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聰利
十四運的成功舉辦空前強化了賽會對西安城市的影響。本文在對十四運食品物流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賽事食品物流的特點,分析了西安賽事食品供應物流服務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賽事食品需求量與物流過程的監控性強弱為參考的賽事食品物流配送模式的決策方法,并構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賽事食品追溯系統,為促進地區賽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賽事物流,是指從體育賽事前期籌備到賽事結束,將賽事所需要的器械、場館設施、媒體器械以及生活物資等,從供應地到賽事需求地的實時動態過程[1]。后十四運時期,西安所有的體育場館將會投入市場化運營,西安必將迎來各類高規格賽事舉辦的熱潮。這些體育賽事在規模、參賽選手人數、舉辦頻率等方面需求的激增也必將帶來食品保供需求的增加,而安全、高效的賽事物流服務則為大型體育賽事有序進行保駕護航。
1.1 需求集中。作為大型體育賽事,參賽運動員和各類工作人員以及觀眾和媒體工作人員對食物的需求量是短時劇增的。龐大的人員數量帶來巨大的食品需求,這就需要高效食品物流網絡、安全及時的物流供應為賽事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1.2 種類繁多。由于大型體育賽事供應的食品必須滿足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風俗習慣的參賽人員的要求,所以賽事所需食品除了量大,還具有種類繁多的特點。這為食品物流供應帶來難題。
1.3 時效性強。相對于日常食品,大型體育賽事對食品的需求呈現短時劇增,而大型體育賽事大多具有弱經濟性,這種短期需求激增性對賽事食品物流網絡涉及帶來的挑戰[2]。
1.4 安全要求高。為了保證食材的安全性,賽事食品質量檢測部門會對各類食材進行安全檢測和食源性興奮性檢測,從食材采購源頭就開始嚴格把關,蔬果進行安全測,并對食品物流全過程進行檢測監督,力保食品安全。
2.1 需求分析。后全運會時期,西安將繼續秉持“辦賽營城”的發展新理念,會向社會公眾開放以奧體中心為代表的一批現代一流的場館設施,也必然迎來承接高級別的國際賽事和各類演藝事業的新浪潮。各類賽事的舉辦無疑是西安城市經濟發展強有力的“助推劑”,而這一系列重大體育賽事的背后則需要有硬核的物流保障措施為支撐。因此,在后全運會時期,大型體育賽事的高頻次舉辦所產生的生活物資需求量的激增也必然為西安賽事食品物流市場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2.2 供應分析。后十四運時期,大量體育賽事的舉辦必然會對西安本地物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西安第三方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偏小、專業化賽事物流服務企業較為稀缺。
3.1 賽事物流組織粗放。作為中西部首個承辦全運會的城市,西安在賽事物流方面的經驗幾乎為零,雖舉全省之力圓滿完成了本屆全運會的賽事組織工作,但是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若經濟性,因其管理經驗不足和專業分工的缺失,導致此次全運會物資保供物流整體效率不高。
3.2 配送模式單一、配送效率低下。本屆全運會,賽事食品物資保供是以外包的方式來完成,十四運食品保供采用的市總倉+各地市分倉的運營模式,其省總倉由陜西華潤物流負責運營,整個全運會期間,陜西華潤物流共配送各類食材980趟車次,其中運動員食材1358.46噸,總倉計重類816.48噸,計數類14.8萬箱,這種一日多頻次的配送方式雖在一定程度滿足了配送時效性,但因其所有的食材必須集中到總倉后統一進行分撥,小批多頻次的配送導致配送經濟性較差。
3.3 人工作業比重大、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通過對十四運食品物流總倉配送活動相關資料的整理分析如圖1所示,陜西省食品總倉配送活動經歷訂單下達、總倉備貨、分揀、派車、裝運、卸貨查驗六大環節,各環節又涉及多次人工反復核驗,其中涉及的紙質單證較多,且幾乎所有的交接單都需要有經過兩個以上的部門反復查驗和人工簽字確認,這種手工單據在流轉的過程中差錯率比較高、傳遞的時效性較差,而且反復查驗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時間和成本的消耗。
3.4 配送環節多,配送成本高。全運會食品配送從產地到餐桌的配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材的新鮮度,但是整個配送過程中涉及多次的人工核驗作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多次疫情核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材的配送時間,也必然會增加配送作業成本。
4.1 賽事物流配送模式合理決策。后全運時期,面對西安活躍的賽事需求市場,賽事規模與賽事人員數量的不確定性,賽事食材組委會可根據物流量和監控性需要等因素進行配送模式的合理決策,決策矩陣圖如圖2所示。(1)狀態1:物流配送量小,且對配送過程監控性要求高,可以選擇供應商直配模式。這種直配模式因其能根據配送的內容制定更專業化、更細化的配送方案,既保證在途時間,又能夠保障食品的新鮮。賽事食材組委會只需對配送過程進行全面有效地監控和管理,既滿足了配送的強監控性,也可通過其較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來節約相應的配送成本[3]。(2)狀態2:賽事食品食材供應中,對于需求量較大的物資,可選擇自營配送模式,由總承包商利用其現有的配送設施、設備來組織相關的配送業務,既提高配送服務的效率,也使配送過程可以系統進行并有效監控。(3)狀態3:物流量相對較小,且對物流監控性要求不高,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如賽事應急物資。這種模式,整合能力資源、客戶資源和信息資源,實現共同利益最大化,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4]。(4)狀態4:對需求量大且對配送過程的監控性需求不強的物資,可以采用物流總承包商的自營配送模式,可以提高配送過程監控性和降低物流成本。

