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健
(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江蘇 南京)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國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注度在不斷提升,各學科教師也在積極研究并實踐新的教學方法,以求提升學科教學成效。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學科知識,講述學科教學內容,而且還需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對于高中生物學課程教學而言,采取生活化的課程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好地、更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學學科的概念,還能啟發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周邊環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高中生物學學科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要為學生詳細地介紹有關的生物科學知識,而且還要密切關注并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對此,需要教師在教學期間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方式,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處。本文將結合生物學教學實例,從多個方面探索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當下,一些高中生物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一些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學教學時,通常會在課前或者教授重點知識的時候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并沿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來回答問題,以此強調并反復說明生物學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但與之對應的是,學生認為教師是強行將生物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導致很多學生無法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系,甚至很多學生對生物學知識不是很了解。而教師要想構建生活化教學課堂,調動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研究的熱情是非常困難的。任何一門基礎學科都需要問題論證的教學過程,良好的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需要學生有更多的問題論證,而當前生物學這門基礎學科的很多論證過程、結果以及原理都來源于現實生活,需要高中生物學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將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連。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應用到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能有效改變高中生物學課程內容單一的情況,使之變得豐富多樣,有效幫助高中生學以致用。特別是在當前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生物學教學內容都迫切需要實現高度的生活化這一目標。所以,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多種生活化生物學教學策略,密切聯系高中生活、科學知識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創設良好的生物學教學活動情境,活躍高中生物學教學的課堂氛圍,始終堅持教學立足于廣大學生的學習實際與學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的生物學學習心理需求進行科學分析,給予學生心理引導,讓其主動深入探究生物科學現象中所蘊含的相關生物學基本原理,并以此促進學生生物學應用知識能力和綜合科學素養的不斷提高。
改變傳統授課者的教學方式,將以往較為傳統的、概念化的教學方式轉變成生活化的互動討論授課。高中生物學教師作為生物學科知識的教授者、傳遞者,在教學討論過程中,要將生物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并讓學生就提及的相關生物學知識展開討論,從而真正達到對生物學學科相關知識的深入理解,當學生自發地深入了解和學習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如學習一些關于哺乳類動物骨骼和冬眠的重要生物學知識點時,教師可就此為研究案例,列舉一些與之相關的生物學知識。如蛇、松鼠、熊、蝙蝠、刺猬等,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而這些動物在冬眠的時候,呼吸幾乎都會停止。貓實際上是怕冷的動物,寒冷的季節也會進入“冬眠”,但與這些冬眠的動物相比,則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表現上來看,更多的是一種犯困的表現,因為畏懼寒冷而將身體蜷縮,并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不愿意活動。部分動物在進入冬眠時,為了找到能留下來并移動的溫暖場所,會率先行動。其并不是完全睡著,只是在那里休息。即使身體上沒有動作,耳朵也能活動,這是確保自己安全的情報源。而利用這些知識開展生物學教學活動,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習生物學知識,真正體現生物學教學的生活化。
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體現生物學和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生物學的基本主題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自然生物學的基本概念,人們的自然生活及其各種自然生物的生活過程。為了鼓勵各年級學生持續集中于現代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學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依據對應的主題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加強理解現代生物學新的基本主題,同時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整合和實踐能力,并實現獨立思考問題,重視各生物生存過程的學習目標,從傳統生物學的視角理解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其中一些基本的生物學原理。
如在校師生共同學習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這一基本知識點時,可以優先考慮讓學生或者與家長至少提前一天實地調查觀察身邊的各種植物。再在課堂教學中詳細表述,植物在沒有充分光照環境的情況下雖然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光合作用,但與光照環境下的光合作用程度相比差異較大,且還受到自身呼吸作用的影響,因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方面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學生臥室活動期間,不應當把過多的植物放置在同一位置,如果將植物同時放在一個學生臥室就需要及時對其進行合理的保溫換氣以及通風,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在臥室睡覺時的睡眠以及環境生活質量。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例子,讓每個學生充分體會到植物確實可以帶來大量的氧氣,因而,學生或者學生家長都可以在自己的小房間擺放一些植物,植物產生光合作用后,則會提供一定的氧氣,改善室內居住質量,并幫助人們的呼吸與睡眠。
