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瓴,向學勇*,彭鐘哲,周星璨
(1.中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75;2.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75)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來華留學生統計數據,自2015 年以來,來華留學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國際學生數量每年穩步增加。中國頂尖高校承擔著培養國際學生,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及引領示范作用,因此提升國際學生招生就業質量,有利于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力,同時為“一帶一路”等國家倡議培養國際人才。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學生來華留學受到較大影響,2021 年秋季學生招生入學受到較大阻力。在此背景下,確定高校在國際學生招生中所處的吸引力水平,對于改善高校招生環境及提升高校國際影響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實際出發,建立了一套中國高校醫學專業來華留學吸引力評價模型,并以中南大學醫學專業視角,對比研究了八所高校國際學生招生吸引力水平,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當前,關于人才吸引力問題的研究主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因素,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鑒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Mobley 模型建立了吸引力模型的基礎并分析了人才流動的影響要素。Lepawsky 等研究了城市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的吸引因素,Chen 等結合人才吸引理論和流動理論,使用層次分析法定量研究了西部十二省人才吸引力水平,為地區管理者和招商引才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崔少澤等結合人才吸引力的內外部因素構建了城市人才吸引力模型,以深圳市為核心,深入對比了其與兄弟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并提出了相關措施和發展建議。時媛基于問卷調查,分析了影響陜西省科教人才吸引力的因素,通過AHP 判斷矩陣,建立了該科教人才的吸引力模型。
基于以上研究理論,本文從來華留學生的基本特點出發,收集分析了八所中國高校近三年(2018-2020)的相關數據,綜合考慮了學校總體發展水平、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學校國際化水平及所在城市影響因素,科學構建了中國高校醫學專業人才吸引力評價體系,進一步構建了中國高校醫學專業來華留學吸引力模型,從而對不同高校的國際學生吸引力水平進行量化,并結合中南大學醫學國際學生招生及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進行評析,驗證了評價結果的科學性,為中南大學醫學專業國際學生招生提供了對策建議。
目前普遍認為影響高校海外招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學校總體發展水平及知名度、學科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學校國際化水平及所在城市發展狀況、學校招生政策等。然而,要想衡量一個高校某個專業的海外招生吸引力,很難建立一個包羅萬象的評價體系,因此必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量化,根據現實情況出發選出有代表性且可操作量化的指標,科學合理地構建中國高校吸引力模型。
本文最終建立了由學校總體水平、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學校國際化水平及所在城市3 個一級指標,QS 世界大學排名、THE 世界大學排名、USnews 世界高校排名等 14個二級指標組成的中國高校人才吸引力指標體系。
1.2.1 數據無量綱化
無量綱處理便于指標間對比,本文選用線性函數歸一化處理。
X 表示數據歸一化后數值,Xmax表示指標中樣本最大值,Xmin指標中樣本最小值,Xi表示原始值。
1.2.2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將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通過決策者經驗判斷各目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的一種決策分析方法。具體步驟如圖1 所示。
1.2.3 指標權重
首先確定一二級指標,根據層次分析法對學校總體水平、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學校國際化水平及所在城市3 個一級指標,按照“學校總體水平>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學校國際化水平及所在城市”次序進行梯度賦值。在每個一級指標下,采用層次分析法賦值(學校國際排名、學科帶頭人、教育部學科評估、專業化師資隊伍、國際學生招生規模、學校財務預算、人均財務預算等14 個)二級指標權重。本文收集原始數據來源于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及華中科技大學官網;2018-2020QS 世界大學排名、2018-2020THE 世界大學排名、2018-2020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ESI 臨床醫學專業學科排名、中國教育部官網、中國醫院排行榜、校友會《2020 中國大學國際留學生排名》、教育部、財政部官網等。
本文根據醫學學科傳統強校、所在城市、學科國際影響力等因素選取了八所院校,分別是清華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山大學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本文利用MATLAB 軟件對八所中國高校醫學專業的國際學生吸引力水平進行了建模評價。
1.2.4 吸引力模型計算
首先計算各一二級指標的參數,j表示第i個一級指標的第j 項二級指標,各二級指標參數與其權重乘積求和得到各一級指標數值,再進行相加得到各高校總參數值。一級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根據上文國際學生吸引力指標的計算公式,筆者將2020年國際學生吸引力二級指標科學賦值,得到來華留學吸引力評價模型權重,如表1 所示。層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檢驗指標如表2。

