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麗
(民權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 河南 民權 476800)
仔豬黃白痢是生豬養殖業常見的疾病,病原體為致病性大腸桿菌。仔豬黃痢一般發生于1~3日齡幼豬,仔豬白痢一般發病于10~30日齡幼豬。仔豬黃白痢疫病是影響養豬場仔豬成活率的重要殺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致病性大腸桿菌是仔豬患黃白痢的主要病原,引起致病性大腸桿菌病的有害菌主要有:腸侵襲性大腸桿菌、產腸毒大腸桿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等,腸侵襲性大腸桿菌是仔豬黃白痢疫病的主要病原菌。
仔豬黃白痢疾一年當中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病,并且流行的范圍廣。7日齡以內的仔豬易感染黃痢,10~30日齡的仔豬易感染白痢,滿月齡的仔豬對白痢有較強的抵抗力,一般不會感染此病。豬場一旦感染過黃白痢疾就很難根除,并且容易反復發病,發病率可高達80%以上。
3.1 仔豬黃痢。腹瀉次數多,糞便水狀或漿狀,顏色黃色或者黃白色,機體嚴重脫水,眼球內陷,面色蒼白,肛門松弛呈紅色。
3.2 仔豬白痢。仔豬白痢表現為腹瀉、拉稀,糞便形狀為糊狀,糞便顏色呈白色或灰白色,糞便黏度大,肛門周圍黏附白色石灰樣糞便,患病仔豬不思食物,治療不及時一周內會死亡。
4.1 預防免疫
4.1.1 免疫方式。注射疫苗是預防仔豬黃、白痢的主要措施。一種是給妊娠母豬注射疫苗,使其獲得免疫力,從而提高出生仔豬的免疫抗體,這種方式對仔豬黃痢預防效果最好。另一種是對仔豬注射疫苗,使仔豬自身產生抗體,這種方式適合日齡大于10 d的仔豬,實踐中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預防效果更佳。
4.1.2 疫苗種類。目前針對生豬養殖業仔豬黃白痢疾常用的疫苗有:基因工程苗和滅活苗,大腸桿菌滅活苗有單價苗和多價苗。這些疫苗對仔豬黃白痢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是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變化也非常快,一定程度降低了疫苗預防的效果?,F在一些大型養豬場為提高疫苗防疫效果,開始自行分離本豬場的菌株研制疫苗,據統計,“自家苗”的免疫效果明顯高于基因苗。
4.2 抗體應用。妊娠母豬注射疫苗,可間接提高出生仔豬的免疫抗體,達到預防保護作用;但是由于仔豬攝取初乳的量不足,以及母豬初乳中抗體水平偏低等因素,限制了疫苗對仔豬黃白痢的預防效果。因此,可自行制備免疫血清,給仔豬服用,此方法操作簡單、容易推廣,成本低效果好。
4.3 應用微生態制劑。利用抗菌藥物治療仔豬黃白痢疾,雖然能殺死仔豬體內的病原菌,但也同時殺死了仔豬胃腸道內的有益菌群,使仔豬機體內微生態環境遭破壞,導致仔豬機體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微生態制劑的出現,改變了仔豬黃白痢疾的治療方法,它是利用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制劑等調節胃腸道菌群,使其達到正常水平,從而達到預防腹瀉的效果。微生態制劑是一種活菌制劑,它只能起到調節、平衡動物腸道菌群結構的作用,不能殺死動物體內已經產生的病原菌,因此,治療仔豬黃白痢疾還需要其他藥物進行配合。
4.4 改善飼養管理。預防仔豬黃白痢疾,做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必不可少。圍產期母豬的營養搭配要合理,產房溫濕度要適宜,夏季防高溫、冬季防寒冷;定期對豬舍清掃、消毒;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出生仔豬要及早攝取初乳;在第7天和第14天注射生血劑(葡萄糖亞鐵),提高免疫力。
5.1 西藥治療。治療仔豬黃白痢的主要藥物有:慶大霉素、環丙沙星、磺胺嘧啶、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這些藥物都屬于抗菌類藥物,大量、長期使用,能使致病性大腸桿菌耐藥性增強,使用同類抗菌素治療的效果更差。因此,在利用抗菌素治療時,先進行藥物敏感實驗,選擇不同類型的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效果更好。
5.2 中藥治療??咕幬锏念l繁使用,容易造成病原菌產生耐藥性,降低藥物治療效果。中草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堿類、酚類、氨基酸等活性物質,具解毒、消炎、殺菌的作用,還能激活細胞的免疫功能,使機體抵抗力增強。例如:穿心蓮、芍藥、苦參、板藍根、大青葉、白頭翁、魚腥草、大蒜、黃柏、龍膽草等中藥清熱解毒、殺菌消炎,對大腸桿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