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朱延濤* 張楚彬
(1.黑龍江省農墾管理干部學院 2.中鐵建青島投資有限公司)
根據國務院安排,財政部站在政治戰略制高點,于2020年1月到9月接連下發有關北大荒農墾“三個文件”,這是北大荒經過五年改革而形成現代公司制的天擇,在北大荒史上具有非凡的意義。
在1990年7月17日,邵奇惠省長根據省委的決定,帶領10人匯報團參加由陳俊生主持的國務院會議,匯報墾區財務由省級上劃中央預算和建設100億斤商品糧項目立項。這兩件大事,經過上下半年多調查研究論證,匯報準備充分,理由充足,意義重大,國務院會議當即拍板議定。
有三方因素:首要在農場總局,總局從墾區發展戰略高度考慮建設100億斤商品糧項目,請求財務上劃中央以理順體制。關鍵在省里,省從農業上新臺階發展農業強省的戰略高度,認識了農墾這兩件大事的重要性必要性關鍵性。決定在中央,中央從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的戰略高度,同意匯報的農墾兩件大事。
為此發專文:1.1990年7月31日,國務院發出國閱〔1990〕85號《關于聽取黑龍江省國營農場情況匯報的會議紀要》,議定墾區財務“從1991年起上劃中央,由財政部通過農業部下達”,議定百億斤商品糧項目“原則同意由國家計委立項”。2.1991年1月下旬,省財政廳和省農場總局,以分別文號向財、農兩部《關于黑龍江墾區財政預算指標劃轉問題的報告》,文時1990年12月26日。3.1991年5月4日,財政部以(91)財農字第55號《關于將黑龍江墾區預算收支指標上劃中央的通知》,收支兩項預算總額僅22279萬元。
農場總局突破運行15年財務體制的禁區,成為中央二級預算體制,延續30多年。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面臨北大荒現行財政預算體制的大背景,經過五年改革的北大荒必然追求現行預算體制更上一層樓。
財務上劃中央和100億斤商品糧項目立項,是北大荒全面快速發展的劃時代轉機。鼓舞著全體北大荒人,促使北大荒快速發展。開始于1995年,逐步向超常規跨越式快速發展。以糧食總產和生產總值這二項說明。
糧食總產,1995年突破100億斤,又不斷突破200億斤和300億斤,僅用16年突破400億斤。2020年北大荒農墾糧食調出量405.5億斤,占全國20%。這個比例在全省、全國是第一位,貢獻能力較大。現在北大荒糧食畝產突破千斤,超過發達國家,已取得“十八連豐”的好成績。
生產總值(GDP),1996年突破100億元,又不斷突破200億元和300億元,也僅用16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生產總值開始進入10%的穩步發展,又很快進入20%以上的連續10來年跨越式加速發展,而后轉入新常態發展。
現在北大荒不僅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同時駕駛現代農業航母進入全面快速發展期。農場新型城鎮化建設突飛猛進,城鎮化率達到85%以上,榮獲“世界農都”美譽。在北大荒全面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經過五年改革的北大荒必然懇求與快速發展相適應的財政預算體制。
2015年以來,北大荒在黨中央、國務院對農墾改革決策部署和省與中央有關部門領導下,圍繞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立柱架梁,謀篇布局,依次出臺系列的標志性、引領性、關鍵性改革舉措,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進行了空前的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對墾區兩次“特指性”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北大荒持續深入貫徹落實。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攻堅,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任務落實。始終把深化改革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建立符合國家戰略需要和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
北大荒經過五年積極改革,到2020年“實現政企分開、完成事企分開、推進社企分開”,公司制改制取得重大突破。按照現代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運行,新體制改革紅利在積極釋放。在北大荒現代公司制的大背景下,經過五年改革的北大荒必然請求與現代公司制相配套的財政預算體制。
第一個文件:2020年1月17日《財政部關于批復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公司制改制方案和改制后公司章程的通知》(財農〔2020〕1號),方案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基本原則等都體現了政治戰略,定名“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國務院授權財政部對北大荒集團履行出資人職責”,提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等。
第二個文件:2020年7月29日《財政部關于明確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意見的通知》(財農〔2020〕58號),經國務院同意,將公司界定為“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
第三個文件:2020年9月18日《財政部關于明確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關系的通知》(財農〔2020〕68號),北大荒農墾集團“列為中央財政一級預算單位(部門預算代碼:ΔΔΔ),由財政部直接管理,有關財務事項由財政部農業農村司負責歸口管理。”
一是賦予特別重要的戰略性改革意義:文中主題詞和短語,字字千鈞,為之一新。功能界定與分類,如“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重大專項”“商業類國有企業”,包括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列為中央財政一級預算、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等,還有公司改制方案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基本原則”等。這些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戰略性改革,讓北大荒進一步融入國家級發展規劃,是北大荒巨大的擔當,為國家戰略經濟,意義極其重大。
二是北大荒政治行動綱領的宣言:政治內容極其豐富,給北大荒劃出政治主軸線。是國家戰略層面的恢弘政治布局,是決定北大荒乾坤的政治大智慧大格局,是對北大荒政治行動綱領的宣言。明確北大荒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促進北大荒農墾提高政治站位意識,夯實北大荒國家戰略經濟的政治基礎。既是北大荒難得的發展機遇,更是沉甸甸的政治重任。
