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因為家庭是一個孩子人生的起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家庭也是一個孩子“夢想啟航的地方”。
我雖為一名教師,但如何扮演好“家長教師”這一角色,如何經營好“家庭課堂”這一場所,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欣慰的是我摸索到了一些答案:魅力家庭始于閱讀,書香致遠讀人生。
孩子的教育是件很復雜的事情,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道路,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讀書是可以幫助所有孩子成長的。閱讀從某種角度上可以直接影響考試成績,閱讀更能讓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更健康、人格更健全,所以有人說“閱讀是影響人一生的事情”“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
閱讀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如此重要,那如何讓孩子閱讀呢?多年來的心得,我總結了三個字“浸”“潤”“澤”。
何為“浸”?“浸”者,沉浸于其中也。想要讓孩子沉浸于閱讀中,首先就要為他營造閱讀的環境,讓這個閱讀的環境包圍著他。我家里的每個房間都會放一些書,讓孩子隨“時”、隨“地”、隨“手”都可以拿到書,從而讓他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就是家里是一個讀書的地方。但是我放的書都是有所選擇的,我很贊同一位作家的說法“不要給孩子絕對閱讀的權力”,讀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讀什么書,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畢竟孩子的精力有限。在他小學時期我放的書有古代經典類,如《詩經》《論語》《國學經典讀本》《唐詩》《宋詞》《西游記》《三國演義》,當然都是一些帶有繪畫的白話的經典,使他不至于因為經典的難懂枯澀而沒了興趣。而為了能讓他上學后對數學、物理等感興趣,我特意挑選了《趣味數學》《趣味物理》《趣味邏輯》《趣味科技》等。上了小學后有一段時間他不太會寫記敘文,于是我放了一些李漢榮、張曉風的書。為了激勵他的志向,我還買了很多人物傳記類的書。在送他上學放學時我經常給他聽的是評書。我沒有放《紅樓夢》《水滸傳》,也沒有放那些動漫類的故事書,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做法。隨著他上初中、上高中我會不斷變換家中的書籍,比如,他不會寫議論文,我買了《論證的學問》,他寫議論文沒有事例,我買了《滴水藏海》《風流去》,他詩歌鑒賞不行,我買了《月迷津渡》《唐宋詞十七講》。家長一定要挑“好”書。他的所有讀書的偏好其實都是我看似無意實則有意的引導。我引導著他對讀書的興趣,我引導著他對讀哪些書的興趣。我既營造了他“浸”的環境,又營造著讓他浸在怎樣的環境中。而在這個環境中,除了有知識的環境,更有對他志向、人格、價值方面的引導。在我給他讀的這些書中他最感興趣的還是評書。
有了讓孩子對讀書興趣的認知還不夠,如何從讀書中獲得營養,我的做法便是經常和他溝通書籍中的問題,從情感上拉近和文本的距離,和我們家長的距離。有時是他讀了某本書主動和我們討論,有時是我們主動問他看了某本書有什么收獲。比如,有一次他說:“唐僧太可惡了,為什么老是要念緊箍咒?孫悟空打死的可是白骨精?”我問他:“那你說唐僧為什么要念緊箍咒約束孫悟空呢?”“他是非不明!他看不出白骨精的變化?”“唐僧他為什么看不出白骨精的變化?”“他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啊,說來說去還是他能力不足啊,那他想有火眼金睛該怎么辦啊?當他取了經成了佛能不能看出白骨精的變化了啊?”“噢,那時他好像可以了。”“所以,能力很重要哦!孫悟空真的完全不需要緊箍咒嗎?”“也不是的了,他偷吃蟠桃好像不大好。”“你們同學可都很欣賞孫悟空大鬧天宮啊,覺得痛快啊!”“那也不能偷啊!”“是吧,有時還是需要人管管孫悟空的。其實《西游記》可不是讓人看著痛快的,孫悟空從猴子變成佛,唐僧忍受八十一難也要取經,豬八戒從舒適的高老莊走向西天,沙和尚挑著擔,白龍化馬任人騎乘,他們都是為什么呢?《西游記》是讓人修心的,它不是讓人讀的,它是讓人悟的,你以后慢慢思考吧。”“真沒想這么多。”他低下了頭。
在一來一往的問答中,關于能力問題,關于紀律約束問題,關于偷竊問題,關于……都無聲地浸潤著。說教巧妙地融于探討中,他應該對文本更有興趣了,我也在不斷地學習引導中成長著。很多孩子為什么會抵觸父母說的話,而覺得老師說的話才是真理,無非就是覺得老師有學問,他們不佩服父母。所以父母要不斷成長,增長學識。孩子對你有敬才會愿意和你溝通,才會親其“道”,你和孩子之間的情感才會更融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不是經常聽你的,他也會叛逆,也會偷懶,父母是需要和孩子斗智慧、斗學識、比耐心、比毅力、比眼光的。
人生啟迪于“澤”,而“澤”是集聚,是結果。通過沉浸閱讀環境,溝通透潤情感,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走向社會的人生臺階。
在他考大學報志愿時,我們更傾向于讓他離家近些,但是他更想去遠的地方鍛煉自己。我們想讓他學經貿類的專業,但他報了機械自動化。這些可能都是受他讀過的一些科技方面的書的影響吧。在他畢業后我們想讓他考公務員,他也有自己的考量。雖然有點無奈,但誰讓我從小就這般培養的呢?他工作勤奮努力,積極向上,不氣餒,不輕言放棄。今后我不知道他會有多大的成績,但他從小讀過的書已經和他融為一體,讓他有底氣,也讓我有底氣相信他會是一個合格的公民,會是一個有良好習慣、良好情感,良好人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他會經常給我推薦他在工作之余所讀的書,如《巨流河》《南渡北歸》《天道》等,他也會推薦他看過的一些好看的視頻,如“人生七年”等。現在他會告訴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淑女”是指人生理想,而這理想一定要“窈窕”美好,追求理想一定要是“君子”式的追求,用正當手段。我聽了會心地笑笑,滿意他的解讀。
這便是讀書帶給他,帶給我,帶給我們這個家庭的“澤”吧。
讀書,讀“偉大”的書,讀人生,讀世界。
編輯/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