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陽
(江蘇省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215500,江蘇常熟)
當今是科技化的社會,目前的生產基本上采用自動化、機械化手段和方式,機械化生產在解放人們的雙手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有效地規避了生產過程中人為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為機械類專業就業前景較好,就業崗位多,職校較多學生在選擇時愿意學習機械類專業。如何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更好地培養機械類技能人才,以符合企業和社會的需求,是職業學校需要思考的問題。
校企合作就是學校和企業一起合作培養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最近非?;馃幔以谝欢ǔ潭壬掀鸬搅朔e極的影響。對于學校而言,實施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緩解學校的資金壓力和就業壓力,每一所學校的宗旨是立德樹人,但是學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更好地為國家作奉獻。但現在每年畢業生都在增加,所以整體的就業壓力非常大,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幫助學生減少焦慮,企業可以在學生畢業時給學生提供一些實習崗位,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本職工作,能夠通過實習工作學到更多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校企合作的目的性明確,培養出的人才實踐技能水平更高,因為在校企合作時企業會提出嚴格的要求,學校會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教學,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更有針對性,能更快地適應工作。和企業合作的學校也能夠得到一部分資金支持,這樣更有利于學校的發展,學??梢岳眠@部分資金購入先進的設備、聘請專業的教師,能更好地幫助機械類學生成長。
校企合作模式其實相當于學校和企業協調溝通后,學校專門為這個企業培養人才。對待這種模式,職業學校應該秉持著雙刃劍的態度去理性地看待,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會促進學生成長,并且也能夠推動學校的發展;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確實也給學生及學校帶來了很多消極影響。校企合作模式會導致部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針對性,過于注重功利性,部分學校在進行教學時只注重專業學科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還有一部分學校是完全按照企業的要求去培養人才,企業怎么規定學校就怎么做,缺少自己的想法,讓學校完全淪為了企業的附屬品,偏離了學校的發展宗旨,弱化了學校的本職工作。此種校企合作,培養出的技能人才只能適合這個企業,導致學生在進入其他企業后較難適應工作。
校企合作模式要求學生必須定期前往企業實習,并且有一些企業會有專門的時間要求,在實習期間不允許學生辭職或更換企業。這種情況下把雙向選擇變為了單項選擇,企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學生的選擇權得不到有效保障,這對學生的實習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另外,部分企業會利用學生實習的機會去壓低該有的工作待遇,付給學生的薪酬較低,不提供員工的福利,但要求學生工作的時間跟本企業員工相同。還有,機械類的學生從事的工作一般是跟大型機械有關的崗位,比如車床、數控等,這些工作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如何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個別企業在與學校的銜接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機械類專業現在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專業,而且就業前景也比較廣闊,所以報名的學生會非常多。機械類專業是一個大專業的總稱,可以細分為很多門類,包括自動化、機械設計等。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對機械類人才的要求也與時俱進,企業對機械類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除了掌握機械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就給學校的教師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所以學校必須主動適應企業的要求,多措并舉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當前,很多學校只注重于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而忽視了教師實際操作技能的提升,這樣會影響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效果。所以學校必須提升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要對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進行考核,以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在實際操作課程中必須注重學生操作細節,在學生出現失誤時及時采取措施保障學生的安全,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及時指導,并要求學生多次練習,必要時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以此保證實際操作課程的教學質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因此,學??梢酝ㄟ^校企合作從企業選聘一些資深的、有經驗的、有技能的兼職教師,引領學校專業教師提升操作技能,這樣才能更好使學生具備機械專業綜合技能。
目前機械類專業的考核評價仍采用傳統的考核模式,雖然兼顧到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但與企業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大部分職業學校都建有實訓室,在進行實踐考核時,可以讓學生實際去操作各種機械,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各種機械繪圖,利用計算機上面的軟件進行模型制作。但在此基礎上也應該考慮到企業方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和企業都是主體,所以不僅是學校需要考核,企業也需要考核。雖然學生在學校的實訓室中實際操作過一些機器,但畢竟時間較短,動作較為生疏,缺乏連貫性。而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學生鍛煉的機會更多,而且鍛煉的時間更長,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吸收,并且能夠真正地將知識用于實踐中。增加企業考核可以讓學生對機械類專業有更清晰的認知,可以讓學生在體驗實踐中懂得更多的設備維修知識,懂得如何設計機械圖樣,提升學生智能設備的軟件編寫及操作能力,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處理各種數據,進行各項計算。
校企合作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間,學校為此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擴大教學規模,提高教學效率,轉變教學方法,打造完善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學校的教學環境要根據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而調整,需要貼近企業的發展需求,在設置課程時征求合作企業的意見,為企業培養產品研發、設備創新、機械制造、設備操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切實提高學生能力以符合崗位要求。利用多媒體使學生認識物體作機械運動時的規律,利用軟件模擬技術讓學生運用這些規律解決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力學問題,讓學生能夠熟練地對機械構件進行準確的計算,保證工作的安全性。
校企合作模式已經成為大部分職校與企業的選擇,但是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國還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方面還不夠成熟,需要學校、企業和政府多方共同努力,針對當前存在的師資、實訓設備、校企溝通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加強合作、溝通,加大政府投入,有效化解存在的問題。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定期組織師生到企業學習,企業師傅到學校開展教學,真正做到理實一體,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快速提升自己的機械操作技能水平,這樣學校才能為企業培養更多高質量的專業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