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彬
(單縣南城辦事處農業農村服務中心,274300,山東菏澤)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統,以農作物水分、養分需求為根據,在水中溶解肥料后,同步管理灌溉和施肥作業的節水農業技術。該項技術具備高效、省肥、節水、省工等諸多優勢,且因實現了微灌技術與平衡施肥技術的綜合應用,因此肥料養分利用率更高,以科學施肥取代了盲目施肥,能夠達到優質、環保、高效及高產的目標,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首先,大幅節省水肥資源。在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后,能減少水資源浪費的情況。由于傳統農業觀念影響頗深,目前多數玉米種植戶在實際種植中都還存在反復灌溉、施肥的情況,此類操作很難實現水肥的高效利用,且不利于優化玉米作物的品質。而通過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在信息化技術的助力下精準計算農田水資源及肥料的需求量,并以計算結果為根據展開科學配比[1],有效避免水資源及肥料的浪費。同時,在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后,還能節省一定的電力資源。此外,在水資源及肥料精準配比后,能消除過度流失的情況,可確保玉米能夠完全吸收。其次,提高玉米作物種植質量及產量。傳統農業觀念下的灌溉施肥,由于沒有涉及分析這一環節,因此玉米很難實現水肥的高效吸收,其質量及產量也很難得到有效提升。在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后,在精準計算分析的基礎上,能向玉米輸送足夠的養分,滿足其生長的需求,使其能夠快速實現質量與產量的提升。再次,保護耕地、消除污染。傳統灌溉施肥模式難免會嚴重危害土地和影響土地質量,造成土壤耕作層變淺甚至板結的情況。傳統漫灌模式中,水資源的需求大,土壤在水分的沖擊下會逐漸被壓實,其呼吸能力因此也會受影響,甚至會出現嚴重板結的情況,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同時,化肥施加過量也會污染土壤、空氣及地下水,造成難以彌補的后果。而通過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能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的基礎上,促進耕地質量的提高。在專用速效氮肥的運用下,結合分次少量補充的形式,不僅能及時向玉米提供滿足其生長發育需求的養分,促進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同時能減少肥料施加量,促進資源節省目標的實現,并消除土壤、空氣及地下水受污染的情況。
因此,在玉米種植中,有必要做好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工作,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育。同時,玉米種植戶也應當積極關注水肥一體化技術并大力應用,憑借該技術促進自身種植效益的提高,促進玉米種植行業的健康發展。
綜合目前玉米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情況,發現主要存在下述幾方面問題。一是國家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玉米大面積種植中,通過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實現水資源的節省,同時也能減少肥料的使用量,且有利于玉米種植水平的提高。然而,在應用該技術方面,國家在補貼標準推行上欠缺扶持,導致技術推廣中必要的經費欠缺,其推廣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最終導致玉米生產效率及產量水平等受到影響。二是推廣實踐中有輕技術、重設備的情況存在[2]。機械化種植方式盡管能促進玉米種植效率、產量的提高,然而新技術研發工作如果沒有受到重視,現代農業發展也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在推廣玉米水肥一體化技術過程中,灌溉設備、水溶性肥料及水肥一體化技術缺一不可,但是綜合目前各地區該技術的具體應用情況來看,依舊有重灌溉工程建設、輕新技術持續研發的問題,嚴格意義上的水肥一體化并未實現。三是技術研發集成有待進一步增強。水肥一體化技術整體應用水平偏低,特別是水肥一體化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應用不夠充分,其優勢發揮受限,導致玉米水肥一體化技術發展受到直接影響。根據我國目前該技術的集成性來看,仍需進一步增強,由于技術應用整體存在較高的要求,但偏小的研發力度對深入發展技術集成構成了阻礙。
要想做好玉米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工作,政府及相關部門就必須予以更多的重視,投入足夠的資金來研究與宣傳此項技術。農戶憑借務農基本上無法獲取太多的收入,無法達到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先進技術的要求。盡管也有部分農戶引進了該先進技術,但他們卻只完成了該技術一部分的引進,先進的生產方式未能深度融合傳統生產方式,反而降低了玉米的產量,最終出現大量經濟損失的情況[3]。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為困難農戶提供必要的幫助,以農村農戶生活實際水平情況為根據,推出科學、合理且具備針對性的政策,為農戶引進水肥一體化技術予以適當的經濟補貼,拓展該技術的引進范圍并加大引進力度。而在推出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可實施包含融資等形式在內的資金引進方式,吸引大量企業參與農村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投資,分散技術引進風險的同時,保障農戶與企業的經濟利益,加快農村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政府部門在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的基礎上,也需要著重開展示范培訓工作,以農戶為對象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幫助農戶樹立現代化種植意識,促進其種植質量的提高。由于大部分農戶對資金投入十分敏感,在應用現代化農業技術環節中,因面臨的設備費用較高而不愿引進,限制了種植水平的提高。此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采取示范推廣的形式,組織農業技術專業人員負責為農民講解當前農業種植中的問題與不足、現代化農業技術理論及優勢特點等,并傳授種植戶合理應對種植問題與不足的方法,即引入水肥一體化技術等現代化農業技術,提高他們對該技術的重視程度。在持續一段時間的組織與培養后,更多農戶必然會逐漸認可水肥一體化技術,并自愿引入該項技術種植玉米,如此即可實現該技術的有效推廣。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支持和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積極參與研發水肥一體化技術,同時做好專業研發工作室的建設,邀請水肥一體化技術領域理論知識充足、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一同參與研發,不斷優化此項技術,提高技術效益。運用現代網絡及媒體進行宣傳,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擴大農戶受益面[4]。此外,要注重研發技術人員鉆研精神的培育,組織他們前往水肥一體化技術實踐應用的場所觀察玉米種植在應用了技術后的產量、質量及效益,有效調動技術人員參與研發該項技術的積極性,夯實該技術不斷優化與發展的基礎。
在推廣應用玉米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過程中,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僅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做好技術示范培訓工作,還要持續推進生產組織新模式的探索與推行。如在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時,應以當地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推廣首選對象,通過樹立典型的方式,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引領作用,使廣大農戶能夠直接看到該技術的優勢,為后續推廣做好鋪墊[5]。同時,可面向基層做好專業澆水施肥、土地托管服務等組織體系的建設工作,為扎實有效地推廣此項技術提供保障。
在推廣應用玉米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過程中,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貫徹落實資金扶持、示范培訓、技術研發及新經營體系探索等工作。依托多樣化的宣傳途徑深化農戶對傳統種植模式的弊端與不足、水肥一體化技術優勢與特點的認知,使他們能夠樹立現代化種植意識,自愿參與該項技術的引進應用,幫助他們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其種植經濟效益,從而為玉米種植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