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青
香港律政司21日致函所有外聘大律師,要求他們簽署承諾維護香港國安法。
據香港《巴士的報》22日報道,律政司刑事檢控科在21日的信函中,要求所有外聘大律師不要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并在處理外聘案件時要嚴格保密,不要牽涉任何利益沖突。所有外聘大律師須在12月5日前把簽署完的文件寄給律政司以確認回復。據悉,倘若拒絕簽署,可能被剔除外聘大律師名單。
在香港,律師一般指事務律師,沒有出庭資格,訴訟律師或出庭律師被稱為大律師。那么“外聘大律師”又是什么行業?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傅健慈2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解釋說,外聘大律師(也稱外判檢察官、檢控官)是指由香港律政司聘請的大律師,他們以“單案”形式,代表香港律政司處理刑事檢控或民事訴訟案,并不屬于律政司的雇員。換言之,外聘大律師等于是律政司在自己下屬的檢察官以外,額外聘請來做某個案件檢察官的律師。
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陳曉鋒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根據香港律政司網頁,刑事檢控科邀請執業超過5年的大律師及律師申請選入外聘大律師名單。2020年報顯示,外聘大律師處理的刑事案件有1609宗。通常如果律政司需要專家協助、而司內又沒有所需人才或無合適人選可代表港府出, 民事案件庭 律政司會外判部分刑事和。
律政這次的要求,對香港法律界有什么影響?傅健慈提到,香港法官(包括外籍法官)、檢察官和政府律師都是公務員,他們都應遵守港府對務員承諾國安法的要求;但外聘律師等職業,不屬于公務員范圍,因此此前沒有簽署國安法承諾書的要求。但是即便如此,香港國安法對于法律界人士需要遵守的規定也有嚴格的要求——根據香港國安法第63條的規定,擔任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私隱,應當對案件有關情況予以保密。傅健慈表示,這是第一次由香港律政司要求外聘大律師簽署承諾書,目的是提醒外聘大律師必須“保密”,如果有違法行為出現,便是明知故犯,必須予以依法嚴懲。
陳曉鋒表示,要求外聘大律師簽署承諾,實際上是律政司一種善意的提醒,要求外聘人員與普通執業人士一樣,不偏不倚執行職務,不受政治立場影響,從而確保外聘大律師的專業水平。他提到,基于國安法的應用范圍,法律上原本也有明確規定?!?/p>
環球時報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