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子怡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西安 710300)
社交媒體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產物,信息經濟時代,其已成為人們傳播和獲取消息的主渠道。微博、微信等APP被廣泛應用,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選擇自主創業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創業是拉動經濟增長與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力量,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國家設立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為高校大學生搭建了創業平臺,提供了多元的創業機會,為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提供了新契機。該政策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積累了有益經驗,產生了積極成效。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大學生帶來了良好的創業環境,然而在創業環境日益改善的今天,開放式社交媒體助力促進大學生創業也存在著一些難題。根據麥可思發布的《2022年中國在校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2021屆本科畢業生中,有4.2%的人選擇靈活就業,大學生靈活就業群體中近30%屬于依托互聯網平臺的新就業形態,主要包括主播行業、全媒體運營等行業。激勵大學生抓住社交媒體帶來的創業機會、開拓更多的創業渠道是當前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部分畢業生將目光轉移到利用社交媒體這種新興行業進行創業,社交媒體所具有的彈性工作性質也符合當代大學生對個性和創新的追求。高校畢業生對社交媒體的要求越來越高,以QQ、博客和網絡論壇為代表的傳統社交媒體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創業需要。大學生選擇社交媒體更重要的是可以經營多元化身份,近年來興起的自媒體為大學生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其打破了傳統媒體只能通過文字和圖片來傳遞信息的局限性,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共享,其自身的互動性、開放性、無邊界性等特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的出現,更是將社交媒體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而這些多元豐富的媒體迎合了大學生對熱點內容的興趣,社交媒體成為大學生生活中最主要的溝通和娛樂平臺,自發而迅速地分享和傳播使得傳統媒體紛紛把目光投向這一領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熱衷社交媒體并考慮將其視為發展事業,特別是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社交媒體作為一種傳播和營銷媒介,起到了明顯的幫輔效果。網絡創業形式多種多樣,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的創業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
一是借助社交媒體在網絡平臺上開店。這是很多大學生選擇的網絡營銷創業新模式,特別適合商業運作經驗不足的大學生創業者,其受到資金、店鋪及時間的約束小,具有門檻低、成本低、風險低、操作簡單、存活率高等優勢。隨著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大學生創業選擇性增多,部分大學生通過制作微信表情包賺取創業基金,部分大學生選擇在小紅書平臺分享自己的日常,吸引關注以達到引流效果,并在該平臺上進行直播或開店,還有部分大學生選擇用抖音平臺直播帶貨,這些方法拓寬了商品交易渠道,擴大了業務經營范圍。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開始將產品或服務與創業大學生合作,再通過社交媒體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產品或服務。
二是借助社交媒體創建公眾號。微信是一種免費的即時通訊工具,以其開放性和交互性特點受到人們歡迎,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它具有良好的社會功能和商業價值。互聯網信息化背景下,微信公眾號逐漸取代傳統傳播渠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也是大學生創業的重要陣地。很多大學生建立了微信號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將各種網上服務推送給訂閱用戶,使用戶隨時隨地獲取最新消息,用戶也可以在公眾號留言進行線上互動,發揮社交媒體平臺的特點和優勢。但由于部分訂閱用戶缺乏對動態信息的有效管理與分析能力,不能很好地發揮出公眾號作為社交媒體平臺特性的作用,這成為部分大學生創業探尋過程中面臨的一道難題。
三是借助社交媒體革新相關傳統行業。大學生是擁有豐富知識儲備和較高素質,具有創造力和充滿活力的精英群體,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在線上對相關傳統行業進行革新,部分學生會選擇將手工制品引流到社交媒體平臺上售賣,如設計手工藝品、自制甜品、自創品牌美食等,還會選擇在平臺上發布相關視頻,如教育類、音樂類、游戲類,還有人選擇成為專欄作家。很多學生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從業信息,這類專業時間更加靈活、工作場所沒有限制,可以在低壓力環境中享受自由并實現創業。
作為一種新興媒介,微博、微信、小紅書、B站等社交媒體具有開放性、互動性等特征,人們通過網絡信息交互進行交流與溝通,這種新型社交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推動了媒體發展。青年人成為了新平臺新內容創作的主力軍,其以社交媒體為載體進行創業,發揮了信息高速運轉的特性。
社交媒體有助于開闊大學生創業人脈關系網。人脈決定著創業成功率,通過人脈拓展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從業經驗和人脈資源,使其在選擇創業方式時更加理性,而社交媒體的創業可以為廣大大學生創業者帶來關注度和人脈優勢,網絡社交媒體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通過發布熱點話題來獲得關注,而這些關注度就形成了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人脈關系網,關注度越高越能最大程度取得成功。
