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岳
(寧夏地質工程院,寧夏銀川 750001)
鉆孔灌注樁基礎是最為常見的樁基礎,廣泛的應用于高層建筑,尤其是超高層建筑,也廣泛應用于大型工業廠房及重型設備基礎,同時在基坑支護、滑坡治理、擋墻方面也廣泛應用。
鉆孔灌注樁采用鉆機成孔,取出樁位處的土,插入鋼筋籠,灌注混凝土,亦有工藝成孔后先壓灌混凝土之后振動插入鋼筋籠。常見的鉆機成孔方式有:長螺旋鉆機成孔、旋挖鉆機成孔、反循環成孔、正循環成孔、沖擊成孔、錘擊沉管成孔等。盡管成孔工藝較多,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本文不對各種成孔優缺點細述,綜合各種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僅從大類上提煉施工中質量控制上的八個關鍵控制要點進行詳述。
鉆孔灌注樁的原材料主要為混凝土和鋼筋,必須嚴格把控混凝土質量和鋼筋質量,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必須嚴格落實“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的質量方針。我巖土公司在施工寧夏某集團甲醇項目樁基工程時,采用某砼業有限公司的商砼,該砼業公司未按我方提供的混凝土質量要求添加外加劑,在甲方委托的檢測單位經檢測商品混凝土中不含外加劑成分,致使我公司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因鋼筋質量不合格造成樁體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案例也不少,特別是抗拔樁易因為鋼筋質量使得抗拔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例如寧夏某項目,甲方對鋼筋品牌要求為八大鋼廠,施工單位某公司進場的鋼筋經檢驗不是八大鋼廠品牌,所進鋼筋被甲方沒收并處罰金。
2.1.1 混凝土
為確保成樁質量,要嚴格履行檢查手續,驗收進場混凝土的型號和質量,包括必要的資料(水泥出廠合格證、化驗報告、配合比報告等),現場負責人對每次進場商砼都要檢查混凝土小票上的攪拌時間,根據混凝土觀感和工作需要現場隨時測試坍落度,保證坍落度數值在180~220mm 范圍內方可進行灌注。并應按規范要求現場制作石塊,標準養護以備達到齡期后進行檢測。嚴禁使用過期的水泥或不合格的水泥制作混凝土。
2.1.2 鋼筋
鋼筋在樁基工程中,對樁的抗壓和抗拔承載力起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拔樁,鋼筋質量起決定性作用。鋼筋應選擇正規生產廠家的品牌和型號,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按規范對鋼筋進行材料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籠制作、安裝的質量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第6.2.5 條規定嚴格執行。
測量定樁位是首道工序,先對設計院或者甲方提供的坐標及高程控制點進行校對復核,確保正確并辦理書面交接手續,方可放樣樁位。所放樁位應牢固可靠,精度符合規范要求,經相關單位復核無誤后再進行樁基施工。2019 年10 月3~13 日,我巖土公司施工的某公司空分裝置主廠房項目,我公司技術人員測量放點位時直接在CAD版本圖紙上提取坐標,未考慮到圖紙旋轉角度,發生嚴重錯誤,項目經理及樁機隊施工時,均沒有校對復核樁位間距,事故共造成88根樁偏離位置的嚴重后果。
針對測量放樣,正確的做法有以下幾點:①首先要保證儀器的工作性能是正常使用狀態,儀器必須按測量儀器規定做好年檢工作和日常維護工作;②引測的控制點數據和位置必須保證是正確的才能放樁位,樁位放樣后應認真校核,采取更換儀器、更換人員重新放樣一次復核其準確性。也可以用間接方法復核:如用鋼尺測量不同方向樁之間的距離,看是否與設計間距吻合;再如用線或儀器檢測同方向樁是否在一條線上。③放樣并復核正確后,采取保護措施,施工時隨時檢查復核樁孔的中心距離是否正確,這一點工作尤為重要,可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樁身成孔不垂直,其將直接導致鋼筋籠和導管無法全部下放到孔底位置,常見的事故是下放不到位,并且刮蹭孔壁致使巖土塊掉落在孔中,甚至造成孔壁坍塌。為保證鉆孔的垂直,常常先對鉆機就位部分地坪進行整平處理,采取可行措施保障垂直精度符合規范要求。以往施工過程中,時而發生樁機隊為搶工期或者為了加快節奏多打樁,施工機械的支撐尚不穩定就開始施工,致使后期下放鋼筋籠難以下放到位,或者造成導管下放不到位的后果,造成灌樁窩工。同時,所灌注的樁因為垂直度不良,下放鋼筋籠過程中搖晃、轉動鋼筋籠,極易刮擦孔壁產生沉渣,或混凝土夾泥,成樁后豎向受力不好,發生檢測試驗達不到設計要求的質量事故。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樁機愈來愈向自動化控制方向發展,例如,先進的旋挖樁機,可以在控制臺直觀地自動調校鉆機鉆桿垂直度和水平度,自動對中孔位,自動顯示鉆深。
樁長一般都是以長度和進入持力層深度雙控,無論是端承樁還是摩擦樁,樁長事故往往會對工程質量造成較大影響。成孔階段的地面標高與樁頂標高常常不在同一標高,地面標高與樁頂標高存在換算關系,換算錯誤就會造成樁長錯誤,加深樁長也許只產生經濟損失,樁長減短則會產生嚴重的承載力不夠的嚴重事故。施工前,復核施工機械的高度及鉆具的長度等,以確定換算樁孔的鉆探深度。施工后,復測成孔的深度,對大直徑樁,應在周邊選固定物作為參考,測量參考物高程,采用合適方法間接測量樁孔深度。鉆孔深度控制的一個難點是如何較準確地確定入巖深度,入巖深度常常是設計圖紙標注的主要指標,我們在確定入巖深度時應注意,采取多種方法(包括熟練機手施工經驗)確保端承樁或摩擦端承樁樁端達到設計入巖深度。
