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華 李恩
[摘要] 學校對標高品質示范高中辦學水準,加快轉型,通過構建、實施、深耕“有容課堂·分擔教學”,積極探索高品質普通高中教學轉型的校本化之路?!坝腥菡n堂·分擔教學”的內涵思考具有首創性質,突出校本特色;其理論建構因應時代要求,探索再造優化;其課堂轉型重視系統建構,注重實踐研究;其發展性思考亦在改善課堂教學方式的1.0版升級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2.0版,再到提升育人質量的3.0版的探索中走向深入。
[關鍵詞] 有容課堂;分擔教學;教學轉型;校本化探索
2021年南通市海門第一中學成功晉升江蘇省四星級高中,躋身高品質普通高中行列。對照江蘇省教育廳《關于高品質示范高中建設的意見》,學校對標辦學,加快轉型,通過構建、實施、深耕“有容課堂·分擔教學”,積極探索高品質普通高中教學轉型的校本化之路。
一、內涵思考具有首創性質,突出校本特色
通過理論梳理我們發現,趙宏武、郎超文等學者從課堂設計和組織層面對“課堂”“有容”開展了研究。齊新丹、袁祖強等學者從教學的實踐方式上對“分擔教學”開展了探索。我校在研究他們的思想、“小先生制”理念、“生本教育”“合作學習”等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首次較為系統地提出“有容課堂·分擔教學”的教學思想和教學主張,并就其課堂范式、實施路徑、操作體系、評價策略等方面進行理論探索與思想研究,具有首創特點,突出校本特色。
“有容課堂”最根本的教學追求是“尊重學生差異,推崇學生自主學習、協同進步,打造適合學生的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它最顯著的課堂表征是六個維度:教學內容有容量、思維發生有質量、面對錯誤有雅量、課堂生態有悅容、課堂評價有包容、學習能力有擴容?!胺謸虒W”的本質是重新調整師生關系、教學關系,分擔教學責任,共享教學權利。它指向六維分擔,即教學內容上分層分擔、思維發生上分類分擔、課堂生態上主導角色分擔、課堂評價上教學設計分擔、課程建設上學材準備分擔、學習能力上持續擴容自我分擔。兩者是課堂教學的變革原則與實踐路徑的關系,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二、理論建構因應時代要求,探索再造優化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創新教學組織管理,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課堂教學?!坝腥菡n堂·分擔教學”順應時代需求,對標高品質普通高中的創建要求,通過對教學方式、教學范式、教學責任、教學策略、教學樣態等方面的實踐探索,探索建構“以學為主、以生為本”的課堂新樣態,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課堂生態的優化。
“有容課堂·分擔教學”強調從師生權利配置出發,重構教學關系。我們通過課堂權利的分配與賦予,重構教與學的關系,由原來“教師教,學生學”的線性教學關系轉向“教中學,學中教”的協同教學關系,學生不僅做好學習的本分,還承擔著小教師的角色,以此促動課堂教學的轉型與變革。
“有容課堂·分擔教學”注重從課程活動全程出發,重建教學流程。傳統教學改革多從課堂結構、教學流程、教法學法的維度進行改革。而我們從課程活動的全程出發,進行教學流程再造:一方面,讓學生參與課程和單元教學規劃,承擔一定的單元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計劃的審議,并分擔課堂教學任務。學生在整個課堂活動過程中,需要整體把握學科基本結構、懂得學科知識背景、理解學科核心概念、聚焦學科思維方式、領悟學科價值精神,其根本指向是基于學科本質的學習。
三、課堂轉型重視系統建構,注重實踐驗證
在“有容課堂·分擔教學”課堂轉型過程中,我們從制度建設、科研支撐、實施策略、操作模式等方面立體建構、系統推進。
在制度建設上,我們初步建立了海門第一中學“有容課堂·分擔教學”培訓方案、實施方案、底線要求、評價方案、實施方案、考核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有力保障了“有容課堂·分擔教學”教學轉型的規范運行。
在科研支撐上,目前已有直接相關的13篇科研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8個相關課題立項。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相互支持、兩翼齊飛,很好地推動了學校教學轉型的相關實踐性研究。