社交媒體有助于拓展大學生創業路徑。現代社交媒體所具有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可以為大學生創業者帶來多元化的創業機會與創業路徑,為他們鋪就創業之路。對于大學生而言,任意領域都可以根據創業項目的指向性及自身知識儲備情況選擇合適的社交媒體進行創業,合理借助社交媒體的特性可吸引更多的創業者參與進來,從而降低創業風險。例如,大學生選擇在餐飲、美妝、游戲、教育領域進行創業,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小紅書、B站等發布熱點視頻或文章,將這些內容與其他產品或服務結合起來,從而引發廣泛討論和關注,借助這些熱點視頻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社交媒體有助于完善大學生創業鏈。基于智能化的社交媒體網絡平臺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也推動著大學生創業鏈條向更深層次完善發展。企業競爭日益激烈,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生產鏈才能保證其創業模式的先進性。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服務的完整度需求日益提高,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實現創業鏈一體化,借助現代社交媒體實現創業環節的良好融合,并提供能滿足消費者心理期望的高質量服務。
社交媒體有助于延伸大學生創業營銷方式。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創業的資金需求,很多大學生僅需投入少量資金,借助社交媒體平臺就能吸引到固定的消費人群。比如大學生自己研發的某類新產品,可利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推廣,以提高研發產品的知名度。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一些產品相關內容,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信息,這直接影響著消費者購買意愿,而社交媒體可提供有效信息并引導消費者主動購買相關產品。
社交媒體有助于開拓大學生創業知識技能。學生借助社交媒體可在任意時間、地點瀏覽了解新知識和新技能,積累更多的創業經驗和創業方法,增強創業能力。應在大學校園里舉辦各種創業大賽,“互聯網 +”平臺的建設可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機會,有利于開發大學生創新思維,磨練創業意志,提升創業能力。
社交媒體對大學生創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并存,社交媒體的存在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也令人們時刻被信息包圍,“媒介的獨特之處在于雖然它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有利信息與不利條件混雜在一起,社交媒體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其發展又給人帶來了很多困擾,如網絡詐騙、道德失范等。由于社交媒體監管力度不夠,網絡上被包裝過的虛假信息會吸引到一批積極創業的大學生,再加上其對于部分信息分辨能力不足,對創業活動認知出現偏差,存在被騙的可能。
社交媒體作為多種媒體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所傳達的信息、傳播對象與途徑具有開放性、多樣性與創新性等特點。《2021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96.1%的大學生都曾有過創業的想法和意愿,14%的大學生已經創業或正在準備創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是大部分大學生看好的創業領域。但對于風投資本,80%左右的大學生表示了解并不深入,符合風投機構眼中“準備好的創業者”僅有2.12%。可見,目前大學生的創業熱情高漲,但對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深入了解不足。
電子商務方面。電子商務是基于人們的需求而建立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交易平臺,可以通過分享成果以獲利,如在朋友圈、小紅書、微博分享,它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氣支撐,只需要保證自己分享內容的質量。從電子商務到直播電商模式,發布流程不斷簡化,實現了零距離和零成本溝通和交易服務,由此產生了全新的創業模式。而社交媒體積累的人脈有限,通過直播可吸引一定的人氣,大學生創業者只要保證定期定時堅持分享,就會形成流量經濟。
大數據方面。社交媒體可以發揮其智能化優勢,利用相關數據提供更加契合消費者意愿的人性化服務,通過數據庫使社交媒體平臺發揮更大的優勢,如預測流行趨勢,發布相應文章或視頻,準確分析受眾人群并精準投放,通過大數據預測消費趨勢、消費習慣等,利用這些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從而獲得利潤。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傳統模式中的創業方式通常以實體經濟為主,要想快速獲利必須借助各種媒體傳播,這樣的營銷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且傳播范圍有限,收效甚微。以社交媒體為載體進行創業,可選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使創業渠道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自主創業對于創業主體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渠道之一,人們創業理念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創業,以適應新時代需求。為做好社交媒體平臺創業準備,大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創業信息,雖然社交媒體平臺上擁有海量信息且傳播迅速,但是信息質量良莠不齊,難以分辨其真實性,因此大學生必須先學習創業知識,提升信息辨別能力,能夠預設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并給出初步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創業項目預設能力,熟練利用社交媒體規避創業風險。學校應開設科學、系統的課程,制定創業制度體系,為大學生創業起到指導作用。高質量的創業教育能夠奠定大學生創業理論基礎,要以社交媒體發展為依托,構建智慧校園并探索社交媒體與智慧校園融合之路,要通過搭建平臺來提升學生運用社交媒體創業的能力。
應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在社交媒體上引領正確的價值觀,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通過強化政府引導,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和資源。進一步強化社交媒體市場監管力度和業務監督機制,杜絕各種虛假負面信息,推動社交媒體良性發展,鼓勵更多大學生加入創業隊伍。
大學生創業為我國就業環境注入了新鮮血液,有利于緩解就業難的問題,從而轉變大學生就業結構。高校建立的創業平臺及社交媒體的運用為大學生提供了全新的創業環境,只有儲備創業知識,提升創業技能,積累創業經驗,發揮社交媒體的傳播營銷功能,才能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