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潔
(江蘇省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金雞湖路小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更是要培養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而以往傳統的教學當中與現在的素質教育不相符,更偏向應試教育,老師教學當中通常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都是被動的,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討好,還阻礙了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而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之下,我們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老師要積極主動的開展互動教學,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最大化。
1.1 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師生互動較少。由于我國的教育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和學校更加注重的是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看法,因此在進行實際的上課過程中,通常會采用老師在整節課中進行講述,導致學生一方面聽講的教學方式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在一節課當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少的,而且學生和學生之間也沒有產生互動,長久的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到枯燥,老師上課也會覺得乏味,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交流就會使整個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不僅不能夠對老師所教導的知識進行消化和理解,也無法對此產生具有深度的思考,長期這樣下來是不利于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的。
1.2 教學內容偏頗缺少互動教學。在目前的教學活動當中,老師大多數只注重對教學任務的完成,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對內容的講解也是一股腦的傳輸給學生,對于知識背后的情感價值沒有太多的關注,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認為在學校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減少了和其他同學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上的交流,很多學生雖然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成績,但是在其他的綜合素質方面還是有些不盡人意的。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交流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的取長補短促進各自的進步,有利于學生通過互助教學實現共同的進步。
2.1 有助于有效開展教學課堂,提高學習興趣。老師加強開展互動教學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能夠對小學語文老師開展課堂教學有著促進的意義,還能夠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課堂的熱情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首先在開展相應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或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使老師將教學內容更加全面和完整有效的展開,還能夠在短短的一節課或者兩節課當中將語文知識講述完畢,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其次加強互動教學一方面不僅能夠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的投入,還能夠在另一方面是促進學生的交流能力,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能夠在交流中深入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更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2.2 有助于緊跟時代潮流,順應時代發展。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帶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是一個國家興國的根本,也是一個國家能否進步的基礎,在如今經濟支持的情況下要加強對教育事業的改革使刻不容緩的,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順應當今時代發展而是潮流,從而更加有利于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也順應當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有利于落實改革中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目標。
3.1 加強語言交流,增強學生互動。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當中,老師如果想充分的開展互動教學來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話,就需要在課堂上增加和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老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一番思考之后作出回答,從而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問題答案的印象和記憶,其次老師還可以和學生進行課文學習感受的交流,以及從課文當中能夠學習哪些東西,從而加強學生對于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比如,在進行課文《我的戰友邱少云》這篇文章的學習時,老師在對課堂內容講解完畢之后,老師就可以引發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在學習完這篇課文之后,你都學到了哪些內容?這時學生們就會積極進行發言,有的會說學習到邱少云身上的勇敢和堅強,有的學生說學習到了邱少云英勇無畏的英雄精神,學生和老師之間通過對課文學習后進行交流,增加了學生對于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的愛國精神,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可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更加有利于記憶和掌握。
3.2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互動教學。為了更好的增強教學課堂的互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更加的積極主動,那么首先老師要做的是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整體的教學環境比較壓抑和緊張,那么學生身臨其境也會很難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反的如果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沉浸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當中,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調動起來,更加投入的進行學習。所以,怎樣打造積極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最為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比如,在課程開始之前,老師可以提前走進教室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打開學生的學習思維,還能夠增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密度,由此一來有利于學生從之前的課堂思維中拉回到語文課堂上,同時也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在進行課程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語言鼓勵學生,學生也會更加樂意積極主動的回答問題,當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時老師要及時給與鼓勵和表揚,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也更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創建。針對回答錯誤或者表現并不是很好的學生,老師也不要用過多嚴厲的語言去批評學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利用積極的語言去引導學生進行好好的表現,或者給學生眼神的鼓勵,語言的提醒等,還可以是讓學生站起來朗讀一段內容作為提醒,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不僅能夠起到提醒學生改正的效果,還能夠呵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在課程結束后老師不要急于離開教室,要詢問學生還有沒有遺留哪些困惑和不解的地方,幫助學生解答疑惑,利用業余時間多多的走進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的想法,這樣更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有效展開,以及營造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學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
