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汶鈺 孫鴻雁(昆明理工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
通過觀察法、訪談法來了解用戶對兒童車的真實需求,以及對其設計現狀、使用群體做出相關調研及研究,通過結構的改良,即在兒童推車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腳蹬車結構,變換成為腳蹬車繼續使用,延長兒童車的壽命,對現有兒童車進行改良設計。
以此實現兒童車的多年齡段使用,促進兒童車資源被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鼓勵家長們追求高品質、高質量、健康的可持續理念,同時也達到節約資源的設計目的。
隨著三孩政策的發布,新生兒的數量在逐年增加,我國提倡的對外開放政策為兒童車開拓了廣闊的國際市場,據調查,2014年到2022年兒童車的產量逐年遞增,社會對于兒童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由此可見兒童車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大。
由于現階段快節奏的生活,高消費與高壓力的大背景下,對于兒童車的市場需求量也進一步加大。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多數家長更加關注兒童的成長,包涵孩子的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家庭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兒童消費支出與日俱增。
對于新手爸爸媽媽來說照顧孩子壓力大。即一款可持續使用性價比高的產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兒童車可以釋放雙手,減輕照看孩子而帶來的疲憊感。我國的兒童車出現歷史悠久,從明代開始我國便出現了嬰兒車到現在一直廣為使用。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兒童車制造國,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兒童車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經過對目前兒童車現狀的研究發現,使用兒童車帶孩子頻率較高的是女性,由于生活節奏持續加快,人們工作勞累,帶娃也成為一大難題,兒童車就成為了兒童的剛需產品。兒童車的發展前景廣闊,社會需求量大。
選取質地、色澤、厚度較為均勻的鳳尾魚片,裁剪成規格為20 mm×20 mm大小,舍去峰值(魚骨的硬度),選擇3.5 s時的觸發力值為魚肉的硬度。將樣品置于測試平臺上,刀具垂直于肌肉纖維的方向進行切割實驗。每測一個樣品后均需對探頭以及測試平臺進行清潔[11]。TPA測試條件見表3。
從孩子嬰兒時到長大,兒童車的使用包括:兒童推車部分、前后雙腳踏車與兩輪車三個階段。現有的兒童車品牌在功能結構方面具有許多的相似性,在兒童車在設計中不僅要考慮結構還要考慮美觀和安全的問題。在結構上,兒童推車要實現可組合與拆卸,滿足不同年齡段之間的轉換,著重考慮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這些都需要建立在產品功能和結構上具備較大關聯性和相似性的基礎上,才能得到時間上的延續。
兒童車作為兒童必不可少的“童年玩伴”,車身的技術與工藝也是兒童車不能忽視的重要點,不同的材質,車子的質感也有很大的區別。通過對市場上的兒童平衡車、滑板車、兒童學步車進行調研,分別分析了它們的技術、工藝和優缺點。
根據對市面上現有兒童車調研發現,兒童車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焊接、沖壓等工藝在傳統的兒童車生產制造中得到應用,兒童車制造所使用的材料愈加豐富,其中高碳鋼材料對比鋁合金材料以及鈦鋼材料成本高但是對于兒童車性能提升起到巨大作用,高碳鋼材料重量較輕,材料自身密度高抗壓能力更強,可以使兒童車更加穩定和安全。
本次設計整車采用系統避震,車架使用鋁合金材質,布套部分是塔絲絨面料,具有防曬,防靜電的功能。
針對目標用戶人群,定位精確的設計風格,考慮用戶人群的習慣與應用心理等方面。設計風格的更新迭代與周而復始始終離不開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的需求,對市場上兒童車進行設計風格的調研,分別選取了五種設計風格不同的產品對它們的造型、色彩以及設計風格進行了調研分析,通過對于市場現有不同品牌兒童車的造型、色彩和設計風格分析發現,造型方面,傳統的兒童車在外觀上較為普通,新穎獨特的造型較少。色彩方面,考慮到兒童的天性和對色彩的辨識度,采用色彩亮麗的顏色,同時也注重了顏色的搭配和調和,以更好的被兒童和其父母接受。設計風格方面,MINI型和簡單型在造型上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較為普遍,缺少創新,集中滿足于原始功能。
認知科學家唐納德.諾曼曾提出:“當產品為令人更放松、更愉悅的場合設計的時候。通過令人愉悅的、具有美感的設計可以增強產品的適用性。所以本次設計中參考和吸收現有產品優秀特點,并在設計風格方面使用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色彩上,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使用符合兒童審美的明亮色系,來滿足大多數人的審美需要。
造型設計是兒童車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造型特點,但不是每一個造型都是漂亮的,美好的。那么對兒童而言,什么是最好的造型呢?
