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偉,林 永,溫再行,潘 奕,章 舒
旌德縣氣象局,安徽旌德 242600
旌德縣屬長江流域,縣境中部的石鳧山山脈,將全縣分為水陽江和青弋江兩大水系,水陽江水系流域面積178 km2,青弋江水系流域面積為727.5 km2。境內主要河流有徽水縱貫其中,由南向北流入涇縣注入青弋江,縣西有玉水河流至黃山市的麻川河注入青弋江,玉溪河均北流匯合于徽水入青弋江,縣東玩溪河和縣北山壩河流經寧國界西津河注入水陽江。
旌德縣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本地區暴雨歷時一般1~3 d。境內暴雨分布,西南多東北少,中低山多平畈少。洪水的季節特點、時空變化與本地區的暴雨發生類似。6—8月是洪水的多發期,洪水匯流迅速,具有漲快、落快和歷時短等特點[1-3]。中小河流一般洪水以單峰型為主,歷時一般1~2 d;而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主要形成雙峰或復峰型,洪水主峰出現先后與降水組成分布相應,歷時一般2~3 d。
中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積在200~3 000 km2之間的河流,旌德縣境內流域面積在這個范圍內的河流有徽水河和玉溪河,本研究徽水河和玉溪河兩條中小河流。
本研究中小河流風險評估的數據有旌德境內,所以氣象區域站和水文站最大1 h與年最大24 h降水實測資料,設計暴雨計算通過查找《中國暴雨統計參數圖集》。洪水計算方法運用安徽省水利規劃的方法,采用山丘區中小面積設計洪水計算辦法[4-6]。
徽水河是旌德縣內最大的河流,地處縣境中部,源出績溪縣尚田鄉上竹坦,經鎮頭、浩寨至版書分界山入境。干流自南而北,流經版書、旌陽、蔡家橋、三溪4個鄉鎮,涉及孫村、廟首、興隆3個鄉鎮,在三溪坑口出境,流經涇縣,匯于青弋江。境內干流長度38.6 km。沿途匯集84條大小支流總長348.7 km,境內流域面積513.22 km2。河道平均寬度38.9 m,河床坡降比為5.1%。
根據調查資料可得到流域面積、長度、坡度、形狀系數、河網密度等。境內有4個調查點,分別在高溪村、高甫、三溪鎮三溪社區、路西村,以下為徽水各監測點基本情況見表1,調查點測量分布見圖1。

圖1 徽水河高溪(a)、高甫(b)、三溪(c)、陸西(d)調查點測量分布圖

表1 徽水河流域水系調查點基本情況表
調查的歷史山洪為2007年“7·10洪水”,2007年7月9日22:40旌德縣開始強降水,伴隨強雷暴,到10日12:00,本站自動站監測降水量251.3 mm,各鄉鎮雨量普遍超過200 mm。強降水使全縣10個鄉鎮68個村、居委會普遍受災,受災人口10萬人,成災人口3.9萬人,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 169萬元。在徽水河4個調查點測量洪痕高程,各調查點洪痕點位置見圖2。

圖2 徽水河高溪(a)、高甫(b)、三溪(c)、陸西(d)調查點的洪痕高程
根據《中國暴雨統計參數圖集》,計算出分析評價規定的10 min、1 h、6 h、24 h和流域匯流時間3 h共5個時段,重現期分別為100、50、20、10和5年的設計點暴雨量,再利用點面關系轉換成設計面暴雨量(表2~表5)。

表2 徽水河流域高溪調查點設計暴雨成果表

表5 徽水河流域路西調查點設計暴雨成果表
根據徽水河在各調查點山洪調查成果,確定徽水河預警時段為1、2、3和6 h。其中,高溪預警水位98.10 m,流量718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30、38、45和52 mm;高甫預警水位149.90 m,致災流量1 340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64、76、89和109 mm;三溪預警水位98.00 m,致災流量292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25、30、38和43 mm;路西預警水位97.6 m,致災流量1 130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42、51、63和71 mm。
玉溪河發源于旌德與績溪交接的大會山,經模范、厚儒、曉嶺、孫村和玉溪在三溪匯入徽水,流域面積222.8 km2,干流長26.7 km,匯入大小河流33條,總長90.8 km2。
根據調查資料,可得到流域面積、長度、坡度、形狀系數、河網密度等。境內有2個調查點,分別在孫村玉屏村和碧云村。徽水各監測點基本情況見表6,調查點測量分布圖見圖3a、圖3b。

圖3 玉溪河玉屏(a)、碧云(b)調查點測量分布圖

表6 玉溪河流域水系調查點基本情況表
調查的歷史山洪為2013年“6·30洪水”,2013年6月30日我縣普降大雨,部分鄉鎮特大暴雨,其中白地鎮汪村嶺下站點降雨量達206 mm。白地鎮江村最大1 h降雨達77.1 mm,創歷史紀錄(部分站點降雨情況見表7)。強降水引發洪澇災害,白地鎮政府水深1.6 m,數輛汽車被沖,6個村全部被淹,白地鎮洋川村、廟首鎮祥云村受災最嚴重。全縣受災人口達4.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3 560余人,因災倒塌民房175戶411間,因災死亡1人、失蹤1人,直接經濟損失46 600萬元。

表7 2013年“6·30”洪水部分站點1 h和3 h降雨實況 mm
在玉溪河2個調查點測量洪痕高程,各調查點洪痕點位置見圖4a、圖4b。

圖4 玉溪河玉屏(a)、碧云(b)調查點的洪痕高程
根據《中國暴雨統計參數圖集》,計算出分析評價規定的10 min、1 h、6 h、24 h和流域匯流時間3 h共5個時段,重現期分別為100、50、20、10和5年的設計點暴雨量,再利用點面關系轉換成設計面暴雨量。
根據玉溪河在各調查點山洪調查成果,各調查點預警時段為1、2、3和6h。其中玉屏調查點預警水位98.7 m,流量530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78、94、117、133 mm;碧云調查點預警水位92.70 m,流量24.9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42、50、63、71 mm。

表3 徽水河流域高甫調查點設計暴雨成果表

表4 徽水河流域三溪調查點設計暴雨成果表
根據旌德境內徽水河、玉溪河兩條中小河流總共6個調查點的設計暴雨和設計洪水的洪峰水位與流量成果最終得出各調查點預警臨界雨量。
徽水河流域旌德境內共有4個調查點,預警時段為1、2、3和6 h。其中,高溪預警水位98.10 m,流量718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30、38、45和52 mm;高甫預警水位149.90 m,致災流量1 340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64、76、89和109 mm;三溪預警水位98.00 m,致災流量292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25、30、38和43 mm;路西預警水位97.6 m,致災流量1 130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42、51、63和71 mm。
玉水河流域旌德境內共有2個調查點,預警時段為1、2、3和6 h。其中,玉屏調查點預警水位98.7 m,流量530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78、94、117、133 mm;碧云調查點預警水位92.70 m,流量24.9 m3/s,預警臨界雨量分別為42、50、63、71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