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懷玉
(山東省曹縣曹城街道辦事處中學,山東 曹縣)
如何利用傳統體育資源搞好初中體育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筆者結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太極功夫扇課程開發的探索與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不可否認,現在我縣初中學校硬件設施建設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但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教學所需要的各種體育器材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如何因地制宜上好初中體育課,仍然是相當多的學校需要面對的問題。
誠然,我們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教育行政部門還是各個學校的領導還沒有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來看待體育課教學,現在很多學校體育教師的待遇沒有文化課教師的待遇高,在考核與職稱評審中都處在邊緣化的境地,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按國家課程方案規定,體育課課時初中是每周三節課,要求每天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時間,各個學校能完全達到的占極少數。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可一些學校與教師還沒有站在這個高度來認識教育,來上體育課。相當多的教師在上體育課時生搬硬套,沒有顧及學生自身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把體育課堂上成簡單、機械、枯燥、單調重復的體育運動。或者是平時把體育課上成“放羊式”課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九年級臨考試的前半個月,對女生進行800米、男生進行1000米訓練,讓學生為了考試而鍛煉,實際也無法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
通過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課,是因為很多體育課就等同于讓學生跑跑步。因為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很少讓學生開展排球、籃球等活動劇烈的項目。體育課的單調與乏味,致使一部分學生上體育課時就想偷偷地溜走。上體育課時,一些學生講“個性”,不穿運動服,也不做準備活動。一是做起動作來受限,影響運動與學習效果。二是沒有經過熱身就進行劇烈的活動,致使出現各種扭傷等現象。還有一些學生嬌生慣養,冬怕冷、夏怕熱,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我縣的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種類單一,反反復復老是同樣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缺少了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曹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武術之鄉”的美稱,大洪拳、小洪拳、太極拳等武術項目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而太極功夫扇汲取了魯西南地區傳統武術文化的精華,融太極拳、京劇、舞蹈等傳統文化項目于一身,載歌載舞,顯得活潑新穎、情趣盎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將太極功夫扇引入初中體育課堂,有助于讓學生感受太極功夫扇魅力,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筆者參加工作30年來,一直從事初中體育課教學工作。通過對近五年來初中生體質健康報告的研究發現,學生體質普遍呈下降趨勢。一個身體素質差、沒有良好精神狀態的中學生,將來又如何能承擔起建設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相比較而言,經過簡化的太極功夫扇通俗易懂,對身體協調性、樂感、體力要求并不是特別高,即便是接受能力一般的中學生也可以很好地參與進來。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太極功夫扇教學,讓學生有了上體育課的興趣,鍛煉了學生身體,展示了學生特長,增強了文化自信,促進了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與全面發展。
通過所在班級調查,發現中學生學習外在壓力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把自己的理想強加于孩子,十分在意孩子的成績。二是學校想盡一切辦法、窮盡一切手段追求升學率。三是社會上仍認為上學讀書考大學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而在初中體育課堂上開設太極功夫扇課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壓力得以緩解與釋放。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動作與不同風格的音樂動作融合在一體,最大限度地以身體動作表現出力與美的形象,讓學生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中。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開發太極功夫扇課程的想法來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北京奧運會后,太極功夫扇在國內健身運動熱潮中逐漸興起,筆者也參與太極功夫扇的健身運動。通過幾年的學習與鍛煉,發現練習太極功夫扇對身體大有好處:一是改善身體機能狀況,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促進有氧代謝,刺激內臟器官運動。二是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增強人的協調性。三是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起到健美身材、愉悅身心的作用。同時,通過自己參加一些可表演的社會活動,向周圍的人傳授太極功夫扇的基本套路,提高自身身體素質,豐富自身生活,也為全民健身事業做出貢獻。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何不在自己的體育課教學中,教給學生太極功夫扇呢?
從應用價值來看,對于初中生來說,太極功夫扇運動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一套太極功夫扇表演下來器械方面只需要一把太極扇,成本不高,學生家長可以承擔。
其次,學生在很小的場地就可以進行練習。太極功夫扇運動所帶來的價值對學生的身體發育以及心理等多方面都非常有好處。因此,將太極功夫扇作為初中生的特長加以培養,可以使學生提高自信心并敢于挑戰,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再次,一些中學生遇到事情不知怎么辦才好,優柔寡斷,沒有主見,不夠勇敢,對父母、對他人依賴性強等。
恰恰太極功夫扇運動剛柔并濟,能夠培養學生的決斷能力,提升抗挫能力,并且這項運動能夠讓學生多交流、多學習,少玩手機,性格變得開朗、陽光,身體強壯有力。
編寫太極功夫扇課程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與平時對太極功夫扇的了解,結合太極功夫扇的內容,在學習他人成果的基礎上,筆者編寫了太極功夫扇課程一套,總體共分六段。
第一段包括起勢、斜飛式、白鶴亮翅、黃蜂入洞、哪吒探海、金雞獨立、力劈華山、靈貓撲蝶、坐馬觀花。
第二段包括野馬分鬃、雛燕凌空、黃蜂入洞、猛虎撲食、螳螂捕蟬、勒馬回頭、鷂子翻身、坐馬觀花。
第三段包括舉鼎推山、神龍回首、揮鞭策馬、立馬揚鞭、懷中抱月、迎風撩衣、翻花舞袖、霸王揚鞭、抱扇過門。
第四段包括野馬分鬃、雛燕凌空、黃蜂入洞、猛虎撲食、螳螂捕蟬、勒馬回頭、鷂子翻身、坐馬觀花。
第五段包括順鸞肘、裹鞭炮、前招勢、雙震腳、龍虎相交、玉女穿梭、天女散花、霸王揚旗、行步過門。
第六段包括七星手、攬扎衣、捋擠勢、蘇秦背劍、摟膝拗步、單鞭下勢、彎弓射虎、白鶴亮翅、收勢。
經過向學校匯報,報縣教研室備案。2019年秋季開始在七年級四個班實驗開始學習太極功夫扇課程。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確立了教育目標與教學的基本思路。教學既要達到初中生每天的活動量,又能鍛煉學生的耐心并促進其力量的發展;既要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又能使其在學習之余達到放松的效果,不僅如此,借助太極功夫扇的表演性,每逢佳節組織學生表演節目,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還可以培養他們高尚、張弛有度的性格,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
針對初中體育教學太極功夫扇課程開發應用實踐的教學對象是中學生,他們的模仿性比較強,筆者先從四個班級中選取協調性與樂感較好的8名女生、4名男生,采取示范教學法。一邊示范,一邊進行詳細的講解;先是單人演練,再是集體演練,最后再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習演練。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競賽或者是校內表演,讓學生展現了自我,增強了集體榮譽感與學習成就感,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也受到了學生、家長、學校領導的認可與表揚。
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的太極功夫扇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教師乃至全縣體育教師逐漸轉變教育理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為學生創造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意識,達到身體與心神內外兼修的效果,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