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雪
(南京市建鄴初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
“任務單”模式是教師根據學習目標與學生認知需求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它的核心是通過任務達到學習目標,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
語篇(text)是指由一系列連續性句子構成的,形式上銜接、意義上連貫的語言整體。每一篇語篇都有一個主題思想。圍繞主題思想,我們應整體理解,找出文章結構,以及句子之間、語段之間存在的聯系。對語篇的情節走向、結構層次及細節描寫等方面進行分析的能力,就是語篇分析能力。
新課標明確培養初中英語閱讀技能的目的:能讓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根據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許多教師習慣性地先教授生詞,甚至直接讓學生機械記憶這些詞的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推測、判斷詞義的能力,甚至每天的閱讀作業都要手機的幫助才可以完成,毫無效率可言。這種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對于英語閱讀語篇教學,多數教師傾向于采取詞匯講解、文章閱讀、問題解答、完成練習的教學步驟,忽視了學生閱讀速度不一致的實際情況。對于閱讀速度較慢、閱讀量較少的學生來說,文章還沒有看完,有些同學就把答案說出來了,導致他們很難跟上課堂進度,長此以往,這些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會日益下降,對英語語篇的學習感到迷茫甚至抵觸。
結合中考要求,在初一講解語篇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分析語篇中長難句的結構,促進學生主動思考,關注長難句的用法,有效提高學生理解能力。例如,在講解“I seriously doubt that a computer will be able to do this even though the big data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長句時,筆者引導學生思考該長句的結構。分析得出,這是一個句中句,even though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包含在一個doubt引導的從句中。這時,我們就要關注關鍵詞doubt,分析其詞性——原來這是一個賓語從句。除此之外,教師可延伸課堂,要求學生看完文本之后,分析其中的長難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分析和思考,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英語閱讀中的難題,最終理解語篇意義,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測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學習策略,是根據文章的標題、問題、圖片、重點句等信息,對文章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的一種理性推斷。教師應合理地設計預測任務,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例如,在一篇有關how to keep the plants的科技類文章的講解過程中,課堂上,筆者先拋出問題:“How can the plants keep well when you are away?”學生給出幾條可行的建議:(1)把植物寄存在朋友家,(2)澆足水后放陰涼處。筆者追問:那到底對不對呢?文中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充滿好奇心,很有興味地到文中尋找答案。之后,筆者進一步提問:How many steps can we keep the plants well?Can you find it in the passage?學生深入文中,更加仔細地尋找線索,并總結出兩步。最后,筆者提問:How long can we keep theplantsif we use thisway?這時,一個靦腆的學生說出了答案:在文中的最后一行,“in two weeks'time”。這樣的閱讀方式和氛圍,既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又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杜威說,教學生的法子,先要使他產生疑問。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興趣,才能有所收獲。實踐證明,預測對提高語篇閱讀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
學生在對語篇的結構和段落關系的理解分析后,就進入對全文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理解的階段。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思考,對作者的觀點做出進一步的闡述、研判和推斷,甚至可以給學生布置實際操作任務,如在科技類文章中加入小試驗,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一篇關于孟加拉人用礦泉水瓶自制空調的文章時,由于原文是一篇枯燥無味的科技類文章,學生較難理解,因此在學生閱讀自制空調的步驟之后,筆者拿出一塊硬紙板,問學生有沒有礦泉水瓶。這時,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起來,一個學生按照文中步驟,成功做出一個自制空調。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學生更加理解文章內容。學生總結道:“我們要珍惜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條件,在物質豐富的時代下要好好學習。”英語語篇閱讀的實際操作,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的轉變,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驚喜。
中考的任務型閱讀是難度最大、學生失分最多的項目,學生往往不知從何入手。標題是對文章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中心思想的反映。結合文章的標題、小標題,我們能夠大致了解作者的意圖、語篇結構、文章的內容和結論等。如文章的標題是“怎樣幫助父母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那文章肯定會從某幾個方面談如何幫助父母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這時,我們要更注意文章的小標題。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注意銜接詞和過渡段的使用。銜接詞對語篇的理解有指引作用,是段落聯系和篇章的重要線索。常用的銜接詞表示連續、相反意義、因果關系、結果關系等意義,在過渡段和篇章結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as a result,what's more,in addition,moreover。教師如果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得分率,進而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自信。
總之,在“任務單”模式下,初中英語閱讀在教學方法上有了創新,在教學有效性上有了質的提升。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類型的語篇,采取不同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掌握文章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語篇教學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