圖1 :十四運食材總倉配送流程

圖2 :賽事食材配送模式決策矩陣圖
4.2 搭建以區塊鏈技術為依托的賽事食品配送追溯系統。賽事食品安全是整個賽事食材供應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賽事食品安全問題是政府和賽事主辦單位考慮的首要問題,因此十四運食材配送每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多次的核驗,不僅降低了配送時效和物流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物流成本,因此建立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賽事食品追溯系統[5](如圖3所示),能夠充分實現賽事食材的信息和真實性、及時性與充分共享性,該追溯系統具備以下功能。
(1)用戶權限管理。該模塊可通過區塊鏈提供的應用層接口為食材生產商(養殖戶)、加工企業、賽事主辦方等用戶提供注冊登記入口,用戶可以根據自身業務和在賽事食品各環節的不同角色獲得相應的訪問權限,并可使用追溯系統中相應的功能。(2)食品信息管理。該模塊主要面對賽事食品生產(養殖)流通的相關企業,對賽事食品流通全過程追溯信息的采集上鏈,包括生產(養殖)、加工、倉儲、運輸等信息。該模塊依靠區塊鏈技術對各類信息進行采集,以實名制的形式實現追溯系統的底層技術支撐。(3)賽事食品質量監管。賽事食品質量監管主要面向食品監管部門及檢測機構,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以賽事食品相關標準出發,通過智能合約以數字腳本的形式寫入鏈中,實現對監測賽事食品物流各環節實時監測,并在出現賽事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時,能夠實現快速溯源和快速召回;另一方面檢測部門也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對賽事食品進行質量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及時上鏈,通過區塊鏈條對食品安全、企業經營進行認證,防止數據篡改[6]。(4)追溯查詢模塊。追溯查詢功能是面向各個賽事參與方,通過將食材名稱和批次碼輸入追溯系統,可以實現快速跨區域、跨業務主體的中的對應信息,最后通過完整信息鏈進行信息追溯查詢,滿足各參與方的知情權,從而維護消費者權益,增強消費信心。

圖3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賽事食品物流追溯系統
后全運時期,西安將持續擴大全運會綜合聚集效應,以賽事提升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高水平的賽事食品物流服務對于賽事成功舉辦甚至城市經濟發展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進一步促進賽事食品物流的市場化分工、構建高效的賽事食品物流追溯系統,對于提高賽事食品物流效率、提升賽事食品供應信息化、確保食品供應安全等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