三是標志北大荒進入現代公司制的新時代:命名“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進入現代公司制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省委編制部門2020年12月19日下文撤銷“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推進北大荒集團現代公司制改革的落實。這是敏銳地洞悉北大荒的歷史規律,掌握主動,給北大荒的農業航母汲取前行的力量。
四是向北大荒集團投入了各方面的有效資源:包括投入難以估量的政治、經濟、管理等各方面資源。充分相信,北大荒農墾集團將以高效產出和對國家巨大貢獻來回報財政部的資源投入。
五是北大荒農墾集團具有優越的體制:特別是現行財政預算體制,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識讀“三個文件”:本質上是北大荒體制的轉折,特別是財政預算體制的根本轉折;本質上是北大荒治理的良方,包括出資人等方面治理的根本良方;本質上是北大荒戰略的大政,納入國家層面規劃糧食安全的根本大政;本質上是北大荒發展資源的有效配置,更好地促進北大荒更快發展;本質上是北大荒貢獻的指向,向國家和黑龍江省做出北大荒應有的貢獻。“三個文件”歸根結底:一是促進北大荒快速發展;二是促進北大荒多做貢獻。這“發展”“貢獻”兩項是“三個文件”必須實現的本質意義。
有著特別積極的現實和歷史意義的“三個文件”,無疑是北大荒事業建設發展歷史的標志性事件,極具歷史戰略性轉機,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北大荒人的心中構成一幅幅美妙生動的畫面,如一部非常豐富又精彩的影視大片發出光芒,將永久地存于北大荒的史冊中。
北大荒財會人員要進一步學習“三個文件”的精神實質,進一步做好有關方面的宣傳工作,進一步全面總結和研究北大荒的體制,進一步加強體制的改革監管,進一步樹立財務體制是經營管理的重心思想,進一步將“三個文件”有關效能落實到位。“三個文件”值得財會人員重新思考和研究。
北大荒的財政預算體制,75年來大致分為5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9年(1947-1955):省級、縣級、軍隊等多部門分別財政預算時期。這期間黑龍江地區是從五省制到一省制,北大荒農場開始有11個不同的系統實行多頭領導,形成多頭財政預算。軍隊如農建二師、鐵道兵開發北大荒,他們初始都是整建制移師,按原部隊預算撥款。
第二階段20年(1956-1975):中央級與省級分別財政預算管理時期。全省農場,除公安所屬農場外,其余的分屬農墾部和省農墾廳。1956年6月,國務院農墾部成立,于密山成立鐵道兵農墾局,作為農墾部的直屬墾區,實行中央級財政預算管理。1958年4月,成立農墾部直屬合江農墾局,實行中央級財政預算管理。1963年,成立東北農墾總局,實行中央級財政預算管理。1968年6月成立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開始幾年由沈陽軍區實行中央級財政預算管理。1973年10月兵團由沈陽軍區移交黑龍江省委和省革命委員會管理,實行省級財政預算,但是兵團計劃建設投資仍由國家計劃投資部門直接安排下達、生產建設重點物資仍由國家直供。1956年至1971年省農墾廳所屬農場,實行省級財政預算管理。1972年3月,省決定恢復和重建國營農場管理局,實行省級財政預算管理。
第三階段15年(1976-1990):省級財政預算管理時期。1976年2月,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成立,延續兵團后期的管理體制,實行省級財政預算管理,計劃建設投資由國家有關部門安排下達、物資由國家直供,形成財務體制和計劃投資體制、物資體制相脫節。
第四階段30年(1991-2020):中央二級財政預算管理時期。如上述,1990年7月17日國務院會議議定,將黑龍江墾區財務計劃從1991年起上劃中央,由財政部通過農業部下達。形成財務體制和計劃投資體制、物資體制相一致。這是經過15年的艱苦努力,專門出版了45萬字的書《北大荒永遠銘記——財務上劃中央研究專集》(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以紀念“財務上劃”25周年。
第五階段剛開始(2021-):中央一級財政預算管理時期。財政部文件,從2021年起,將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列為中央財政一級預算單位,由財政部直接管理。
了解研究北大荒財政預算體制的歷史演變,這是北大荒農墾財務體制長遠戰略大計的一項歷史工程。如何按改革的要求,符合北大荒“功能”的實際需要,正確構建相適應的現代公司制財政預算體制架構,是北大荒農墾集團管理特別的首要大事。
財務財政是北大荒治理的重要基礎和強力支柱。財務和財政預算體制,是北大荒再生產過程中,國家與企業、職工之間在財務管理、收入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責任、權限和利益。北大荒的財務財政預算體制,不僅是北大荒財務管理的重點,更是全部經濟管理體制的重點。歷史證實,凡財務在中央,“財務投資物資”管理相一致,北大荒就會很快發展。歷史上“東北農墾總局”如此,“省農場總局”中后期更是如此。
財政部把握時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變通趨時。“三個文件”明確構建和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相適應的財政預算體制架構。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這樣的財政預算體制,形成協調、和諧、規范效應,促使北大荒集團運行極其順利,積極釋放了多方面的紅利效應。在穩定北大荒改革發展的大局、順暢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提高北大荒宏觀發展戰略地位等方面作用突出。
我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首先是“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在改革開放35年后的2013年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等。后來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習近平為主任,主持的“中央深改委”會議有幾十次,體制還是深層次的改革。日前,“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些充分說明,體制和體制改革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北大荒的財務體制改革,亦然如此。
當前,進一步全面總結和研究北大荒有關體制問題,特別是財務體制是一項緊要的任務。要按改革的要求,總結和研究北大荒的財務體制。要總結和研究北大荒內部層級的財務體制。
“三個文件”來之不易,要在思想上十分珍惜和重視北大荒現行的財務財政體制產生的效能,無論是自身還是連帶的作用都是巨大的,隨著歷史的前進會更加證實。現在的目標應要高起點,按國資委提出的“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奮進。以更加宏觀和長遠的眼光,致力于北大荒內部體制機制規則的不斷完善,使其更合理更順應北大荒管理的共同需求,是北大荒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是北大荒財務工作長期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