泥漿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應用廣泛,主要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灌注樁成孔過程中的護壁和排渣。根據有關統計資料,泥漿護壁灌注樁占灌注樁總量的90%以上。泥漿護壁灌注樁施工中,泥漿的作用非同尋常,對成孔、混凝土灌注質量及基樁承載力都有顯著影響。
2.5.1 鉆進階段泥漿質量控制
鉆進階段泥漿的質量意義重大,其一,對鉆孔孔壁起護壁保護孔壁穩定作用,其二,循環泥漿作為沖洗液達到循環排出鉆渣的作用。若泥漿性能不良,稠度低,將無法形成有效的泥漿護壁,并且,在正循環與反循環鉆進工藝中,泥漿循環還起沖洗液攜帶鉆渣的作用,懸浮鉆渣攜帶鉆渣的能力大打折扣甚至起不到清渣的功能。因此,對鉆進階段的粘土和泥漿性能指標做以下要求:①粘土指標要求膠體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造漿率不低于0.006~0.008m/kg;②泥漿性能指標要求相對密度為1.05~1.25,漏斗粘度為16~28s,含砂率小于4%,膠體率大于95%,失水量小于30mL/30min,當鉆孔直徑大時,可將泥漿相對密度加大到1.25,粘度28s左右。
2.5.2 成樁階段泥漿質量控制
在灌注成樁階段,泥漿是二次清孔后的泥漿,此時,要求泥漿要具有良好的物理穩定性,其中的粘土顆粒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析水、沉淀。同時,要求泥漿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適當合理的相對密度,以及適當的粘度。成樁階段泥漿指標建議:相對密度1.03~1.10,粘度17~20s,含砂率小于2%,膠體率大于98%。
鉆進速度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和采用的鉆進工藝進行調整,避免成孔出現縮徑、坍塌、埋鉆、卡鉆等鉆進事故。本文以旋挖成孔工藝為例說明如何進行鉆進速度控制:當由硬地層鉆到軟地層時,可適當加快鉆進速度;當由軟地層鉆至硬地層時,要減速慢進;如對塑性較大易縮徑的土層,鉆孔工作進行時應適當上下往復進行掃孔,防止縮徑;對硬塑層地層,應采取快轉速鉆進,以提高鉆進效率;對于砂層,則通過慢轉速鉆進施工,并適當增加泥漿的相對密度和粘度,采用合理的泥漿配比,鉆孔的鉆進速度應低于泥漿護壁的形成速度。成孔后應盡快進行后序施工工作。
清孔是指清除孔底的沉渣,清孔工作不徹底,就會造成孔底沉渣過多,沉渣過多主要原因有:清孔泥漿相對密度過小或清水置換;鋼筋籠吊放未垂直對中,碰刮孔壁泥土坍落沉降到孔底;清孔后等待灌注混凝土時間過長,泥漿離析產生沉淀。
工程實踐中常用做法為:采用優質泥漿,改變泥漿稠度清孔,并根據現場情況延長清孔時間,清除孔底沉渣達到規范要求。在清孔工作中常常采用兩次清孔。第一次清孔在鉆孔施工結束后,第二次清孔在吊放鋼筋籠和導管后。清孔工作完成后,要求測定的泥漿指標有三項,即相對密度、含砂率和粘度。灌注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指標:對端承樁不應大于50mm;對摩擦型樁不應大于100mm。清孔后泥漿和孔底沉渣指標均達到合格,立即對樁孔進行混凝土灌注。
清孔工作沒有做好,孔底沉渣過厚,造成的事故案例比較多,常見的情況是靜載荷試驗沉降量較大,給檢測單位的誤解是樁基承載力不夠。另外,沉渣厚度大小也影響側阻力的發揮,近年來有不少科研單位對此進行研究探索。因此,鉆孔灌注樁施工時,對于清孔工作一定要做好,避免出現質量事故。
混凝土灌注工作是成樁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十分關鍵。一旦灌注完畢,若再發現質量問題,那么處理起來就會非常困難,將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把好這最后一道關,確保樁基質量。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的施工中,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全部采用導管法,質量控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水下混凝土應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其塌落度應該控制在180~220mm,其初凝時間應該不得小于8h。
(2)粗骨料和細骨料要符合規范要求。
(3)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施工,嚴禁中斷澆筑。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
(4)混凝土儲蓄量充足,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測量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將導管的埋深始終控制在混凝土面以下2~6m,上拔導管過程中注意分節拆卸導管,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5)當混凝土面上升至樁頂設計標高時,應控制超灌高度宜為0.8~1.0m,確保樁頭混凝土密實,其強度達到設計等級。
2019 年8 月13~15 日,由我巖土公司施工的某工程,我公司施工樁隊未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施工時沒有下導管,直接在孔內進行灌注混凝土,高速灌注下的混凝土粗骨料和細骨料因為動能不同,發生離析現象,事故造成18根樁作廢。
鉆孔灌注樁屬于隱蔽工程,施工工藝復雜、質量控制環節多、施工過程長,施工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