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峰
(上海三凱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200070)
企業信用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中質量誠信是企業信用的重用組成部分[1]。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實體的基礎,要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首先要保證建材的質量。信用評價進一步加強了相關責任主體的信用管理,也規范了相關信用信息的記錄、采集和應用。
針對建筑材料,上海市目前嚴格實行備案管理制度,其中信息收集、誠信考核等工作,由于缺乏科技手段的支持,導致信息收集不充足、來源不穩定、準確性無法保證、信息儲存維護效率低,致使對建材企業的誠信信用評級和入場管理受到影響。管理部門對建材備案企業質量誠信評價的不全面和不準確,不利于對建材備案企業開展有效的監管,不利于建材企業的良性發展。
近年來,隨著上海市建材產業迅速發展,相關監管制度的陸續出臺,但是總體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建材企業生產技術參差不齊,生產效率得不到保障,企業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不均衡等。基于上述現狀,有必要對上海建材備案企業建立質量誠信體系,進一步加強誠信監督和質量管控,規范行業準則和企業行為要求。對上海市建材備案企業進行質量誠信評價是建設質量誠信體系的關鍵。有了切實可行的誠信評價依據和評價方法,可以使企業從“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控制”,輔助管理部門更好的發揮“事中事后”監管監督職能。
依據“分類管理,重點突出”的要求,本文項目對外墻保溫系統、建筑外窗、裝配式建筑混凝土預制構件(PC構件)、防水材料等4類建材進行研究,涉及建材備案制度尚未包括的但對質量誠信有影響的內容,并對建材的生產端和使用端信息進行貫通和匯總;建立建材備案企業的企業信用評價指標與評價體系。針對具體建材,選取實際生產企業與應用項目,應用本文提出的誠信評價體系進行案例示范,并通過應用過程與結果的反饋進一步修正評價體系。
基于企業質量誠信指標體系建立的準則和建材備案企業的特性,本文通過調查問卷,使用層次分析法從建材的生產端、使用端兩個視角構建了符合建材備案企業的質量誠信評價指標體系,對評價指標進行了詳細說明。
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層次結構模型,確定指標層次和權重。層次分析法主要是通過重要性比較形成權重,整合了相關專業和學者的建議和主觀判斷,將決策者的個人想法和政策經驗融入分析過程,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5]。該方法分析步驟如下:
步驟一:根據評價對象確定評價目標,梳理架構要素和要素之間的關系。
步驟二:建立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如圖1所示。

圖1 層次分析法模型結構(Fig.1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structure)
步驟三:通過專家模式打分、歷史經驗、行業企業數據,結合多種數據分析方法,計算各指標及各層級的權重。
(1) 生產端指標選取
建材備案企業信用評價在生產端圍繞履行質量承諾的能力、兌現質量承諾表現以及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表現,形成了更為具體的評價指標,見表1。

表1 生產端評價指標體系(Tab.1 Production e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 使用端指標選取
使用端方面評價指標包括3個2級指標:技術支持、售后水平和保修水平,見表2。

表2 使用端評價指標體系(Tab.2 User sid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評價體系中涉及的指標主要分為評分項和綜合項,總分數為100分,總分Q總依據式(1)和式(2)計算:

其中:總分數是評分項Q總和綜合項Q綜的總和,綜合分為加分項和扣分項之差。為評分項目的每個指標權重;為評分項目每個指標的得分。
評價指標主要涉及生產端和使用端的建材備案企業其質量承諾能力及其兌現能力,見表3。生產端評價指標包括8個2級指標;使用端評價指標包括3個2級指標(技術支持、售后水平和保修水平)。
綜合項目評分包括加分和扣分項,加分項著重關注的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這兩方面。結合企業對自主創新和自身的品牌重視程度來體現企業的質量誠信,封頂10分。扣分項涉及到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檢情況。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或者達到企業自我聲明和承諾的標準為企業誠信的基本條件,封頂10分。因此,將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當做扣分項目參與質量誠信評比較合理。總分數是評分項目和綜合項目的總和,其中綜合分為加分項和扣分項之差。
生產端、使用端及綜合項3個方面的評分指標構成了一級指標體系。結合2.1的評分方法,綜合項主要以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作為有效的激勵手段,基于加分項展示企業的質量誠信;對于質量誠信缺失的企業采取直接扣分的方法,以促使企業重視產品質量,有效地創建企業質量誠信體系。本文確定了生產端的2級和3級指標的得分和權重,見表3。

