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四川/王小玲
為改善區域環境質量,規范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管理,嚴控新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四川省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全力打好“十四五”時期重金屬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順利完成重金屬減排目標任務。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要求建立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并給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下達了“十三五”時期重金屬減排任務。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四川省先后出臺了《四川省“十三五”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四川省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積極推進重金屬污染治理和減排工作,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給四川9.5%的減排任務。“控制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防范重金屬環境與健康風險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上述負責人表示,“十四五”伊始,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更高要求,明確到2025 年,全國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 年下降5%。
雖然已取得一定成績,但長期以來,四川省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存在來源不明確、記錄不規范、計算口徑不統一等問題。此次《辦法》的出臺,旨在彌補以上短板弱項,逐步形成較為成熟的排放指標管理體系,滿足“減量置換”“等量替換”的管理要求,為打好新階段重金屬污染防治攻堅戰,順利完成“十四五”時期重金屬減排目標任務奠定基礎。
《辦法》明確,重點行業包括重有色金屬礦(含伴生礦)采選業(銅、鉛鋅、鎳鈷、錫、銻和汞礦采選等)、重有色金屬冶煉業(銅、鉛鋅、鎳鈷、錫、銻、汞冶煉等)、鉛蓄電池制造業、皮革及其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電鍍行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則是指重點行業項目所涉及的廢水、廢氣中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五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
指標從哪里來?指標來源的計算依據有哪些?《辦法》逐一作了回答。如重點行業排污單位實施淘汰落后產能、工藝提升改造、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原料替代等措施或工程,形成的重金屬污染物削減量可作為指標來源。
同時,在考慮全省實際的基礎上,指標來源的計算依據按照持證情況不同、減排方式不同、環評及批復載明情況不同作了分類規定,包括排污許可證、環評及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共五章十五條,具有3 個特點:首先,緊密結合排污許可制。在探索建立重金屬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基礎上,實現了總量指標管理與排污許可制度管理的有機結合。其次,部門職責清晰。梳理了各級各部門在指標管理過程中的職能職責,界定了工作內容。第三,指標管理具體可行。對指標來源、變更、測算、審核、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有利于各地抓好工作落實。
如何做好指標監管管理?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各部門要分級管理、協同管理,以臺賬形式對指標進行區域統籌管理,并強調監督過程中重點檢查的5 個方面,確保指標真實有效。
“接下來,我們將加大攻堅力度,確保完成目標任務”。這位負責人說,根據《辦法》,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全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的統一監督管理,按照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管理要求,依據各市(州)重金屬環境質量狀況、重金屬污染物基礎排放量等區域實際,制定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
同時,市(州)生態環境部門按照省級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制定轄區內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對總量指標進行管理。
針對建設項目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審核問題,參照排污許可證核發技術規范相關規定和《污染源源強核算技術指南準則》等方法進行核算,從嚴確定許可排放量,確保不超出建設項目所在行政區域總量控制范圍。
重點行業以外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如何管理?《辦法》明確,非重點行業排污單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指標管理,可由各市(州)生態環境部門根據國家相關管理要求,結合區域實際自行制定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