為學生添加有趣的實驗,例如,教師和學生學習觀察植物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基本知識時,需要學習并理解顯微鏡的安裝,植物細胞的切片與染色等知識,植物細胞的解離、漂洗、染色等知識。將植物切片放在顯微鏡上觀察實驗結果(實驗的詳細過程此處不作敘述),讓所有學生積極參加實驗的采樣、制作和實驗結果的觀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目的是讓所有學生都能更深地學習和理解生物學實驗的知識。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深刻認識與學習生物學實驗相關原理,可通過DIY 的方法學習生物學實驗的指導方法,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生物學實驗相關知識的學習熱情,通過成立活動小組,所有學生都可以通過各種獨立的實踐探索活動學習高中生物學知識。如果不能開展實驗教學活動,高中生物學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就生物學知識與實驗各環節問題進行思考,并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形成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學生在表明自己不同意見的同時,會傾聽其他學生的不同意見。這不再是單純地接受教師教學,而是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對相關生物學知識進行思考,不論是學生自主思考還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進行思考,都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方式,使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認為生物學知識可以從課本中直接獲得,而是要在生活中獲取,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式來獲得。如隨著信息時代的持續發展,可通過在各種多媒體或大屏幕上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觀看,將信息傳遞給學生。并將其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從以往的教育經驗分析,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在看待某種事物時往往具有不同的視角,這樣一來,對事物的評價就有差異。尤其是在當下社會環境中,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學生的視野逐漸打開,很多學生開始通過網絡吸收新知識,因此,學校也積極應對新時期教育環境的變化,將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像等資料讓學生展示包含生物學知識的生活景象,從而指導學生將知識進行分類,將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并切實通過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生物學中細胞繁殖的視頻素材,從而讓學生對生物學中細胞的繁殖有直觀的印象,讓學生在觀察中總結知識,直觀地理解以往過于抽象的理論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體的細胞結構以及人類的成長過程。此外,在課堂情境當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提問或采訪,讓學生講述對以往某類生活知識的認知,以及在學習了生物學課程以后有什么樣的認知變化等。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在課堂當中加以運用。
對于未來我國高中生物學的教學而言,必須全面貫徹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進而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高中生物學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并加以改進,更好地開展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教師要利用現代社會學和現實生活中的諸多條件深入研究學習如何引導學生應用高中生物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化教學的管理過程本質上來說就是學習與生活相聯系,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的生物學教學時,需要以廣大高中學生現實生活與自然世界生態環境條件為基本前提,著眼于高中生的學習和現實生活,并通過合理運用多項教學措施引導學生不斷學習。
生活化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驅動學生專業知識體系的構建,因而教師在實施具體的教學方式時,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流程與生物學科知識來構建生活化教學為導向的課程內容。要將教學與自身生活實踐相互聯系,激發廣大學生的求知欲,驅動學生所學專業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促使學校全體師生的教學課程內容不斷豐富,充盈廣大學生的學習經歷與生活經驗,豐富廣大學生的精神文化情感與實踐體驗,為廣大學生追求終身職業可持續發展以及追求實踐真理奠定良好的專業知識基礎,為其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
對于高中生物學教學而言,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方案有很多種,包括讓學生通過種植植物的方式來探究植物的特征,或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細胞分裂等基本生物學概念來回顧自身成長,從另一個視角看待生命的本質等。人生必然存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存在一定的磨難與光彩,將人生與生物學知識、自然界相聯系,人生也就如同是色彩鮮艷、綠色的自然界。在整個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必須整合教育資源,將有關高中生物學的知識相聯系,將生物學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創建生物學學習小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鼓勵學生探究生物學與生活的奧妙,而這也能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知識學習的好奇心。為了能自主從事探索性學習,勇于探索未知領域,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的學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到自然界中探究生物學奧秘,從而提升學生對生物學課程的積極性,以這樣的形式進行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研究生物學的興趣。
現階段,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及新課改相關教育教學政策的推進,讓高中課程教學質量得到了實質性的提升。在高中生物學理論課和實踐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化教學的積極性,可以有效喚起學生對學習高中生物學及相關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從而主動學習生物學課本知識以及通過網絡及時查詢課程教學內容,探究生物學基本知識及相關科學研究現象等,這樣不僅可助力廣大學生深入、系統性地研究和理解生物學問題,而且還可以有效培養廣大高中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相關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