表3 各級指標的分值和權重(Tab.3 The scores and weights of indicators at all levels)
在確立1級和2級指標權重的基礎上,結合4類備案建材產品和備案企業共性情況,以及各自生產端和使用端的特點對于3級指標的評分標準進行了細化。在質量管理的原材料管理、生產工藝、過程管理、產品出廠管理等方面;在標準管理的生產設備管理、企業實驗室管理、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水平等方面,結合每個備案企業和產品的特點分別制定評分條款。
每個評分條款分值設定方面,考慮到打分的可操作性,將每個3級指標中的評分合計設定為100分,然后乘上該3級指標的權重,最終得到該3級指標的分值。以PC構件為例,列舉的部分指標和評分標準見表4。

表4 PC構件備案企業質量誠信評價指標和評分標準(Tab.4 Quality integrity evaluation index and scoring standard of PC component recorded enterprises)
不同建材備案產品有著不同的生產質量控制要求,鑒于行業中不同企業的生產設備、標準管理體系、實驗室管理等方面的差異,結合行業內質量控制經驗,本文在評分指標的設定方面重點突出了各自的特點,進行了差異化的設定,盡可能地通過評分體現不同質量誠信水平,并對企業質量誠信進行全方面評價。
企業的質量誠信評價體系都是以企業生產技術能力、企業產品質量控制為主,而企業質量管理手段和措施通常相對比較完善,但各類企業的生產管理能力不同。在試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參與評價的企業大部分都通過了GB/T 90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因此,在指標權重的設定方面應該向企業生產設備管理傾斜,增加相應的權重,即將原指標體系中生產設備管理指標分值調整為14分,產品認證指標分值調整為2分。
本研究是首次在建材備案企業信用評價中引入使用端的評價指標,目的的是為了能夠在建材全生命周期內形成對建材企業服務的信用評價。在指標體系雛形權重(生產端、使用端、綜合項)設置為60分、30分、10分。但在實際調研過程中發現,建材企業的管理重心普遍還是集中在生產端,使用端的評價指標的支撐材料的收集和體系設想與生產端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評價權重比例調整為70分、20分、10分;在可操作和可量化范圍內逐步提升使用端在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性。在項目試評價階段,根據試評價項目評分數據分析,該權重適用于絕大部分企業,基本滿足目前管理需要;經過討論分析,確定設置該權重比例。
綜合項的加分項主要是鼓勵企業通過技術能力的提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鼓勵企業通過品牌建設進一步維護和加強企業的誠信體系建設。綜合項評價指標的設立可以在評分項的基礎上有助于更好地識別企業質量誠信水平。
(1)3級指標——企業主參與制訂標準情況。企業參與本行業標準制修訂是企業技術能力體現,本文根據標準的類別和企業的參與程度分別設置了不同的得分標準:標準類別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按企業參與程度分為主編和參編。因為該指標為加分項,因此規定了該指標有封頂分值。
本文在進行試評分時遇到備案企業為母公司下屬的一個地區性的生產企業,在參與標準制修訂方面,以母公司名義參與較多,這種情況如何給予備案企業加分的問題。結合研究主體為建材備案企業,依據的基礎為建材備案管理系統中的企業,對于該指標的評分進行了明確,必須以備案企業名稱主編或者參編的標準才能加分。
(2)3級指標——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獎項。隨著企業對自身品牌建設意識的提升,企業會參與到各類獎項的評選中。對于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獎項指標的設定,從獎項級別、獎項與質量的相關性、獎項“含金量”角度出發。行業協會方面為各個產品的國家級行業協會與質量相關獎項和上海地區對應備案產品管理的行業協會的相關獎項。
本文在進行試評分時發現對于企業獲得獎項的時間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細化以增加可操作性;在獲獎時間方面,對于國家、部委和省市等政府獎項可以適當放寬時間至5年,但不得重復參與評定;從獎項的含金量角度采用了每個單項和總計都設定了封頂分值的方法;獲獎的主體必須為備案企業,以母公司名義獲獎的不計入。
本文對每一類備案產品分別選取了2家企業進行指標體系的試評價,評價結果見表5。

