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紅云
幼兒由于年紀尚小,未形成相對成熟的思想體系和認知體系。因此,教師如果及時對幼兒進行道德熏陶,就能培養其道德意識。幼兒園將傳統節日融入德育教育,能夠豐富幼兒在園生活,提高幼兒德育水平。
我國傳統節日眾多。這些傳統節日將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倫理道德以及風俗習慣等融入其中,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例如,春節吃年夜飯、貼春聯、請財神等,象征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家庭和睦,也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傳統節日不僅蘊含優良的傳統美德,還承載寶貴的精神財富。幼兒園德育教育中要注重融入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德育書面化是指教師將道德教育作為一種知識性的內容強制性灌輸給幼兒,讓幼兒在接收教育時更像是在學習某門課程。這樣書面化的道德教育,根本無法將道德規范真正融入幼兒的言行舉止中,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對幼兒來說,傳統節日文化是一些碎片化的內容,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傳統文化認知。為了更好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提高幼兒德育水平,教師既可以將傳統節日文化滲透到區域游戲里,也可以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課程實施中。
幼兒對事物的理解比較形象,很多停留在表面化、概念化、形象化的層面。傳統節日文化往往跟歷史背景聯系在一起,對幼兒來說是抽象的。例如,端午節吃粽子這個習俗,幼兒感興趣的是賽龍舟、吃粽子等。對節日的由來、歷史的演變以及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幼兒難以理解。
教師要根據不同節日的特點,組織幼兒開展一些特色活動。例如,在春節前夕,幼兒園門口張燈結彩,掛起了大紅燈籠;也可以動手制作有關春節主題的窗花、掛飾等,營造濃厚的新年氣氛。
在傳統節日中,教師可以滲透更多的活動內容。例如,在元宵佳節,教師可以給幼兒介紹一些特色的文化活動、風俗習慣和相關故事;教師帶領幼兒制作更多富有創意的花燈,增添節日氣氛,讓幼兒體會節日的樂趣。
在傳統節日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家園合力,引導家長參與活動。例如,在重陽節,家長和幼兒可以準備一些禮品和節目,到社區看望老人,讓幼兒在與老人的互動中,學會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傳統節日蘊含民俗民風。幼兒園可以邀請專家開展講座,組織教師學習傳統節日文化知識,增加教師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例如,在元宵節來臨之際,幼兒園可以開展一些有關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猜燈謎是我國流傳已久的一項文化活動,富有趣味,一直以來都是元宵佳節里最具特色的節日活動。猜燈謎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元宵佳節的節日氛圍感,還能讓幼兒感受文字的魅力,激發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