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蘭花
百色市右江區人民醫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過敏性鼻炎(llergic rhinitis,AR)是全世界較為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疾病,由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研究顯示10~40%人群手其影響,而在我國AR患病率可達17.6%。主要發病機制是機體受到過敏原刺激之后鼻粘膜上皮細胞屏障作用障礙,活化的固有免疫作用適應性免疫細胞,向Ⅰ型超敏反應方向發展引起臨床癥狀[1]。患者患病后以陣發性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表現,并伴有流淚、眼癢、灼熱感等眼部癥狀,嚴重性影響到人群生活質量,加重心理及經濟負擔[2]。關于AR治療與護理目前一直是臨床研究重要課題,現代醫學主要使用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藥物進行治療,但長期使用局部不良反應多,常伴有反跳性加重,在治療中若進行科學性護理干預措施,對臨床治療效果、心理狀態、治療依從性可產生較大影響[3]。家庭是患者出院之后主要生活與康復的場所,以家庭護理干預措施作為一項新型護理模式,強調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通過家庭訪視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并強調家庭成員理解、支持、關心對患者治療信心、依從性等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對促進患者病情控制至關重要[4]。文章現從經危險因素、家庭護理干預方面對AR影響作一簡單綜述。
環境因素分外界環境因素、室內環境因素,前者除空氣過敏原外,還包含空氣污染、氣候對AR的影響。空氣污染包含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氣候變化影響植被生長,導致過敏性花粉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強度與分布變化對疾病流行產生影響[5]。趙京、馬煜等[6]發現和七年前相較,環境中的過敏原的種類及含量增多,主要和城市現代化快速發展、汽車為其增多所致的空氣污染具有密切聯系。歐陽昱暉等[7]發現,隨著北京城區大面積土地改善,城市植樹綠化,春季樹木花粉量較過去增多,花粉成為誘發北京地區AR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保持健康長壽,健康生活方式占60%,健康生活方式包含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戒煙戒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導致多種疾病,其中缺乏運動可知體質減弱,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導致各種疾病等[8]。研究顯示,每周食入快餐次數≥3次會增加重度鼻炎與重度哮喘發生風險,而每周食入水果次數≥3次是重度哮喘保護因素[9]。睡眠衛生不良可加重AR、哮喘發生因素,低于7小時睡眠時間和AR呈正相關,而高于8小時則不會出現該局面。長時間的靜坐與較短時間的休息也和AR相關,因學習、休息失禁地點差異或應激差異導致過敏性疾病發生風險。吳美芝研究報道[10],影響患者生活方式的因素有吸煙、飲酒、缺乏鍛煉、食刺激性飲食、食過敏性食物、生活環境中接觸過敏原。
陳玲研究報道[11],通過選取200例患者進行單因素、多因素回歸分析發現,母親過敏史、食物過敏、父親吸煙及塵螨是AR發病獨立危險因素。因家族過敏史是AR重要危險因素,并得到公認,若雙方服務均無過敏史,后代過敏性疾病概率在13%,父母中若有一人存在過敏將有50%機會發展成AR。因此,遺傳因素和家族史在AR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干預是常規護理延伸與推廣,家庭干預的實施使家屬、患者、醫護組成一個護理機體,為患者良好的護理奠定基礎。出院前對家屬和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講座、重點講解家庭護理的重要性等,促進患者自我護理技能掌握,提高自我責任感,增加對疾病健康知識掌握,進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2]。家庭干預在兒童AR治療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證實,而關于成人AR治療中研究較少。
確定AR危險因素后,對AR高危人群及患者家屬普及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AR資料,包含疾病原因、定義、癥狀、危險因素、治療措施、預后等,必需遵守醫囑治療,能充分認知免疫治療必要性、長期性[13]。要嚴格做好用藥之時的宣傳,詳細介紹正確用藥方式、療程,尤其是在劑量累及階段,更應預防疾病誘發因素,例如,動物毛發、灰塵、皮屑、吸煙的環境,避免局部或全身心過敏反應的發生[14]。對于患兒家屬而言,父母作為患兒監護人與照顧者,需積極了解AR疾病相關知識,參與到疾病的治療。因此,該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需患兒的父母一起參與到長期的治療和護理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并需患兒家長父母保證并督促患兒將該些治療方式較好的執行[15]。另外,掌握正確自我護理、自我監測方法,對疑難問題現場解決,難以掌握的護理內容給予現場演示和指導,講座過程中著重使家屬意識到家庭支持、適宜家庭環境對患者疾病預后的重要性。
多數研究顯示[16],AR發病率增高不但取決于遺傳因素,且和環境因素具有密切聯系,其中后者更為重要。指導家屬對居住環境客觀評估,指導家屬對室內環境進行改善,包含在陽光下曝曬被褥、開窗通風、定期對房間消毒等,由于過敏性鼻炎與接觸過敏原密切相關,囑咐明確過敏原后應遠離過敏原,交代家屬避免患者到有過敏原的環境中,如,塵螨過敏患者家屬勤晾曬被褥,花粉過敏則避免養殖花,避免接觸花粉,經濟允許的家庭可安裝空氣凈化設備,為患者營造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17-18]。肖曉雄[19]研究報道,患兒吸入主要過敏原易吸入性過敏原為主,其中塵螨是最主要的過敏原,陽性率高達81.6~84.1%,其中狗毛和貓毛也是極為常見的過敏原。對此,塵螨密度高的地方和飼養寵物成為AR發病高危因素。因此,加強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極為重要。杜芬[20]研究中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AR患兒進行分析,發現居住環境與兒童過敏性鼻炎的發生息息相關,在兒童日常生活中應保持住所居住環境的清潔,另外,發現食用魚類同樣容易引發兒童過敏性鼻炎,因此可控制魚類食用的頻率,可降低兒童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率。
由于該病遷延不愈、頻繁發作使患者身體長期遭受折磨,且精神壓力大,嚴重者發展至哮喘,導致失業、失學、經濟拮據等,因此,醫護人員需和患者本人溝通及其家屬溝通、交流,拉近和患者間的距離[21]。對應病痛而出現過激情緒,要給予充分累及和真誠的同情和開導,糾正其心理,促使理解患者特異性免疫治療,使其自身產生相應的封閉抗體以達到降低敏感性,提高對致敏變應原耐受性,促使患者的懂得長期規范配合治療的基礎上能控制病情,從而提高患者生活的勇氣和積極配合治療戰勝疾病的信心[22]。另外,說明不良情緒對疾病影響作用,告知日常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調動機體積極因子提高免疫能力,傳授一些心理調節方式來緩解不良情緒,囑將生活重點放在工作、家庭、學習上,避免對自身病情過度關注,對患者預防治療疾病起到良好的監督和輔助作用[23]。
主要做一些適宜的運動,例如,健身氣功、太極拳、瑜伽等,避免大量出汗,積極預防與治療感冒,寒冷季節注意保暖,另外,避免空調房內直吹,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衛生習慣,注意口腔衛生。
AR的流行日趨嚴峻,給人們日常生活和精神心理帶來極大困擾,并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和社會醫療資源的消耗,了解其影響因素對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在面對長期的藥物治療易導致依從性降低,治療信心變差等,故通過給予家庭護理干預,可促使患者家庭仍然得到延續護理服務,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另外,有效減輕了患者痛苦,增強了自護能力與遵醫囑行為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