表5 建材備案企業質量誠信試評價結果(Tab.5 Tri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quality integr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recorded enterprises)
具體每類產品的詳細評價分析如下:
PC構件:2家PC構件企業在生產設備、生產過程管理、技術支持、售后水平、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評分結果上有體現。
建筑外窗:2家企業在使用端的側重點各不相同,A企業側重于工程,而B企業側重于家裝。2家企業都比較注重產品的生產質量,在生產端的得分基本相同,同時都非常注重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因此2家的評分結果比較接近。
防水材料:2家防水材料企業都比較注重產品的生產質量,在生產端的得分基本相同,但B企業擁有自己的施工團隊更加注重產品使用端的技術支持和售后保修水平,同時更為注重自身新品牌建設,因此體現在評分結果上B企業的分值要優于A企業。
保溫裝飾一體板外保溫系統:目前保溫裝飾一體板生產企業的規模普遍屬于中大型,參與試評價的2家保溫系統企業都比較注重產品的生產質量,生產規模和生產設備相近,在保溫系統的設計、安裝工藝方面有所不同,同時又各有特色,2企業都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因此2家的評分結果比較接近。
在試評價前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梳理,包括試評價目標、過程與任務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該工作有助于評價人員掌握試評價的核心與要素,保證了試評價結果的有效性。
通過對8家企業的試評價調研,對所有指標逐個進行打分,匯總了打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點,例如取值標準不一致、取值標準不夠明確等問題。并對所有問題進一步匯總、分析與研究,得出了原指標體系中需要調整修正及注意的方面,對建材備案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做了進一步完善,保證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從評價的結果分析,指標體系的設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評價結果的可靠性,有助于識別不同企業的質量誠信水平。
本文以上海市部分建材備案企業信用體系為研究對象,建立具有上海市自身特點的建材備案企業的評價體系與方法,涉及質量誠信方面,做到“分類管理、重點提出、一品一表”全方位進行評價。基于質量誠信方面的指標體系設定的準則和建材備案企業的特性,從生產和使用兩個方面構建了適合于建材備案企業的質量完整性評價指標體系,對評價指標進行了詳細說明。鑒于不同建材屬性不完全一致,在生產端與使用端的評價指標無法保持通用與一致的情況,結合各類備案產品生產端和使用端的特點,在建材備案企業質量誠信方面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依據“分類管理、重點提出、一品一表”的思路構建了外墻保溫系統、建筑外窗、PC構件、防水材料的建筑材料質量與完整性評價指標體系。借助層次分析法,本文對生產端和使用端的質量完整性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對比,對生產端和使用端指標體系權重進行了驗證。通過對具體企業進行實例應用和分析,驗證了外墻保溫系統、建筑外窗、PC構件、防水材料4類建筑材料備案企業質量方面的誠信評價體系的可行性和結果的可靠性,有助于識別不同企業的質量誠信水平。
隨著建材企業的飛速發展,企業評價體系的整體指標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因此,需要進行測試和評價,并且不斷改善,以確保評價的有效性。質量方面的誠信評價體系通過在建筑材料備案企業的的實際應用,在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具有上海市自身特點的建材備案企業的評價體系與方法將逐步推廣至上海市所有建材企業產品備案,做到“分類管理、重點提出、一品一表”全方位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