首先,設計者要根據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來設計。首先是幼兒期,處于沒有多少思維能力的時期,但行為上又表現出活潑好動的生理特點,對具象的形態表現得要積極的多,有實驗證明,夸張的形態與規則的形態放在一起,幼兒會主動去摸具有新奇感的造型,而規則的形態則激發不了他們的興趣。因此,兒童車的造型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貼近自然,與生活息息相關。
其次,是學齡前期,這時候的兒童生長相對緩慢,智力發育趨向完善,這時候的孩子具有求知欲強,好奇,好問,好模仿的特點。兒童基本具有自己玩耍的年紀,不用再讓媽媽推車出游,自己可以騎兒童車出門。再就是學齡時期,此時兒童的體格發育穩步增長,肌肉發育加強,動作比較精巧。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獨立的兩輪車是這個時期兒童的首選車型。
最后,設計者還要考慮父母的心理特點。通過產品傳達他們的思想,展現成人也具有的表現欲,造型的趣味性和色彩的鮮明性還能帶給孩子和成人共同的快樂,易于親子活動的進行。另一方面,在對兒童車進行大膽設計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功能性和安全性。形式與功能的統一永遠是設計界永無止境的追求,功能影響著造型,而造型也制約著功能,這兩者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兒童車的產品定位決定了產品的造型和功能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不難發現,成功的設計案例都具有鮮明的造型又具有啟發、益智的功能,造型中加入功能的設計,能適應多種年齡段的兒童。同時,對于兒童來說,產品的使用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喪失了安全性,那么造型奇特,趣味性濃的產品也失去了購買的意義。家長們在考慮兒童車性能安全的方面還要兼顧使用方式的便捷性。嬰兒車車架采用鋁合金材質,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很強的支撐性能,并且輕便,綠色環保,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環境污染同時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
為兒童設計的兒童車的消費群體主要是70、80、90后,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在這些消費群體中,消費者購買兒童車的目的一方面是滿足孩子的日常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方便家長照顧孩子。
設計產品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目標用戶定位。每個年齡段的目標用戶,對于產品的需要度也不相同,如果沒有精確的用戶人群,產品很難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如果盲目的做產品設計,只會讓產品在市場中完敗。因此對兒童車的消費群體進行的調研和分析,選取了價格從高到低的五種品牌兒童車,進行價格和使用方式以及消費群體的分析得出好孩子等兒童車的價格偏高,性能好,安全性高。HEAD SHIP兒童車的結構靈活,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變換車型。但現有的產品也僅僅是在兒童某個階段使用,沒有考慮兒童的成長周期,會造成后期的兒童車閑置和資源的浪費。通過對消費群體的調研發現,80后女性群體是兒童車消費的主體,90后女性群體占一小部分,95后女性群體和70后占比比較平均。因此,此次設計的目標人群為80后女性的主要消費群體。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我國兒童的數量在持續上升,嬰幼兒規模突破兩千億,兒童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現有家庭對孩子的關注度也升高,兒童車成為必不可少的兒童玩伴,兒童車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大多數家庭的兒童車都會產生閑置的問題,此問題的處理有的家庭將其丟棄,或繼續放在家中閑置,有的贈予親戚繼續使用。但是在二次使用中存在,兒童車質量的安全隱患。
