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西蒙(媒體評論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教育促進法》)于2022 年1 月1 日正式實施。從此,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的照看和教育,不能全憑個人意愿,須得遵守法律規范,在理性與科學的軌道上引領孩子成長。
過去,部分家長把帶娃當成一件純粹的私事,一件外界不應干預的小事。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不少家長以關愛之名,給孩子的成長制造了諸多困擾、傷害。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十分任性,起不到模范帶頭作用;有的家長自身文化素養不佳,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甚至還有家長存在暴力傾向,動輒拳打腳踢,自詡“打是親,罵是愛”,給孩子留下了巨大的身體與精神傷害。
對于上述亂象,國家已在立法層面開展工作,《教育促進法》將以法律形式明確界定監護人的行為性質。相關部門對違反法律的家長,也有了處罰的依據。不少網民表示“中國父母進入‘依法帶娃’時代”,這說明法律精神已深入人心,合法合規地教育孩子,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出臺一部法律的意義,不僅在于懲處違法亂紀者,也在于弘揚正能量,提倡向善的風氣。《教育促進法》指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尊重其參與相關家庭事務和發表意見的權利。”這其中強調的權利,就是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雖然未成年人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多,但他們在家庭生活中十分重要,其身心狀況也關乎著家庭的幸福與國家的未來。如何更好地在家庭生活中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給予他們充分的合法權利,還有待廣大家長的認真探索與用心實踐。
說到底,未成年人的成長,需要來自社會各界不同聲音的支持,需要大家的共同關注。《教育促進法》的實施與“依法帶娃時代”的開啟,也為我們設立了新的起點和目標。在已有的基礎上,我們要繼續發揮以人為本的精神,嚴格落實法律法規的要求,發揮我們的智慧與才華,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成長環境。對此,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家庭教育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只要用心耕耘,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