表1 來華留學吸引力評價模型權重

表2 一級指標AHP 層次分析一致性檢驗
基于前文構建的中國高校醫學專業國際學生吸引力指標體系,進一步計算出中南大學等八所高校醫學專業國際學生吸引力水平,如表3 所示。從總體情況來看,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處于第一梯隊,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處于第二梯隊,而中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處于第三梯隊。本文對比的八所高校臨床醫學專業均是綜合性大學,該類學校學科健全、院系較多,能夠獲得更多的教育政策及資金支持,同時綜合類學校國際排名及學科門類較專門醫學類高校更有規模效應及優勢。從教

表3 2020 年八所中國高校醫學專業國際學生吸引力水平
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臨床醫學專業院校排名,前十中有八所是綜合性大學。從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來看,該八所院校均為原衛生部直屬院校,醫學專業實力強勁,均具有一些特色方向。如: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心胸外科、四川大學華西口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普外及中山大學眼科等。八所院校雖均在一二線城市,醫療資源相對豐富,但清華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中山大學醫學院所在的北上廣,醫療基礎好,百強醫院數量多質量高,醫學學科方向更加健全,同時城市的國際化程度更高,更容易吸引國際學生填報。這也是制約中南大學醫學專業國際學生招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2021 年中南大學國際學生本科生招生簡章,申請醫學專業者須達到HSK 四級260 分以上。如果漢語能力未達到要求,須在中南大學進行不超過一年的漢補,達到相應HSK 標準才可進入專業學習。另外,醫學專業研究生學位申請者本科階段須有較強的相關學術背景、科研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從2021 年中南大學醫學專業本科國際學生招錄情況來看,經費來源中有中南大學校獎學金、中國政府獎學金及自費生。整體來看,醫學專業國際學生自費比例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臨床醫學專業自費國際學生一年基本花費大概在45600 元人民幣左右,遠低于英美等發達國家臨床醫學專業(以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為例,一年學費是35700 英鎊,加上每年生活費約15000 英鎊,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基本花費約45-50 萬人民幣)。這也是目前吸引國際學生自費來華學醫的主要原因之一(見表4)。

表4 中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國際學生基本費用(人民幣/年/人)
自原湖南醫科大學、中南工業大學與長沙鐵道學院合并以來,中南大學總體實力及學科規模得到了有效增強。但和其他幾所院校(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相比,由于長沙市的地理位置、產業結構及國際化開放程度均弱于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因此在國際學生招生及實習就業方面處于不利局面,文章提出如下對策建議。①提升學校總體實力及知名度,增強國際學生招生宣傳力度。學校人事處應積極吸收優秀師資,打造前沿學科團隊,穩步提升學校總體實力、國際排名及知名度。同時,國際教育學院擴大宣傳渠道,可制作相關視頻在公眾平臺上進行宣傳,讓國際學生了解中南大學;②突出學科專業優勢,明確生源目標。在海外優質高中建立生源基地,改善生源結構。同時積極申報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項目認證(MBBS),提升國際化水平;③探索夏令營/冬令營招生模式,由國際教育學院主辦,各培養單位承辦,通過學科講座、面試、筆試等形式,提前鎖定優質生源,并給予特別優秀的學生一定數額的新生入學獎學金;④招生模式采用申請考核制,通過資格審查進入面試環節。面試嚴格考查學生專業綜合素養、漢語水平及對華態度,通過面試者可發放預錄取。對于自費生,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預繳納第一學年學費,保證開學報到率。
未來五年,中南大學將繼續擴大國際學生招生規模,同時提升培養質量。醫學專業具有其特殊性,應做好實習認證,與海外優質醫院建立長期合作,吸納優質生源進行短期培訓。另外,國際教育學院搭建人才就業平臺,外聯海外優質醫院開展校園招聘,為畢業生做好就業指導,實現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信息渠道的暢通,同時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緊缺人才。由此形成招生、培養、就業的良性循環。
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的評價方法,構建了中國高校醫學專業來華留學吸引力評價模型的二級指標體系,該體系包含學校總體發展水平、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學校國際化及所在城市這三個一級指標,其下則包括世界權威機構三大榜國際排名、ESI學科評估、國際學生招生規模及占比等14 個二級指標。本文將層次分析法、等權法及梯度賦值法相結合,科學構建吸引力評價模型的權重體系。本文提出的中國高校醫學專業海外來華留學吸引力評價模型應用于中南大學等八所高校,以中南大學為視角,分析了其在八所高校間的定位。結合2021 年中南大學醫學專業國際學生招生政策與錄取情況,為中南大學醫學專業進一步提升招生就業質量提供了針對性的建議。研究表明:①影響國際學生擇校的主要因素是學校總體發展水平及學科實力,因此從長遠出發需要學校穩步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加大師資隊伍投入,建設具有國際特色的醫學專業;②中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統籌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服務,探索夏令營/冬令營招生模式,同時積極開展就業服務工作,學成后提升非洲中東等一帶一路國家的醫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