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吉林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工作部署,積極探索創新,深化運用“五化”工作法,推動嚴格規范精準執法。
一是堅持“清單化”管理。吉林局上半年完善了問題隱患及整改落實清單1353項,建立了重大隱患清單28項,動態更新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印發了覆蓋“打非治違”、對地方政府監督檢查等34項重點內容的《煤礦安全監察檢查實施清單》,全部明確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檢查方法。
二是堅持“圖表化”推進。吉林局和各駐地執法處分別制定了年度、月份監察執法計劃表,年度計劃體現到月份,月份計劃體現到具體日期,每日對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寫實對比。建立了非煤礦山“八步”工作流程圖、完善了煤礦“十步”監察執法流程圖,明確了執法流程的53個環節、20項執法制度。
三是堅持“手冊化”操作。吉林局印發了《2022年吉林省煤礦安全風險分析》,逐礦井進行分析研判,形成“一礦一策”“一礦一冊”;印發了《制度匯編》《文件匯編》《非煤礦山法律法規實用手冊》《礦山安全法律法規匯編》等,作為監察執法工具書,引導督促監察員系統學習掌握、認真貫徹執行。
四是堅持“模板化”運行。圍繞吉林省局每半年、執法處每季度分別向省、市(州)政府報告礦山安全監察工作情況,及時向市(州)、縣(區)政府通報監察情況、事故警示信息、下達風險提示函及建議書,每月向監管部門通報煤礦預警系統超限報警及運行情況等,建立公文模板,固化時間、內容、格式等,提高“模板化”運行效率。
五是堅持“機制化”落實。吉林局健全完善常態化風險分析研判防控工作機制,在安排布置上推行“年研判、季調整、月分析”,在具體落實上推行“日調度、周例會、月總結”,并在省局和各執法處分別建立監察執法工作室,將涉及礦井監察執法方面的圖紙、臺賬、表格、檔案等統一懸掛、張貼、固定在一個房間,實行“掛圖作戰”,定期集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