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遨男
(安徽理工大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自密實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一樣,是一種脆性材料,具有抗裂性差、抗壓不抗拉等特點,其抗沖擊能力不足[1]。在特殊情況下,混凝土結構可能因處于頻繁或偶然的沖擊載荷條件下,導致其被破壞,失去相應的作用[2]。大量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程性能,使其在各種荷載作用下不容易發生脆性斷裂[3]。目前,業界對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SFRSCC)的動態抗沖擊性能研究較少,對其動態響應的認識也很有限[3]。為了進一步了解SFRSCC在動態載荷作用下的性能,評估不同鋼纖維摻量對自密實混凝土的動態抗拉強度的影響,需要開展更多研究。
本次試驗采用C40和C60兩種強度等級的自密實混凝土,以及直徑為0.2 mm、長度為12.0 mm的鋼纖維,制作了鋼纖維體積率分別為0.5%、1.0%、1.5%和2.0%共8種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試件。針對每一種不同體積率的SFRSCC,均制作了6個直徑為65 mm、長度為450 mm的試件開展動態拉伸試驗。
制作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試樣,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但又有一定區別,因為自密實混凝土中加入了鋼纖維,完全按照普通混凝土的制作方法會導致鋼纖維結團,影響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本實驗攪拌方法為:首先將水泥、河砂和粉煤灰投入攪拌機,攪拌1 min;然后加入粗骨料和水,攪拌至少1 min;接著緩緩加入減水劑,攪拌至少1 min;最后向攪拌機里均勻撒入鋼纖維,攪拌3 min后停止。將攪拌好的漿料裝入涂抹了機油的模具中。由于自密實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高填充性等特點,因此無需在振動臺上振搗。灌漿完畢后,將其放置于恒溫室,24 h后即可脫模,再將其放置于恒溫養護室養護28 d。
(1) 調平壓桿。采用專業調平儀器,調整入射桿、反射桿和透射桿,使桿的軸線在同一水平線上,可在壓桿上涂抹適量黃油,以減少滑動摩擦力。
(2)貼應變片。對于需要粘貼應變片的位置,首先用砂紙和酒精擦去壓桿表面的氧化層,然后用膠水迅速粘貼應變片,最后貼上黑膠帶。
(3)線路連接。采用半橋法連接數據采集系統。
(4)空打。為判斷試驗裝置的準確性,在試驗前先完成一次空打。
(5)放入試件。將試件放在入射桿與反射桿之間,將其夾緊,并在放入試件前,在壓桿和試件的接觸面涂抹1層凡士林,以減小摩擦。
(6)加載氮氣。釋放氮氣達到預定的氣壓值,等待開閥。
(7)開閥沖擊。沖擊結束后,保存實驗數據。
在氣壓0.3 MPa下完成沖擊,得出不同類型SFRSCC的動態抗拉強度,見表1。

表1 SFRSCC動態抗拉強度(Tab.1SFRSCC dynamic tensile strength)
由表可得以下結論。
(1)鋼纖維摻量相同情況。鋼纖維摻量相同時,4種類型的C60級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動態抗拉強度均高于C40級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
(2)鋼纖維摻量不同情況。隨著鋼纖維摻量的增加,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動態抗拉強度也在增加;且對于同一強度等級的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其動態抗拉強度與鋼纖維體積率基本呈線性關系。
為研制具有更高強度的混凝土,滿足工程應用中的需要,未來還需進行更廣泛、更全面的試驗研究,如開展高應變率、高體積率、高溫高壓、鋼纖維鍍銅等方面的研究。為更深入地研究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抗拉機理,后續可從細觀和微觀力學角度進行理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