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金 肖田文倩
(1.江西警察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6)
思政教育只有在疫情應對中發揮了積極的效能才是價值的真正實現。換言之,在疫情應對中需要完成思政教育由應然價值到實然價值轉化。思政教育的價值在疫情危機初期雖然沒有立刻顯現作用,卻蘊含著發揮作用的可能性,它對于處在疫情應對中的學生具有應然價值。
思政教育的價值內涵,只有在疫情應對中為學生所接納,內化為自身所選擇認同的穩定而持續的價值,并外化為在應對疫情時成熟的個體意識和理性行動,最后形成應對未來危機的心理免疫機制,才實現了由應然向實然的轉化。
思政教育蘊含著多種應有的價值功能,諸如教育功能、引導功能、修正功能、激勵功能、強化功能等。思政教育價值功能的實現總是會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它們決定了思政教育價值功能能否實現。雖然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生隔離在家,使個體差異凸顯,溝通成本增加,思政教育價值功能難以全部實現,但是困難中蘊含著機遇,應該辯證地看待這次疫情。如果思政教育能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利用好此次疫情應對的特殊情境,就可能實現日常思政教育難以獲得的價值。
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學生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上。而當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學生的注意力發生了轉移,聚焦在疫情應對上。在此背景下,突出思政教育的價值功能,引導學生從社會、國家的視角出發,跳出“小我”思維,從“小課堂”進入“大社會”,關注國家的前途,增強社會責任感,與祖國同呼吸共患難,實現“大我”的價值,對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其表現出的高傳染性使這一場疫情防控戰迅速升級。疫情防控已經演變成整個社會必須打贏的戰爭,不再只是公共衛生領域單獨面對的事件。
因此,思政教育不能局限在學校的圍墻內,要走出象牙塔,打破壁壘,主動擁抱社會并在社會能量場發揮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獨特的價值。思政教育與社會能量場的互動對于思政教育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良性的互動可以讓學生接受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既有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又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
社會輿論是基于多數人的需要和訴求,通過一定的媒介,以語言或非語言形式向社會傳遞的態度、情緒及訴求。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社會輿論能量場形勢錯綜復雜,各方力量不斷角力。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全面戰爭,就離不開對社會輿論能量場的管控和引導。
思政教育是社會輿論能量場必須重視的組成部分。疫情防控期間,各類謠言無孔不入、各類不實言論充斥網絡、各種信息泥沙俱下,影響著公眾情緒,更刺激著學生敏感的神經,給社會帶來焦慮和恐懼。更有甚者,不少境外敵對勢力故意抹黑、煽風點火。這些負面的社會輿論損害了學生的思想健康,阻礙了思政教育價值的實現,必須給予堅決抵制。
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共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其中,學生占比約為26%。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可見,網絡能量場在社會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這次疫情應對中,極大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大家不僅能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學習,而且可以從各種互聯網媒體獲知疫情防控情況。
互聯網在這次疫情應對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網絡形成的能量場正持續地影響著作為終端使用者的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媒體盛行的當下,網絡能量場還可能釋放負能量。各類錯誤的、負面的信息在網絡能量場中占據著一定的空間,必須予以清理。
在疫情應對中,思政教育的內容是關鍵。自疫情暴發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形成“全民抗疫,共克時艱”的疫情防控局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露無遺。這是筑牢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鮮活素材。要將疫情防控和思政教育的內容相結合,找準思政教育的契機,收集疫情應對中的生動事跡和典型案例,豐富思政教育內容,達成共情效應,增強思政教育效果。要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和新媒體技術,建立“互聯網+思政教育”模式,將疫情防控情況、應對措施和生動事跡精準地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通過生動的抗疫案例引起學生共情,再利用新媒體傳播技術廣泛傳播,發揮好思政教育在疫情應對中的價值效能。
在疫情應對中,思政教育主要在社會能量場、輿論能量場、網絡能量場發揮影響。基于此,思政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引導各能量場良性交互、增強正能量作用、降低負能量破壞等方面。思政教育要走出校園,主動擁抱社會,不能脫離社會能量場;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與社會能量場形成良性互動,幫助學生增強抵御風險和甄別錯誤信息的能力,為將來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堅守意識形態輿論陣地,學生面對各類謠言、各種負面信息,容易產生焦慮情緒、恐慌心理,社會和學校必須旗幟鮮明地指出其錯誤之處,凝聚學生的信心,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要守好網絡思政主渠道,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面對負能量要主動發聲,對惡意造謠者依法向有關部門反映,讓正能量充盈學生的思政教育。
疫情防控常態化后,要對疫情應對過程中思政教育價值的實現效果進行評估和總結,并將寶貴經驗運用到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去。要強化學生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對學生的危機教育,結合疫情防控,開展思政教育,邀請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來校辦講座,開展小組討論,強化思政教育的實現效果;要增強學生集體意識和大局觀念,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跳出“小我”境地,成就“大我”價值,進而走出學校的“小課堂”,融入社會的“大課堂”;要發揮好思政教育的向心力作用,發揮思政教育凝心聚力的功能,增強學生的價值認同感和道德認同感,形成學生群體合力,為未來危機的應對積攢經驗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