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丹
(南昌市新建區競暉學校,江西 南昌 330199)
近年來,差異化教學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差異化教學,即針對學生的不同基礎設計教學方式,分層設置教學內容,以促進各個層次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一些教師從實際出發,按學習基礎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教師根據這三個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布置不同的課后作業,設計不同的探究方式,全方位、全方面地實施差異化教學,提高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獲得感。
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同,隨著知識點的不斷增多,班級學生數學成績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甚至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不能采取傳統的“一刀切”模式,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差異化教學。同時,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差距過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不利于班級整體數學水平的提高。教師通過差異化教學,能夠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得到更細致的教學指導,讓基礎好的學生得到深入的教學指導,這有利于提高各個層次學生的數學成績,縮小班級成員之間的成績差距。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數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接受同一難度的教學內容,這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點,學困生往往聽不懂,一些學生索性就不聽;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點,學優生則抱怨太過簡單,也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依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能力、興趣愛好、學習風格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各個層次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組探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1]小組合作學習既是一種組織學生的方式,也是一種學生學習的方式。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劃分學習小組應以簡單實用、注重實效、可操作性強為基本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注重實效。在實踐中,許多教師往往按照學生座位順序或者讓學生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分組,這兩種分組方式簡單、可操作,但是效果有時并不明顯。按照學生座位順序進行分組,小組成員的數學基礎、數學思維能力不同,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成為“獨斷家”,一些基礎差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則閉口不言;按照自由組合的方式成立小組,一些學生“臭味相投”,如果數學教師缺乏監管,他們就會討論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題,最終使小組討論場地淪為鬧市,嚴重影響課堂紀律。筆者認為,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分組,可以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鍛煉。
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實際上是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落實,初中數學教師通過差異化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的個性化要求。[2]維果茨基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學生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學習學生所獲得的潛力。維果茨基指出,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具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所謂梯度,就是一個個的最近發展區有機連接。差異化教學理念應用于教學設計環節,要求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時,教師可以首先設置三個學習目標,分別為簡單目標、中等難度目標、較高難度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數學基礎以及數學能力選擇不同的學習目標。其次,教師根據學生選擇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數學基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基礎相同的學生組成小組進行交流,提高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積極性。每個小組圍繞自己的目標進行討論。基礎相對薄弱的小組可以討論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如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和性質等;基礎較好,但是不具備較高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應著重鍛煉數學思維能力,可以討論一些知識應用的問題,如對頂角的性質與應用等;基礎好,數學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探討一些難度大的問題,如探索數學概念的本質等。三個小組按照自己的進度展開討論,這有利于不同基礎的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讓每個學生都能“跳起來摘桃子”。
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渠道。[3]但是在現實中,學生的數學作業常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學生認為題目過難,甚至會抄襲;有些學生認為題目過于簡單,認為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理念也可以運用到數學作業的布置環節。
例如,教師在布置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一節課后作業時,可以將題目分為上、中、下三種難度。上等難度的作業難度系數較大,重點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中等難度的作業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下等難度的作業難度系數較小,重點考查學生能否運用相關定理證明兩個簡單的三角形全等。
教師在批改數學作業時,應當注重評價的差異化。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當以激勵為主,防止學生驕傲自滿;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應當激勵和鼓勵并行,讓學生突破瓶頸;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以鼓勵為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總之,差異化教學要使學生的學習和學生本人實現最大限度的匹配。實施差異化教學可以縮小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分層建立學習小組、制定不同教學目標、梯度式地設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分層設計課后作業、開展差異化評價等方式系統推進差異化教學理念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