在實施策略上,一是賦予學生參與教學設計、組織、評價等權利,建立“分配權利—分擔責任—分解任務—分享紅利”的學生分擔策略。二是推動教師從“個體、章節教學”的單一教授向“理解課程、單元目標—師生共商計劃—明確教學任務—師生備學備教—課堂分擔教學—參與評價檢測—集體反思提升”的課程、單元、課堂多要素綜合教學轉變。
在操作模式上,“有容課堂·分擔教學”課堂轉型初期,我們探索了“六有課堂”教學標準。一有容量,在課堂上教師遵循必修適量、選修加量的原則,學生能實現必修學透、選修提優。二有質量,教師做到縮減題量來促進思維發生,學生也因此在感悟中順利地理解知識的涵義。三有雅量,通過建立和優化“糾錯課堂”“待錯課堂”,讓學生在敢于解決難題、敢于面對錯誤的情境下逐漸認清并改正錯誤。四有擴容,教師要促進學生課堂學習力的不斷培養,而學生也因此實現多種學習能力的擴容。五有包容,在課堂上教師包容、悅納、欣賞學生的課堂參與及表現,學生在教師的肯定與贊許中繼續自我努力,從而增加對小組和班級的貢獻。六有悅容,教師要做到精神面貌愉悅、課堂設計精美、教學組織合理,學生也在課堂上逐漸涵育主人公意識及主體意識。
“六有課堂”著力于教師教學方式改革和學生學習品質養成的指導,其標準的確立為我們課堂教學的變革提供了基本指導原則和基本操作遵循。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同學科的課堂、同一學科不同教師的課堂,對“六有課堂”的理解和執行仍存在差異,為此我們進一步改革與升級了操作方法,使其手段更加明晰具體,實踐流程更加可感可視,效果評價更加精準客觀。而“六學課堂”即情景導學、自主先學、合作助學、踴躍展學、以練促學、多元評學。
情境導學就是以興趣為起點,關注思維產生。情境導學要求教師創設真實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或疑惑,依據創設的情境建立學科問題鏈。要求學生進入情境、沉浸體驗、發現問題、產生疑問。
自主先學就是以先學為基礎,關注思維診斷。它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同時要巡視發現問題,適當加以個別輔導。要求學生根據提示認真閱讀材料、講義、課本,獨立思考問題,并列出自己的觀點或疑惑。
合作助學就是以探究為鋪墊,關注思維分享。它要求教師合理分組、加強巡課、發現問題、鼓勵思辨,在課堂上關注小組個性化問題。要求學生大膽表達對探究問題的初步設想,認真傾聽組內同學的講解,及時提問并認真記錄學習中產生的新的思考。
踴躍展學就是以展示為重點,關注思維優化。它要求教師組織各類展示、鼓勵大膽質疑、激發追問與爭辯。要求學生展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點知識或典型問題,充分暴露解決問題的思路、觀點及遇到的困惑。
以練促學就是以反饋為核心,關注思維糾偏。它要求教師精選習題,且要做每堂課不少于10分鐘的當堂反饋,同時要重視思維訓練、突出難點錯點、突出變式訓練。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規范解題;主動反思、補償、訂正錯題,及時做好錯因歸納。
多元評學就是以點評為關鍵,關注思維建構。它要求教師精評有預設、有生成、有反饋、有效果。要求學生逐步做到生生互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在互評中加深理解,融會貫通,在問題核心處歸納規律。
“有容課堂·分擔教學”是我校面向高品質普通高中教學轉型的起點,它改變的不僅是課堂的生態和師生的活力,更是教育的理念和學習的方式。但教學無止境,如何讓“課堂成就每一個人的精彩”這一核心理念在實踐中真正成為每一位師生的實際獲得,我們的教學轉型之路道阻且長。為此,我們在積極研究“有容課堂·分擔教學”的支持體系如何從師資隊伍、技術融合、評價導向三維角度系統建構。我們也在認真嘗試評價體系如何從教學設計、目標設定、教學實施、教學效果、師生獲得、學科發展、學科育人等全過程上綜合設計。我們更在努力探索“有容課堂·分擔教學”的教學轉型如何從改善課堂教學方式的1.0版升級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2.0版,再到提升育人質量的3.0版。
[參考文獻]
[1]馮衛東.點亮教育人生的燈:“教學主張”論[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9.
[2]郭思樂.諦聽教育的春天——郭思樂生本教育思想隨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趙宏武.課堂雖小 有容乃大——淺談如何有效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