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爽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使物流業發生了重大變革,傳統物流模式逐漸向智能化轉型,智慧物流為智能化工廠提供了堅實的物流支持。高職物流工程專業如何基于行業變化與時俱進,探索智慧物流背景下全新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1 傳統基層業務人員急劇減少。隨著《我國制造業2025》的出臺,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發展開啟了嶄新篇章,人工智能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現代物流服務的革新,物流業務從傳統模式逐漸地向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慧物流等方向轉化和升級,從而為智能工業提供了更加柔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物流保障。由人社部、財政廳的報告指南中將"現代智能物流配送與倉庫管理系統"列入五大重要核心現代智能制造業技術裝備中,由此可見智能化物流配送在現代智能制造業中的重要性。傳統物流行業人工作業逐漸被機器所取代,寧波港實現無人化作業、京東亞洲一號倉智能設備全面應用、運輸行業無人駕駛已逐步實現,根據權威報告預測,未來無人卡車、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將逐步成熟,并將廣泛應用于物流配送、搬運、流通加工等物流環節。技術的提升,使得物流業自動化水平提高,由此也促進了物流業格局的變革。
1.2 智慧物流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增加。物流產業號稱"未來十大熱門行業",已進入國家的十二種最緊缺人力資源之列,未來五年內社會對物流人員的需求量不僅不會飽和,反而會隨著物流業的急速擴張而逐漸變大。2018年~2025年,中國所面臨的物流需求將在二千九百億人以上,并且逐年遞增,其中尤其是高素質物流技能人才,在未來幾年迅猛發展的物流市場中將供不應求。
據全球物流服務與采購聯盟公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快遞單位數量快速增長,員工數量也不斷增加,據第四次我國經濟普查資料表明,物流業的高質量發展,對物流規劃與優化設計、物流系統分析、現代物流裝備運維等崗位的會技術懂管理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一是由于物流行業的協同化、服務式發展,對物流工程人員提出了新需求。由于物流產業協同化、服務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物流公司根據各自的技術經驗、網絡資源等優勢,向傳統物流行業上中下游拓展業務,隨之貿易物流、金融服務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等復合型現代物流行業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大。客戶對現代物流公司的服務要求已由傳統的物流、搬運等業務,轉移到了可以提供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和運營模式,包括可以進行整個體系的優化方案設計。因此,對物流配送體系規劃設計和現場優化服務的工程人員,要求也越來越強烈。二是由于物流產業的數字化、智能蓬勃發展,對現代物流工程人員也產生了新要求。伴隨人工智能信息時代的到來,物聯網、虛擬現實化、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在物流領域中的運用也逐漸增加,應用效果尤為突出。物流企業需要一大批精通物流信息設計開發,數據處理和系統運行維護的工程師,對從事現代物流裝備運行維護管理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也十分渴求,相關崗位及工作內容的變化情況分析見表1。

表1 崗位及工作內容的變化情況分析
經過調查與研究,根據物流工程學科中對應的典型職業群體、相應的典型崗位任務與職業能力進行了分類,詳見表2。

表2 崗位群及職業能力分析表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在特定的現代教學基礎理論、思想指引下,按照一定的目標和人員培養規格,按照較為固定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管理模式與評價方法,開展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總和。基于智慧物流環境下人才需求崗位預測,將以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物流工程人才培養為例,對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提出建議。
3.1 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培養特色。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物流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定位時強調德技并修、工學融合,主要面向物流行業及生產制造業中的物流策劃工程師、物流現場改造工程師、物流裝置運維工程師等關鍵職業崗位,重點培養能夠進行物流策劃及方案優化設計、物流現場工藝設計與改進、物流裝置的操作及維護管理等崗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較強的創新技術與可持續發展創新能力,熟悉物流工程領域的新科技、新工藝、新標準,全面掌握運輸工程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德智育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學校依托汽車產業發展,及所有專業皆建在汽車產業鏈上的建校背景,以培養汽車行業產前、產中、產后所需物流工程人才為培養目標。
3.2 搭建適應人才需求的課程體系,實現課證融通。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物流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較堅實的數學、工業工程、工程圖學等工科基礎知識,熟悉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和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熟悉運籌學、物流體系規劃與設計、生產經營和運營管理,以及物流項目管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具備物流統計分析,物流軟件系統運用,現代物流信息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項目規劃、方案設計和執行、現代物流技術裝備的選型設計與研發及運用、物流裝備運維等專業技能。將教學分為通識課程、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拓展課程四大模塊,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訓教學相互融通,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匹配,并借助國家“1+X”雙證書制的試點工作,實現課證融通,通過課程建設全面提高教師培訓品質。
3.3 創新工學結合、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智慧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學校為國家第一批現代學徒制試點成功院校,且兄弟專業物流管理專業為長春市第一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專業,基于經驗分享,物流工程專業圍繞汽車物流領域深入建設與發展,先后與安吉物流、沃爾沃汽車、一汽物流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形成校企聯動、課崗融通、共享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3.4 打造“行業大師”引領,“優質講師”、“技能名師”、“企業導師”相融合的教師團隊。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物流工程專業聘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高級專家擔任專業帶頭人,引領專業建設航向,搭建由“優質講師”、“技能名師”、“企業導師”相融合的教師團隊。
3.5 建設校企一體化實習實訓基地,實現專業技能與企業需求的真正結合。學校全部專業圍繞智能制造領域設置,為物流工程專業的教學提供了大量校內實踐的機會,校內建設的精益物流生產模擬體驗中心,以汽車裝配生產線為載體,設置了汽車物流規劃、包裝設計、現場改善、物料控制等諸多實訓項目;物流仿真教學工坊,能夠承擔對外物流設計及仿真項目,開展物流工程仿真、流程改善、項目運營等諸多項目,為物流工程技術開展實訓提供了基礎。同時,正在籌建的智慧物流實訓中心,以企業實際項目為載體,未來能夠讓學生在校內參與到企業物流項目運營中,提高物流工程專業學生的技術技能與管理水平。高職專業的物流工程學科要與時俱進,通過對智慧物流發展現狀分析,發現原來的人才培養方式不能適應經濟技術轉型需要的結構性問題,從根本提高人才有效供給,提高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匹配度,為人才培養拓寬就業渠道,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