3.3 利用多媒體設備,加強互動教學。小學時期的學生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并且他們對身邊的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就可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去觀察學生情感的變化,在為學生講解課本知識的同時加入一個課外知識內容的講述。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的設備在教學在得到了更多的英語,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課外知識,用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和眼界。
比如,在學習課文《植物媽媽有方法》的課文時,老師除了為學生講解關于蒲公英這些植物的種子傳播方式之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示更多其他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幫助同學拓展更多植物的種子傳播方式,促使學生善于利用身邊資源來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學生在進行多媒體播放的圖片或者視頻的觀看過程中,老師可以一邊為學生講解,一邊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隨后再幫學生拓展一些課外知識,因為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就會多身邊的事物產生更多的好奇,因此老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更多的知識。比如,在學習到《回聲》的課文時,老師就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回聲現象,同時為學生展示有關的原理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這樣的教學方式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提供的了平臺,也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加強和老師的溝通,有助于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3.4 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提高互動教學。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略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的培養,在教學中總是以老師為主,在課程內容的講解中缺少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忽略了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從而就會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前不預習課文,在課上過分的依賴老師講課的情況出現。而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意識到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性,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有利于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還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問題的設置,并且在這其中老師先不要將正確答案公布給學生,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創造當“小老師”的機會,讓學生大膽的走上講臺,實現展示自我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此一來,學生們在課前就會提前預習所學內容,為了上臺而做好充足的準備,有利于激發和鼓勵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之上老師可以將多媒體的操作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來,給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有利于更好的促進學生的進步。這些辦法都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5 小組合作,開展互動教學。開展不同的教學形式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教學體驗,小學老師就應該多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小學語文的教學老師,在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的同時還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樹立起敢于提問的意識,并針對學生所提出的疑問給予相應的解答。比如我們在學習課文《鄉村四月》時,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自己所見過的農村四月是怎樣的,隨后為組員進行描述自己見過的四月農村都有哪些特點。學生們在進行討論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下講臺走進學生進行巡查,傾聽學生的發言,根據學生的描述給予相應的肯定和鼓勵,還可以加入到學生的討論當中,講述自己所認知中的農村四月是什么模樣。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師生互動,可以拉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有助于學生放松對老師的警惕心,可以大膽的對老師進行提問,讓老師幫助答疑解惑。
除此之外,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有助于哪些沉默不愛說話的同學參與到教學互動當中來,抒發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從而鍛煉自身的語言能力,拉進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比如,在學習《父親的菜園》時,老師先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隨后在給小組設定小組任務,說出自己見過的蔬菜名稱,并描述蔬菜的樣子,利用這樣的方式開展小組討論,為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加了機會,更有利于不善言辭的學生更快的融入到學習當中,共同實現教學任務的完成,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在學生們爭相討論完畢之后,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描述課本上所講述的父親的菜園是什么模樣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加強了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好的感受菜園,了解生活并形成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
3.6 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在以往的教學中,課堂上都是老師一個人在進行內容的講解,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進行知識的聽講,而現如今是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時代,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充分體現課堂的教學意義。課堂作為學生求學和探索知識的場所,同時也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心靈溝通的平臺,也是老師展現個人能力,學生創造未來的舞臺,因此要實現傳統教學向現代教學的轉變就需要老師首先轉變教學思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將沉悶的課堂變得活潑有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不斷的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創造未來。
語文科目作為我國語言教學的基礎,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是無法估量的,而語文教學作為弘揚語言文化的手段在老師和學生自阿金的語言溝通就進行了完美的呈現,課堂作為進行溝通的平臺是需要保持愉悅和歡快的,所以老師除了要進行高質量的教學以外還要為學生創造出環境讓學生更勇敢的進行表達,更加善于運用語言進行交流。
首先,應該讓學生在平等的環境當中,享受師生平等的待遇,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從而使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充分體現,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學生愿意和人交流才能夠實現高效的合作。
其次,老師還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來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老師和學生應該更好的交流,除此之外老師還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喜好,要針對學生的喜好來進行活動的建設,讓學生能夠通過活動來引入到課堂知識,既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也能夠讓學生在游戲當中學習到知識,比如在進行拼讀課程的教學時,老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舉著一些拼音字母,隨后老師出示圖片,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圖片學生將正確的拼音組到一起,比如老師出示“江”的圖片,那么舉著“j,i,ang”的學生就要按照拼音拼出“江”的拼音。利用這樣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加強互動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老師也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從而讓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變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