審美偏好:消費者大多注意兒童車的外觀,富有童趣色彩的兒童車更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在設計兒童車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兒童的心理認知能力,簡約的外形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特點。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按照成長型兒童車的設計原則進行對設計要素的有機整合,體現出成長型童車的安全性、趣味性、實用性。
心理因素(0-3歲幼兒):對于0-3歲年齡段的兒童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管在心理還是在生理上都是發展最快的階段。父母在購買兒童車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興趣,考慮到產品的安全性和教育性,對于幼兒來說接觸新事物是很重要的。
心理因素(3-6歲兒童):對于3-6歲的兒童來說,這個時候正是兒童學習和接觸新事物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兒童的認知能力,兒童車不僅能夠陪伴兒童玩耍,還能充分鍛煉兒童接觸和學習新事物,更重要的是考慮到產品以兒童的安全為主。
心理因素(6-12歲兒童):對于6-12歲的兒童來說,這個時候是兒童的學齡初期,重大的變化是,以游戲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以學習為主。這一時期的兒童從家庭或幼兒園轉變到學校的過程,更應該注重兒童的心理變化,不再是之前的規規矩矩,此時兒童具有自己的小個性。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分析總結,得出兒童車的重點使用人群是2-6歲的兒童。兒童車結構改良的設計方向:一是兒童車與兒童腳蹬車相結合,使兒童車可以繼續使用。二是通過對底部旋轉結構進行改良,前后座椅可以自由旋轉調換,方便帶兒童出行。通過考慮落地性與兒童心理,制定如下方案,可根據嬰兒的年齡變化,不斷進行結構調整,易拆裝變換,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使用需求,延長兒童車使用壽命,綠色環保,循環使用,同時也達到可持續使用的設計目的。
通過考慮可持續性與工藝的實現性,制定如下方案。在兒童座椅部分,坐墊采用防滑材質,在兒童騎行過程中起到保護作用,與桿鏈接靈活,方便使用,同時遮陽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陽光和防雨。在兒童車車把上運用了人機工程學,可以根據兒童的自身需求調節高度,調節出符合兒童自身的尺寸。
在后把手上,車把內外側都有凹凸物固定,防止兒童在騎行過程中手滑,車把中間部分采用防滑材質,安全可靠。內部轉換結構,結構變換的固定裝置,可以通過此結構將兒童車的座椅進行前后的轉換,變換前后結構固定結實,安全可靠。腳踏板,可以讓孩子上下車方便,同時車子在深溝陡坡底盤不夠高,與地面接觸,以示警告,也可以在兒童平衡車的外觀上帶來美觀的效果。
可持續設計理念在兒童車改良設計中的應用,可根據嬰兒的年齡變化,不斷進行結構調整。易拆裝,靈活變換,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使用需求,延長兒童車使用壽命,綠色環保,達到可持續使用的設計目的。
本次研究通過結構創新,可以將兒童車和兒童三輪自行車之間相互變換。兒童車產品遵循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根據2-6歲年齡段需要而轉換成適合兒童需要的車型。兒童車遵循安全、舒適的原則,符合人機工學的理念。且符合兒童的心理認知,可以變換兒童三輪車,提升兒童的樂趣和自主運動。
在此次設計研究中,通過對于幼兒園、小區、商場等場所進行調查訪問,收集了人們在購買和使用兒童車時出現的問題,找出兒童車的優缺點,并對于兒童車進行改善。
用頭腦風暴法對兒童車的設計尋找靈感,經過調研和構思,本次兒童車在可持續的理念上進行創新,造型方面采用結構創新,考慮降低能耗資源的設計思路,讓產品具有可調節化特性,能適合多個年齡段的孩子使用,隨兒童一起成長,考慮采用組合性的模式,在材料方面堅持綠色環保,在結構方面可根據兒童年齡和身體發育情況變換車型,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