行積極交流溝通,耐心傾聽家長的意見反饋。初中班主任在和家長交流中,需要耐心傾聽學生家長反饋意見,幫助家長充分意識到學校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像是學生日常表現、優缺點、學生考試成績以及日常活動表現等,加深家長對學生的認識,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家長順利消除各種顧慮。其次,初中班主任在雙減政策下實施班級管理教育活動需要積極創新現有觀念,為家長耐心解釋雙減政策。班主任可以為家長細致說明解釋雙減政策優勢好處,同時和學生家長互相分享相應的教育方式和科學教育理念,使家長充分意識到雙減政策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和家長有效減輕自身負擔。幫助家長更新傳統觀念,創新學生教育理念,不再單純通過考試成績來評價孩子。此外,家長需要積極看待家長會,主動參與,和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身心發展狀態,針對學生合理設計家校聯動教育方案,合理創建家校協同教育方案,創建和諧家校關系。最后,初中班主任需要注重溝通,進行積極反思。初中班主任需要對自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反思,判斷和家長之間是否缺少溝通和聯系,只有家長對學生現實狀況掌握不足的條件下,才會形成某種焦躁心理,為此需要初中班主任在未來開展各項教育活動中,能夠和家長之間進行積極聯系溝通,將學生的在校行為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實現家校共育目標。
3.4 為學生答疑解惑。基于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在雙減政策下,學生擁有更多的課后時間,能夠幫助學生解疑答惑,促進學習自主學習和思考。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聽講后,普遍會留下一定問題,但因為學生課后自由時間相對較少,或因為各種繁重的課后作業而耽誤疑問解答,學生被各種學習任務所壓垮,使學生無法騰出時間來向教師咨詢問題,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疑惑并進行解答。通過長時間發展后,導致學生自身的問題疑惑不斷積累增加,長時間發展下去會對學生后續學習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為此需要教師在結束課堂教學活動后,針對學生各種疑問以及未能充分理解的知識點,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幫助學生解答疑惑,使學生順利解決各種課堂遺留問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相對完善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科學認識、準確理解教學內容。除此之外,在課后時間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關心學生現實發展狀況,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并進行合理解決,立足于全方位發展層面,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雙減政策下,各個學校在全面貫徹落實相關政策過程中,需要使其他教師充分了解到雙減政策價值要求,可以通過榜樣作用,為其他教師提供有效的實踐示范,確保所有教師能夠全面參與雙減政策落實當中,幫助學生減輕自身負擔壓力,減輕家長心理負擔,全面優化教師綜合素養,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提升課堂教學綜合效率。比如針對語文課程講授,初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榜樣作用為語文教師展示實踐示范課程,確保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密切聯系雙減政策,控制學生作業中的抄寫次數,提升課堂練習次數,優化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效率。又如數學課堂中,初中班主任可以發揮出榜樣典范,為數學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示范,引導初中數學教師積極配合雙減政策,創新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充分掌握各種計算技巧和數學概念。
3.5 健全班級管理機制。初中班主任在雙減政策下假如堅持應用傳統模式班級管理理念,則無法順利創建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班級現有賞罰機制不明,導致不同學生個性特征表現相對模糊。為此,初中班主任于教育管理活動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對自身優缺點進行細致觀察。對于學生自身特長優勢,初中班主任需要進行重點鼓勵支持,使學生充分激發自身優勢,提高學生自信。針對學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缺陷,初中班主任除了需要設施單向語言教育之外,還要對學生自身不足之處機械進行適當指責。
為了進一步健全班級現有管理體系,初中班主任于日常教育管理活動中,需要做好學生的道德教育。在發現學生進步后,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夸贊,在發現學生的各種問題后,班主任需要仔細詢問,準確把握學生內心狀態和基礎素養,聯系學生心理特征以及錯誤原因對學生進行有效開導,使學生充分激發自身主觀能動性,對各種現實問題進行合理解決,有效處理各種錯誤。
3.6 創建良好師生關系。雙減政策的順利執行,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徹底釋放出來,同時擁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尤其是在我國全面推出雙減政策以及5加2政策后,初中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相處時間增加,對于初入初中的新生而言無法有效適應。為此需要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堅持學生為本,深入系統了解學生內心狀況和心理變化狀態。從本質就層面分析,教師并非單純屬于某種知識傳授媒介,同時還需幫助學生養成優秀道德品質,為此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活動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守時習慣,改變學生遲到早退現狀,使學生形成正直、誠實的品格。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會隨年齡增長形成獨特個性,而傳統管理模式容易壓抑學生個性,阻礙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此需要初中班主任積極創新現有管理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發展個性。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朋友身份接近學生,并和學生開展深入交流,尊重學生,通過親切、真誠態度了解學生,準確把握學生發展優勢和個性特征,在提高學生基礎能力基礎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指明發展方向。
為了幫助初中生更好適應雙減政策,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動中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基礎原則,有效開展教育活動和管理工作,將教師的身份徹底放下,合理利用課后時間以及課間自由活動時間,和學生開展深入交流,積極互動,和學生心貼心,準確把握學生內心所思所想。因為初中生正是青春期,內心十分細膩,為此需要初中班主任悉心呵護,通過暖心、愛心和細心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學生順利化解各種難題。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種渠道,包括QQ、微信以及電話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情感和及家庭等不同方面的問題和困惑,充分把握學生發展狀況,幫助學生合理解答各種困惑,利用該種方法更好維護學生內心,深刻體會班主任的愛護和關心,為學生持續發展成長奠定良好基礎。進一步聯系現實狀況積極參與學生日常活動。比如和學生共同玩游戲、吃午餐等,全面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當中,融入學生群體,打造良好師生關系,為后續師生之間開展順暢溝通打好基礎。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教育活動中可以聯系學生的不同想法和行為習慣,提出有效的解決意見和中肯想法,和學生之前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為學生提供心靈指引,支持學生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實施有效管理工作能夠助力雙減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在目前的初中班主任管理活動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效率,促進班主任基于雙減政策指導下創新管理實踐,優化管理教育目標,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