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
(臨潭縣羊永九年制學校,甘肅 臨潭)
化學是一門從初中才開設的學科,該學科對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和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當前初中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化學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化學元素史的引導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對初中化學的興趣。化學元素史能夠讓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化學,有利于帶領學生揭開化學的神秘面紗,拉近學生與化學學科之間的距離,對學生化學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本文重點探究初中階段化學元素史的教學策略,從當前化學元素史教學面臨的問題出發,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可以提高學生化學元素史學習效果的對策建議,給初中化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思路。
化學元素是化學知識的基礎,掌握好化學元素才能打開化學世界的大門,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元素以打好化學課程學習的基礎是化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通過學習化學元素史的方式來認識化學元素、加深對化學元素的理解與記憶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這種通過讓學生了解化學元素形成始末的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元素的好奇心,因此受到諸多化學教師的青睞。相比傳統教學方式,化學元素史教學方式更科學,更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打破了學生對繁雜化學元素的抵觸心理,讓學生真正了解化學元素、愛上化學元素,為今后深入研究各個化學元素打好基礎,同時這也響應了當代素質教育理念,對教師綜合教學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可以說化學元素史的教學方法是值得在初中化學課堂上推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勇于創新、打破權威,開創化學課堂新格局。
在初中階段學習化學元素史有重要的價值。研究化學元素史有利于厘清化學發展史,對科學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化學元素史還引導著社會的進步,對人類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從初中階段就讓學生重視起化學元素史,搭建起研究化學元素史的思維方式對學生今后的化學建樹有鋪墊作用。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了解化學元素史給他們提供了深層次了解化學學科的機會,從本質上去認識化學學科、了解化學元素,這種了解對他們今后的化學學科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能幫助他們厘清化學發展脈絡,在腦海中搭建起化學學習知識框架,建立舉一反三的化學學習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對于初中化學教師來說,在課堂上開展化學元素史教學有助于化學教師化學專業知識能力的提高,為了實現化學元素史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建立起化學元素史的知識框架,并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表述出來,引導并幫助學生搭建起化學知識框架,這對化學教師的綜合能力是一個考驗。對學校來說,學校一直倡導素質教育,倡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教學,化學元素史教學工作則充分展示了素質教學理念,化學元素史教學效果的提升可以作為學校教學改革的成果。
本文從學生角度分析當前初中化學課堂的元素史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
很多學生學習化學就是為了取得好分數,能夠考上一個好高中,因此學生并不在意化學元素的歷史,只通過死記硬背等方式來節約時間,這就導致學生的化學素養嚴重不足,并不能達到高效學習化學的目的,甚至很多學生對化學元素如何發現、命名等并不感興趣,探索知識的欲望匱乏。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學生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化學知識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嚴重不足,影響著學生學習化學元素史的欲望;教師、家長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家長、教師存在以成績評判學生好壞的現象,這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判斷,導致學生過分追求成績;學生缺乏學習化學的自信,在化學考試失利之后沒能及時分析原因,找到化學學習的不足,反而認為化學知識太難,自己并不能學會它,進而產生放棄心理。
其實很多學生對化學元素史中蘊含的各個小故事感興趣,他們也很喜歡聽,但是他們并不重視這些歷史,只是將這些歷史故事當作是學習之余的談資。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學生受家長、教師的影響過深,家長認為學習是要學習知識的,化學元素的由來以及相關化學家的人物傳記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是沒有幫助的,甚至會占用學生掌握知識的寶貴時間,因此會囑咐學生多學知識少關注化學家的故事;同樣的教師受教學壓力的影響,也固守傳統的錯誤教學觀念,在化學課上往往對元素史視而不見,將化學教材中存在的相關板塊留作學生的課下閱讀素材,教師這種不重視的態度會讓學生產生錯覺而忽視元素史學習的重要性。
化學元素貫穿整個化學學習階段的始終,需要學生掌握的化學元素數量有好幾十個,而學生卻從來沒有思考過如何才能夠快速掌握每一個化學元素的性質,以為化學反應等重難點知識打好基礎。當前學生對化學元素的學習僅限于按照元素周期表記憶元素,至于元素的性質等則沒有進行主動思考,過分依賴對學生的灌輸。另外,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學生缺少學習化學元素的內驅力,教師過于關注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習方式的指導;教師的行為會影響學生的行為,教師終身學習、提升自身化學素養的意識較差也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行為的養成;教師對化學元素史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缺乏主動創新的意識,一般采取自學、口述、講故事等方式來完成,并不能激起學生的課堂興趣,甚至過于枯燥的講述還會讓學生產生反感心理而抵觸化學元素史的教學內容。
初中生學習化學元素史面臨的問題需要化學教師的傾力配合,因此教學策略主要是從教師角度展開探究的。
化學教師綜合素養直接影響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因此學校應該致力于提高化學教師的綜合素養。第一,學校要提高化學教師的知識儲備能力。要想確保化學元素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化學文化知識,需要對化學元素歷史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因此,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化學元素史主題講座的方式,給教師提供學習化學元素史的機會,打開教師的化學元素視野;學校還可以組織校外學習,讓學生參加化學元素相關的討論會議,給教師帶來新的教學靈感;學校還可以舉辦校內化學元素史知識考核活動,督促每一位化學教師學習并考察化學教師的階段性學習成果,以助力化學教師元素史教學課堂的順利開展。第二,學校還需要提高化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課外教研活動,打開教師的教學視野,引入新的教學方式;學校還應該成立化學元素史教研小組,讓教師在互相討論中碰撞出火花,形成一套更適合本校學生的化學元素史教學方法。另外,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更離不開教師自身的努力。教師自身應該端正工作態度,保持時刻學習的狀態,借助互聯網等新技術手段主動學習化學元素史,形成獨特的教學邏輯,打破傳統思維限制,為學生帶來精彩的化學元素史教學。
教師需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尋找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創設恰當情境的方式激發出學生對化學元素史的興趣。第一,教師可以采取情境再現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習應該更加重視啟蒙教育,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剛接觸化學學科時多為學生營造化學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了解化學、認識化學。在多媒體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晚自習的時間給學生播放關于化學元素史的電影,通過電影中完整的故事線讓學生對化學元素史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初中生一般都喜歡看電影,觀影的方式更匹配當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觀影效果也會有所提升。為了節約時間,教師可以挑選具有教學價值的片段供學生觀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第二,教師可以采取學生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元素史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節課堂的化學家故事講述,讓學生去課下收集相關化學家故事,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增加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信心,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化學課程中涉及很多有趣的實驗,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實驗場景來完成元素史的教學。比如,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等諸多安全的實驗是可以引入課堂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完成氧氣的制取工作,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感悟化學魅力。第四,很多化學理論都來源于實際生活,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建立學生生活與化學的聯系。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通過舉辦化學文化知識分享主題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分享自己對化學的感悟,同時還可以引入化學工作者的工作畫面等激發學生對化學研究者的崇敬之心。
化學元素史的學習過程往往較為枯燥,且化學元素史涉及的知識點繁多且雜亂,因此化學教師可以靈活引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通過搭建課內與課外聯合教學的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元素的發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形成對化學學習的正確方法。針對課內教學,教師可以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入手。在課前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講故事、視頻等方式重現經典,讓學生認識相關化學家;在課中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實驗、同周期元素或同種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的類別學習等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鞏固學生對化學元素的掌握程度。針對課外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辦化學元素史的班級周報或周刊,讓學生主動閱讀相關發展史,主動了解化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科學活動,如去參觀科技館、實驗室等,讓學生見證化學奇跡的同時深入了解化學元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