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11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今年引領全球IPO發行數量受到國內寬松的貨幣環境及離岸資本市?場準入不明確的推動,中國公司今年在全球股票發行中位居前列。
依據路孚特的數據,中國公司今年在境內外市場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712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84.8億美元,但目前與美國公司173億美元和歐洲164億美元相比,仍要高很多。
在中國內地IPO數量增長之際,各公司和交易者正等待中國證監會和網信辦出臺管理赴海外上市、尤其是處理數據的公司的最新規則。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曼迪?朱說:“中國國內市場受全球波動的影響較小。從內部來看,中國通脹壓力較低,貨幣政策寬松,股市估值更具彈性。°
全球央行正努力應對通脹飆升,但中國的價格壓力相當溫和,利率也在下調。上海聯影醫療保健有限公苛今年發行了中國最大IPO,籌資16.3億美元,其次是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晶科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籌資16億美元和15.8億美元。
過去幾個月動蕩加劇促使全球投資者退出風險較高的股票市場,但中國市場一直相對穩定。數據顯示,自4月份以來,全球股票基金流出1440億美元,而中國股票基金卻流入213億美元。
不過,中國公司今年在海外上市數量急劇下降。數據顯示,中國內地IPO發行量僅下降11%,而中國在美國和歐洲的上市量分別下降97%和81%。分析師表示,海外上市數量下降是因為擔憂新冠肺炎疫情、與美國的審計糾紛以及離岸上市規則的不確定性所致。
“我們預計在二級市場估值調整的帶動下,國際發行量也將恢復。香港已經積聚強大的IPO渠道,當市場恢復到支撐水平時,將出現發行激增。”朱補充道,鑒于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在美國上市公司的復蘇將需要更長時間。(作者帕圖拉雅?穆魯加布帕西等,劉長煌譯)
環球時報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