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宇懿,劉 璇
1.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 廣州 510000;2.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 廣州 510515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是指圍生期因羊水異常妊娠期高血壓病、糖尿病、臍帶繞頸等原因引起大腦部分或完全缺氧,腦部血流量減少,導致腦組織缺氧缺血性損傷[1]。HIE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率約為活產新生兒的0.3%~0.5%,輕者幾乎不留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而重者可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或致死,是兒童致殘的常見原因之一[2]。硫化氫(H2S)作為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氣體信號分子,在人體組織中產生的含量相當高,甚至在腦組織中的濃度可達60~170μmol/L[3]。有研究報道,H2S能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擴張血管、保護神經元等多種效能,并參與腦缺氧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過程,現(xiàn)正成為一種有效的細胞保護劑,用于對抗多器官缺血性損傷[4]。本研究觀察50例HIE新生兒血漿H2S水平變化,并探討其與HIE的相關性。
觀察組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收治的50例HIE新生兒,男性23例,女性27例,胎齡37~40周,出生時體質量為2 100~3 800 g;自然分娩29例,實施剖宮產21例。參照文獻[5]標準,HIE新生兒病情分為輕、中、重度。其中輕度16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對照組:選取同時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兒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胎齡37~41周,出生時體質量為2 400~3 900 g;自然分娩27例,實施剖宮產23例。排除感染性疾病及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者。兩組新生兒在性別、胎齡、出生時體重及分娩方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標本采集:兩組患兒出生后24 h內,由專人取股靜脈血3 mL(0.1%肝素抗凝),然后靜置2 h,4℃下以3 000 r/min高速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漿,然后將血漿保存于-70℃冰箱中,待測。(2)血漿H2S含量的測定:采用亞甲藍分光光度法。首先取0.1 mL血漿,然后再加入0.1 mL5%醋酸鋅,使之充分混勻形成醋酸鋅膠體后加入5 mol/L氫氧化鈉(NaOH)溶液溶0.1 mL,于溫度為-18℃的冰箱放置10 min,12 000 r/min速率離心10min,用吸管吸取上清液,然后加0.1 mL0.2%N-二甲基對苯二胺、0.1 mL20%三氯乙酸、加0.01 mL10%硫酸鐵銨,生成亞甲基藍絡合物,用分光光度儀于酶標儀665 nm處檢測其吸光度,最后根據(jù)標準曲線對H2S濃度進行測定。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因素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新生兒血漿H2S水平分別為(36.75±4.85)μmol/L、(48.66±6.21)μmol/L,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情輕度、中度、重度新生兒H2S(44.12±4.82) μmol/L、(35.11±3.61) μmol/L、(27.91±7.22)μmol/L,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HIE新生兒病情程度與其血漿H2S水平呈負相關(r=-0.93,P<0.05)
HIE是指圍產期窒息導致大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為新生兒期較嚴重的致死性和神經致殘性疾病,一直是我國新生兒醫(yī)學研究的難題。該病以意識狀態(tài)、反射、肌張力異常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可致昏迷或去大腦僵直狀態(tài)[6]。由于新生兒HIE臨床表現(xiàn)是隱匿的,因此,在早期階段會被忽視。普遍認為HIE發(fā)病與大腦的缺氧缺血有關,并受到多種神經調節(jié)因子影響,最終導致新生兒大腦受到病理性損害。如果能在新生兒發(fā)病早期及時干預,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大腦的缺氧缺血,就能大大降低大腦病理性損害,為患兒救助贏得時間。因此,早期診斷和準確的病情判斷,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干預,對患兒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H2S為是一種有著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為繼NO和CO之后發(fā)現(xiàn)的第三類氣體信號傳遞分子,也是一種新型的神經調節(jié)因子。在人體組織中參與合成內源性H2S的關鍵酶有兩種,一是胱硫醚-β-合酶,二是胱硫醚-γ-裂解酶。其中胱硫醚-β-合酶主要位于人體的海馬、小腦、大腦皮層和腦干等中樞組織,而胱硫醚-γ-裂解酶大多分布于血管組織中,少量存在顱內[7]。研究表明[8],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H2S主要通過鈣離子/鈣調素路徑活化胱硫醚-β-合酶催解L-半胱氨酸及α-丙戊二酸而生成。內源性H2S可以通過調節(jié)ATP敏感性鉀通道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流量;還可以下調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抑制Bcl-2蛋白廣泛表達,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MAPK)活性,阻止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加速細胞凋亡,從而抑制血管重塑。同時,H2S可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應激及KATP/PKC/ERK1/2/Hsp90途徑參與中樞神經元的保護[9]。研究報道[10],使用外源性H2S可防止大腦缺氧缺血時的神經元損害,改善大腦循環(huán),對中樞神經元具有保護作用。這可能為大腦缺氧缺血引起損傷的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案。
當顱腦損傷后,機體就會處于應激狀態(tài),胱硫醚-β-合酶的底物半胱氨酸就會處于相對生成不足狀態(tài),導致胱硫醚-β-合酶生成不足,而胱硫醚-β-合酶則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H2S的關鍵酶,因此腦內生成H2S含量就會明顯減少。顱腦損傷后,H2S在參與抗氧化應激、炎癥和凋亡等保護作用作用過程中也會被消耗過多,實際上腦組織H2S含量減少。同時,當大腦受到損傷時就會產生大量NO,與胱硫醚-β-合酶的亞鐵血紅素結合,從而抑制胱硫醚-β-合酶酶的活性,最終導致H2S的生成減少[11]。
本研究表明,新生兒血漿H2S水平降低與HIE發(fā)病有關,其可能參與了HIE發(fā)病的病理生理過程。HIE新生兒出現(xiàn)神經細胞損害可能與血漿H2S明顯降低有關。通過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HIE新生兒病情程度與其血漿H2S均呈負相關,證實血漿H2S水平可反映HIE病情的嚴重程度,即血漿H2S水平可作為病情嚴重程度判斷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HIE新生兒血漿H2S水平明顯降低,血漿H2S水平可作為病情嚴重程度判斷指標之一。通過對新生兒血漿H2S含量的檢測,有助于早期診斷和病情判斷,以便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疾病進展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HIE防治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