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媚
(上饒市實驗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讓學引思”理念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將重心轉移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他們主動發掘、留意生活經歷,進而思考所遇到的問題。在解決問題后,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滿足感,他們會對語文這個科目更加感興趣,這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強化“讓學引思”理念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語文學習者必備的關鍵能力。語文測試中不僅有大量的閱讀類考題,而且對答題時限都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在答題時遇到難以理解的內容很可能會去猜測出題人的意圖,這種方法是不恰當的。為了應對這些無法讀懂的文字,學生必須通過強化閱讀來提升理解能力。而“讓學引思”理念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閱讀經驗,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獲取豐富的知識儲備。因為學習的過程就是鍛煉閱讀能力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則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和內涵。在“讓學引思”理念的助力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將得到明顯的提升。
寫作技能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能力之一。寫作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寫作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持續積累知識儲備,以獲取創作靈感。“讓學引思”理念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因此,“讓學引思”理念非常適合語文寫作教學。
一般情況下,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不少學生在語文課上總是昏昏欲睡。另外,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課本知識比較膚淺,即使不認真學習也能基本理解。這既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不專注,又影響他們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為了破除這種現象,教師要主動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將“讓學引思”理念融入課堂中,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語文較為枯燥,提不起學習興趣,他們更喜歡一些能夠動手操作或親身實踐的學科。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喜歡思考問題,他們缺乏動腦思考的習慣。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用表揚、獎勵等方法來激勵學生,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形成良性競爭。而沒有獲得表揚、獎勵的學生肯定不甘落后,他們會被激發競爭意識,開始專注于學習,希望以此獲得教師的肯定。教師通過類似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讓學生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當然,表揚、獎勵等方法只能激發學生一時的學習熱情,教師最終還是應該讓學生真正地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并將樂趣轉變為興趣,以此來獲取語文知識和提高語文素養。
“體驗式”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還能幫助學生轉變思維方式。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少,注意力和思維方式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教師應將傳統型教學模式轉變為創新型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出一種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環境。在情境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切實感受到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學生對語文的理解。例如,在講解《風》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先帶學生到戶外感受自然界的風,讓他們體驗春風和煦、秋風寒意的意境,再帶領學生回到教室朗誦這首詩。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室外感受風的同時朗誦這一首詩,讓他們真切地體驗詩歌的內涵與意蘊。在朗誦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感想并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根據這首詩的行文風格改編成另外一首描寫自然界其他事物的詩。這種“體驗式”教學環境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印象,是“讓學引思”理念的一種運用方式。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最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遇到不能理解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他們進行現場解答。這既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開展實踐活動有助于教師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這樣有利于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并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實踐教學與情景教學相結合,在生活情境中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增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中,有一篇習作是《我的奇思妙想》,學生要先提出一種易于實踐的奇思妙想,然后付諸實踐。有一名學生的奇思妙想是發明一種不用手撐就能遮風擋雨的傘。教師讓這名同學親自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并將創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在經歷這樣的具體實踐活動后,學生能鍛煉出更加扎實的語文讀寫能力。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提升自身素養與拓展知識面的重要途徑。只有博覽才能博識,閱讀是一種鞏固學習成果、豐富課外知識的有效手段。學生閱讀課外書的過程也是鞏固、積累知識的過程。通過課外閱讀,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不僅能獲取知識、開拓思維,還能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例如,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是非常好的閱讀素材。這類作品是一種傳達美好信念與優秀文化的載體,它們通過文字敘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幫助他們獲得知識、增長見識,使他們成為擁有思想深度的人。
小學語文在學生學習生涯中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對學生讀寫、表達、溝通、理解等多種能力的提升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創新教學方式,運用“讓學引思”理念,分析、改善語文教學的現狀,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收獲并以此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進而推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